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750554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网站首页 | 建筑在线 | 设计 | 建材 | 论文 | 学习 | 建筑工程 | 工程管理 | 房地产 | 规则规范 | 行业动态 | 市场信息 | 首页规则规范 规范标准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1)第2.0.7条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六级以下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

2、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第2.0.7条技术要点说明1、主要规定高处作业条件具有一定危险性,如果遇上特殊气候雨天、雪天更增加其危险,所以作业前须进行清理和采取必要措施。规范并未作出具体的规定,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工程特点,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统一考虑对雨、雪、强风、雷电等特殊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2、相关规定本规范第2.0.22.0.9条的规定,都是针对高处作业施工特点制定的。3、注意事项高处作业的规定,包括了对作业条件和作业人员的行为的规定。凡构成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和作业人员应遵守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这些防护措施的设置方法应在各施工部位进行具体规定;作

3、业人员的操作要求,应在各工序中进行分别要求。实施与检查的控制1、实施建筑施工多为露天作业,受天气影响给作业条件带来变化。施工现场应按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艺,预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应采取的措施。当施工中遇特殊天气时,生产指挥人员应及时按照施工情况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当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大雨时应停止高处作业。当再复工时,应先进行检查整理。冬季雪天后应清扫和采取防滑措施。2、检查按照规定,作业面的高度距有可能坠落的基准面距离达到2m时,即为高处作业。故一切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凡高处作业处必须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特殊天气和雨、雪后施工应进行检查和清理,确认无隐患再继

4、续施工。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2)第3.1.1条 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一、 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二、 头层墙高度超过3.2m的二层楼面周边,以及无外脚手的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三、 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四、 井架与施工用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双笼井架通道中间,应予

5、分隔封闭。五、 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第3.1.3条 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 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层面,防护栏杆应高1.5m,并加挂安全立网。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二、 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桩外侧。2 当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

6、牢。采用竹、木栏杆时,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505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与竹、木杆件拴牢。3 当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6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用上项方法固定。三、 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相干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四、 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挡脚板与挡脚笆上如有孔眼,不应大于25mm。板与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

7、于10mm。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 五、 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安全网或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第3.1.1、3.1.3条技术要点说明1、主要规定施工现场中,工作面沿边无围护设施的,或者虽有围护设施但高度低于800mm(低于一般人体重心高度)时,此时的高处作业称临边作业,必须设置临边防护,否则会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为此,第3.1.1条例举了应该设置临边防防措施的施工部位和方法。 第3.1.3条对临边防护栏杆的作法和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防护栏杆的作用是防止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站立和下蹲作业)的坠落,故设上下两道横杆。其作法必

8、须保障意外情况身体外挤时(按1000N外力)的构造要求。当特殊情况考虑发生人群拥挤或车辆冲击时,应单独设计加大栏杆及柱的截面。另外,考虑作业时,可能由于人体失稳,脚部可能从栏杆下面滑出或脚手板上的钢筋、钢管、木杆等物料滚落,故规定设置档脚板,也可采用立网封闭,防止人员或物料坠落。第3.1.1条四款中规定,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主要指有可能造成落物伤害的地面人员密集处。如建筑物的出入口、井架及外用电梯的地面进料口以及距在建施工的建筑物较近(在落物半径范围以内)的人员通道的上方,应设置防落物伤害的防护棚。2、相关规定本规范第3.1.2、3.1.4条规定了当采用不同材料制作防护栏杆时的最小截

9、面要求和计算方法。3、注意事项临边防护栏杆可采用立网封闭,也可采用底部设置挡脚板两种作法。当采用立网封闭时,应在底部再设置一道大横杆,将安全立网下边沿的系绳与大横杆系牢,封严下口缝隙。临边防护栏杆不能流于形式。一些工地采用了截面过细的竹杆,甚至采用麻绳等材料;也有利用阳台周边栏板的钢筋代替防护栏杆,但有的高度不够,有的钢筋也未作必要的横向连接;一些框架结构的各层沿边,只设置一道大横杆,既无立网防护也无挡脚板等极不规范,虽然作了临边防护,仍然存在事故隐患。当外脚手架已采用密目网全封闭时,脚手架的各作业层仍需设置挡脚板。因脚手架的作业层宽度小,人员作业、材料存放、材料搬运等操作过程中,与立网相碰撞

10、的情况不会避免,设置挡脚板增加了安全度,避免将立网撞破或因立网连接不严而导致的事故。当临边防护高度低于800mm时,必须补设防护栏杆,否则仍然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实施与检查的控制1、实施凡施工过程中已形成临边的作业场所,其周边要搭设临边防护后再继续施工。临边防护必须符合搭设要求。选用合格材料,符合搭设高度,且满足上下两道栏杆,或采用立网封密或在下部设档脚板的规定。有一定的牢固性,选材及连接应符合要求。对采用外脚手施工的建筑物,应在脚手架外排立杆用密目网封闭;对采用里脚手施工的建筑物,应在建筑物外侧周边搭设防护架,防护架与建筑物外墙距离应不大于150mm ,用密目网封闭。防护棚的搭设除应牢固外

11、,其搭设尺寸还应满足上方落物半径以外的要求。2、检查建筑物外围已用密目网封闭的同时,还应注意建筑物各楼层周边是否已设临边防护。建筑物外围已用密目网封闭的同时,还应注意阳台等凸出部位的周边是否已设临边防护。对各种临边防护的搭设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网封挂是否严密,安全网质量是否有合格证。检查搭设的防护棚是否具有防落物伤害的能力,包括防护棚的选用材料和搭设的防护面积。严禁防护棚上面存放物料。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3)第3.2.1条 进行洞口作业以及在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按下列规定设置防护设施:一、 板与墙

12、的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施。二、 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网。三、 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等处,均应按洞口防护设置稳固的盖件。四、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第3.2.1条四、 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六、 位于车辆行驶道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八、 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

13、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九、 对邻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他竖向的孔、洞口,均应予以盖没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第3.2.1条、第3.2.2条4、6、8、9款技术要点说明1、主要规定洞口作业是指人在洞口旁的高处作业,当无防护设施时,有可能发生人或物的坠落危险。第3.2.1条例举了各种形式的洞口和应该设置不同防护设施的作法,这些洞口作法都是总结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故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其要求和作法也是针对洞口特点及施工现场经常采用的有效作法。电梯井除应在井口设防护门外,井道内架设平网也是必要的补充防护措施,安全平网的最大冲击高度为1

14、0m,故规定两层平网的间隔不大于10m。第3.2.2条各款中比较具体的规定了,根据洞口的情况可采用加盖板、设防护栏杆、张挂安全网等措施。较小的洞口可采用定型盖板,较大的洞口张挂平网(防止落人),同时四周设防护栏杆阻止人员靠近。位于车辆行驶道旁的洞口,为防止被压坏,其盖板应有足够的牢固性。2、相关规定本规范第3.2.2条1、2、3、5、7款各项内容,同样是对洞口防护的有关规定。3、注意事项洞口的防护措施必须具有一定强度和进行固定。一些工地洞口防护措施没有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预先设计,而是在施工过程中随意采用现场材料如脚手板、竹笆等材料覆盖,由于对脚手板无固定措施而移动或被挪用,产生了新洞口,或竹笆强

15、度不够起不到防护作用,虽有措施,仍然会发生事故。较大孔洞可采用双层平网(或一层平网一层密目网)即阻止人体坠落也对物料坠落有一定的防护,但不能只用密目网(立网)代替平网使用。平网必须沿洞口周边系牢,以承受物体坠落时的冲击荷载。采用栅门做竖向洞口防护时,应注意栅网格间距不大于15cm,并于底部设挡脚板。井道内设置的平网防护,不能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代替平网。应注意规范规定了当平面洞口短边大于2.5cm时,就应按要求进行防护,以防止钢筋、石子、钢管等坠落伤人。洞口的各种防护措施安装后,必须由施工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并设专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发现有变化及时维修,许多事故的教训说明,动态管理非常重要。实施与检查的控制1、实施建筑施工中会有各种情况形成的洞口,如因安装设备、管道、电梯等需要预留洞口和由于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临时洞口等,都要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预先设计洞口的防护设施,包括制作及安装固定的方法,安装后要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变动及时修理。避免预先不考虑、不设计,当遇洞口时随机找材料覆盖、遮挡的作法,由于随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