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苗爽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3742049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7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苗爽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苗爽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苗爽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苗爽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苗爽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苗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苗爽(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苗爽题目: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有关内容评语:成绩评定:指导教师: 2011年月日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小组负责人: 2011年月日学生所在学校系里意见系主任: 2011年月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议意见书一、题目: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有关内容二、内容:本论文阐述了安全管理工作对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重点研究了车站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着重以安全工作分析为出发点,运用一些较为科学的分析手段,并对铁岭站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找出危及安全生产的基本因素和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对铁岭站现行行车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就如何改善行车安全状况,提高行车管理水平提出了一套

2、有关车站安全管理工作的策略,并对今后的车站的安全工作如何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为组织车站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安全生产法为准绳、以依法管理、问题管理、规范管理、强基达标为基础,打造安全文化、创建安全屏障,这样才能把安全第一,责任重如泰山的观念融入到干部职工的工作中行动上。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行车安全有一个科学的预测,使站段安全工作更具有超前性、前瞻性、预防性、基础性,达到行车安全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三、基本要求:1认真搜集实事资料;2资料详实、可靠、内容丰富;3论文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完整;4论据充分合理,论证清楚;5要求独立完成,杜绝抄袭。四、重点

3、研究问题1安全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必要性;2通过事例分析,找出隐患;3对找出的隐患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目录第一章 推进和谐铁路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6第1节 贯彻落实方针,推进路网建设.6第2节 扩大再生产,缓解铁路运输“瓶颈”的制约.7第3节 推进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设备现代化.8第四节 加强安全基础建设,确保铁路安全发展.9第五节贯彻以人为本,提高铁路服务质量10第二章如何做好铁路行车事故救援.10第一节 行车事故的通报.11第二节救援设备的配备.12第三节救援起复工作的安排.13第三章国家促使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13第一节总则.13第二节事故案例.14第三节预防预警.15第四节应急响应.16第五

4、节后期处置.17第六节保障措施.18第七节宣传、培训和演习19第八节附则.27结论.27第1章 推进和谐铁路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铁路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和谐铁路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责任。”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对铁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的重大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铁路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建设发达

5、完善的铁路网,才能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持。铁路是连接各大经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大动脉,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铁路,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铁路运输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才能在交通运输中充分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促进社会和谐。铁路部门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铁路工作,深化和谐铁路建设。第一节贯彻落实方针,推进路网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加快

6、发展铁路”的方针,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路网建设。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铁路建设掀起了新高潮,安排了以客运专线和煤运通道建设为重点的一大批重点工程,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超过6000亿元。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完成,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青藏铁路开通以来,对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实践证明,铁路跨越式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铁路又快又好发展,是构建和谐铁路最核心的内容。我们要抓紧落实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新建铁路17000

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有线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000公里,到2010年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显著提高铁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第二节扩大再生产,缓解铁路运输“瓶颈”制约近年来,铁路坚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通过实施第五次大提速、发展重载运输、加强运输组织,实施主辅分离、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调整生产力布局等基础性改革,进一步释放和发展了铁路运输生产力,在新线新增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客货运量的持续大幅度增长。“十五”后两年,铁路主要运输指标增势加快,旅客发送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01%、12.51%、9

8、.58%和9.62%;今年1至10月份,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8.7%,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6.0%,各项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障。铁路加大了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运力支持,2003年至2005年,西部12省区市铁路货物运量年均递增超过10.6%,比同期全国平均年增长水平高出3.3个百分点;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铁路货运量也比以前有较大幅度增长,在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内涵扩大再生产是缓解当前铁路“瓶颈”制约状态的重要途径,也是充分发挥铁路节能环保比较优势的重要措施。我们要继续把内涵扩大再生产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采取综合性的挖潜扩能措施,千方百计扩大运输能力。“

9、十一五”期间,结合既有线电化、扩能,继续实施既有干线提速改造,扩大提速网络覆盖面,使13000公里既有主要干线客车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实施大秦铁路扩能及集疏运系统配套改造,使其年运输能力达到4亿吨;进行朔黄铁路扩能改造及集疏运系统建设,使其年运输能力达到2亿吨;优化主要枢纽布局,实现点线能力协调;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当前,要抓紧做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准备工作,确保既有线提速实现时速200公里的目标。第三节推进自主创新,实现铁路技术设备现代化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现实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近年来,我们立足自主创新,经过第六次大面积提速

10、调图,掌握了时速160公里等级的运输装备、线路、信号及运营管理成套技术;抓紧做好下一次次大提速准备工作,基本掌握了时速200公里等级线路的修建技术和既有线改造技术,成功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和大功率机车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重要成果;研制并投入运用了25吨轴重大型运煤货车,成功开行了大秦线2万吨重载列车;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在加快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路情的创新发展之路。实践证明,以我为主,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增强铁路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铁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不仅可以降低我们的研发成本,缩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间,更重要

11、的是能快速缓解铁路“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铁路科技创新,坚持“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立足国产化,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第四节加强安全基础建设,确保铁路安全发展坚定不移地加强安全基础建设,确保铁路安全发展。我国铁路每天运送300万左右旅客、发送700多万吨货物,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重大。近年来,铁路坚持强化安全基础建设不动摇,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基本功,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运输安全稳定。但是,目前铁路运输能力十分紧张,运输生产

12、的弦绷得很紧,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确保运输安全仍然是铁路工作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站在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认真贯彻“安全发展”新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保障。要加大规范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加速铁路行车安全装备现代化,建立科学合理的修程修制,增强设备安全可靠程度;加强对全路危险源的监控,强化干部职工培训,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第五节贯彻以人为本,提高铁路服务质量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努力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近年来,铁路努力建设人性化铁路,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客运站,普遍采用无柱雨棚、高站台,增设电梯

13、、残疾人通道等服务设施,改善了服务设施;开展“达标塑形”活动,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客货运输服务质量。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坚持以旅客货主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是构建和谐铁路的具体体现。我们要着眼于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结合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建设及既有线提速改造,新建和改建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等一批大型客运站,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优化产品结构和客车开行方案,开发适应不同旅客需求的新产品;结合路网大能力通道建设,发展重载运输、直达运输,实施大客户战略,提高对重点物资运输的保证能力;加强铁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文明服务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是铁路部

14、门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推动铁路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一定要切实抓好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把全路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铁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建设一个“运能充足、装备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优质、内部和谐”的铁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第二章如何做好铁路行车事故救援铁路发生行车事故,特别是重大、大行车事故,往往造成列车车辆冲突、脱轨或颠覆,招致设备破损、线路中断、人员伤亡,不仅影响铁路正常运输,而且也引起社会的严重不安。因此,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及时采取积极措施。迅速组织抢救复旧,尽量减少损失和不良后果。第一节行车事故的通报发生

15、行车事故后,应按照规定及时逐级通报。如在区间发生时,应由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时为司机)立即报告分局列车调度员,如不可能,则报告最近车站值班员转报分局列车调度员;如在站内或段管线内发生时,由站、段长直接报告分局列车调度员。报告内容应包括:(1)发生的月、日、时、分;(2)发生地点(区间、公里、米);(3)列车车次、列车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辆数、吨数、计长、关系人员姓名;(4)事故概况及原因;(5)人员伤亡情况及机车、车辆、线路损坏情况(6)复线区间是否影响邻线;(7)是否需要救护车、救援车或起重机。分局列车调度员接到事故通报后,除应通报有关人员外,如需要救援列车或修复车时,应立即发布出动命令。第二节救援设备的配备为及时处理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