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某某年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3747045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7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某某年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某某年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某某年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某某年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某某年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某某年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某某年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某某年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目录上篇:宏观经济分析提要1I基本分析1一、宏观政策提要1二、宏观经济分析提要5II基本评价6下篇:宏观经济分析说明部分7I200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态势分析7一、工业产出增长速度趋缓7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8三、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9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涨10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1II2005年一季度主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2一、总体分析12二、分行业分析12III2005年一季度对外贸易运行分析18一、对外贸易运行情况分析18二、对外贸易发展特点分析18IV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分析26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2

2、6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取得新进展30V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36一、完善公开市场业务体系,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36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建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36三、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37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步伐37五、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38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40七、积极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40上篇:宏观经济分析提要I基本分析一、宏观政策提要(一)金融政策1.中国人民银行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发布的年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

3、,今年将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人民币可兑换,探索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严格短期资本流入和结汇管理,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控。进一步改进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和进出口核销管理,完善符合边境贸易和跨国公司经营特点的外汇管理政策,探索新的资本流动渠道,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今年还将加快外汇市场基础建设,增加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品种,试点美元做市商制度。进一步改进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完善现有汇价管理和监测体系。强化合规性监管,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秩序。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外汇管理局将着

4、力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外汇局将着力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防范对外金融风险,逐步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今年外汇管理工作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寓管理于服务,进一步便利贸易和投资活动。二是强化短期资本流入和结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冲击。三是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资金双向合理流动。四是加快培育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五是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进一步提

5、高储备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二)财政改革我国今年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大致包括了四方面内容: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控制赤字,即适当减少财政赤字,但又不能明显缩小,重在传递调控信号;既防止通胀苗头的继续扩大,又防止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表现在2005年中央预算拟安排赤字3000亿元,比上年减少198.3亿元。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2.5%,下降为2%,降低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中央财政的赤字率距离国际公认的3%的警戒线越来越远。同时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表现在拟安排长期建设国债8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调整结构,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

6、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着力加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2005年中央财政将新增转移支付资金140亿元,用于支持部分地方减征农业税、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免征农业税、全国免征牧业税等项改革。对种粮农民100亿元直补不减少,并安排55亿元资金支持产粮大县。安排150亿元对地方实施“三奖一补”政策,以缓解部分县乡财政困难。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科技、卫生、文体广播、计划生育、公检法司等支出1297.09亿元,比上年增加178.76亿元,而且增加的这些钱主要用于农村。安排再就业支出109亿元,安排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的转移支付672

7、4.87亿元。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腾出更多财力,用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主要是推进国有企业、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比如,安排170亿元用于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安排出口退税指标2891.4亿元,巩固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成果等。增收节支,就是在总体税负不增或者略减的基础上,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格控制支出。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预算为29255.03亿元,比2004年执行数增长11%。这个增长数字比往年略快,联系到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和进出口增长15%,财政收入11%的增长预算应

8、该是体现了“稳健”之意。(三)土地政策国土资源部2005年继续实行从严从紧的土地使用,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第一,是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令性指标的控制,严格管理重点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而对于利用建设用地的存量进入市场没有大的控制,包括2004年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它所调控的并不是房地产业,它所调控的是投资急剧增长的个别产业,主要是水泥、钢铁、电解铝这些以工业为代表的行业。另外就是城市规划区以外,不得设立开发区、园区,也不得设立城市新区和小区。这一条在很多地方的房地产开发中,是以新区或者以园区的方式来立项目。这次已经把规划新区和园区通通纳入城市规划,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建设用地范围。说明

9、所有的建设用地的申请,只能占城市规划范围之内,不得以新区的形式,来提供土地。第二,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相挂钩。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政策。就是说我们在城市周边发展,必然要占用耕地。占用耕地同时,必须把农村的建设用地进行整理,调整出相当的用地作为城市建设指标。第三,继续停止高尔夫球场的用地审批。去年月份实行了这项政策,主要针对房地产结构调整制定的。从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所有的市场调查看,高档商品房特别是别墅类的房地产,去年整顿的高尔夫球场空置率比较高,利用率不高。第四,农转用土地批准两年没有征用的批文自动失效。批了征了,但是地方政府没有放到具体项目上去,两年抵扣计划指标,这两条就是

10、为土地大土地使用者和政府圈地囤积土地而设的两个政策。从目前来看,2004年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前三季度是13.3万公顷,房地产用地占30%,就是在供地总量方面,房地产供地占到30%。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4年尽管是在结构调整和总体紧缩的情况下,2004年的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都要比2003年要高。这个是说在冻结的时候,冻结的是新增建设用地转用审批,而对于要进入市场,进入运作的一些土地,继续供应。(四)房地产政策1.房屋契税不代收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国土资源局2004年12月1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税务机关征收契税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1月1日起,房屋契

11、税不再由国土资源局代收,转由地方税务机关直接征收。同时还规定纳税人未出具契税完税凭证的,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有关土地、房屋的权属变更登记手续。2.房贷月供增加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从当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加息后,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等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其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上调0.18%;而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5年(含)以下上调0.18%,5年以上商贷利率则上调0.27%.同时根据个人贷款的有关合同约定,从10月29日以后申请的新贷款,将按照新利率

12、执行,而老贷款则从2005年1月1日起上调利率。3.按揭证券化建行将在2005年一季度获准首家推出住房贷款证券化产品,并以债券形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并流通。建行采用的方案是表外融资模式,即在银行外部设立特殊机构(SPV),用以收购银行资产,在公开的债券市场上进行招标,基本上是发行基于其中长期信贷资产的信托计划或者债券,为的是将中长期资产变现、提高流动性、减少信贷风险。而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起草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也即将上报国务院,涉及发行主体、风险管理、定价、信用评级、担保等方面,同时涉及会计、税收、信息披露等技术问题。二、宏观经济分析提要2005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

13、趋缓,大多数宏观经济指标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走势。具体表现为:工业产出增长速度趋缓;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仍较高;进出口额增长速度回落;货币供应量增速基本稳定。II基本评价强势:我国国民经济在2005年一季度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金融市场改革也取得了较快进展。弱势:我国目前投资与消费增长的比例不协调,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仍很快,电解铝、钢铁与水泥等一些行业存在过热风险,同时存在大额外贸赤字,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机会:目前我国加大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尤其是对投资增长过快行业的贷款及规模扩张控制。风险:投资快速

14、增长导致投资效率下降的风险;投资快速增长导致生产过剩和物价走低的风险;银行信贷快速增长导致呆坏账的风险;投机性资产价格变动导致泡沫破灭的风险;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对我国内市场影响极大。下篇:宏观经济分析说明部分I200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态势分析1-2月份,由于受春节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经济指标的增长率不具有可比性。从消除春节因素影响后的数据看,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趋缓,大多数宏观经济指标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走势。一、工业产出增长速度趋缓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下同)实现利润16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8.

15、72,比去年同期提高7.86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8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集体企业60亿元,增长26.4%;股份制企业836亿元,增长2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53亿元,增长1.5%;私营企业159亿元,增长32.9%。在39个工业大类中,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采矿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2%、39.3%、47.2%、200.8%、70.2%;钢铁行业增长15.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54.9%;化学纤维制造业下降5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4.3%;电力下降24%;石油加工业下降19.3%。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分

16、别是石油开采、煤炭、化工、钢铁、电子通信,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85%。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187亿元,增长3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税金总额15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10亿元,增长12.6%。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9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626亿元,增长2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210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847亿元,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9990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