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733897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主要内容,引言 串联补偿 串联超前补偿 串联滞后补偿 串联超前滞后补偿,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7.1 引言,系统分析是对现有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和被控对象作定量的了解和分析,得出现有系统的稳定性、稳态特性和暂态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工艺上对被控对象的参数及控制系统的任务和要求,确定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结构,合理选择执行机构、功率放大器、检测元件等组成控制系统。经过安装调试和运行。若不满足要求,必须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或增加新的环节使性能得到改善。仅靠调整系统放大系数使系统满足工程上的要求是困难的。在系统原有结构上增

2、加新的环节是改善系统性能的主要手段。,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控制系统的补偿(或校正) : 根据工程上对系统的要求,合理地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参数的过程称为系统的校正。为改善系统性能所增加的环节称为校正装置。 补偿的实质是在原有系统中增加合适的校正装置,引进新的零点、极点以改变原系统的系统Bode图的形状,使其满足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常见的补偿方式有:串联补偿、反馈补偿和复合补偿,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 7.2 串联补偿 常用于系统稳态特性已经满足,而暂态性能差(相角裕量过小,超调量过大,调节时间过长),一般而言,当控制系统的开环增益增大到满足其静态性能所要求的数值时

3、,系统有可能不稳定,或者即使能稳定,其动态性能一般也不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可在系统的前向通路中增加超前校正装置,以实现在开环增益不变的前题下,系统的动态性能亦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一、串联超前补偿,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1、超前补偿装置,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2、超前补偿网络的频率特性,“超前”是指在稳定的正弦信号作用下, 可使其输出的正弦信号相位超前的意思,最大超前角度,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已知截止频率要求,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 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根据所确定的开环增益K,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关键是选择最大超前角频

4、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即,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显然,,成立的条件是,a,验证已校系统的相角裕度和 幅值裕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条件,返回,一般使 值增大。,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根据截止频率,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和T;,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例1: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设计指标: (1)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作用下,稳态误差 0.1 ; (2)开环幅值穿越频率c 4.4rad/s ; (3)相位裕量45; (4)幅值裕量Kg 10dB ; 试设计无源校正装置,并给出电路。,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解: 1、确定开环增益

5、K;,在单位斜坡输入时,对型系统来说, 所以,K10,2、画出未校正系统伯德图,计算未校正系统相位裕量; 由 得,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3、根据截止频率,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和T;,4、验证已校系统的相角裕度和 幅值裕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条件,一般使 值增大 ,返回3 。,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串联超前补偿的特点: 1、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可以增大系统的稳定裕度,提高动态响应的平稳性(Mr减小)和快速性(ts减小); 2、对提高系统稳态精度作用不大,系统抗干扰能力有所下降; 3、一般用于稳态精度已基本满足要求,但动态性能差的系统; 4、若在未补偿系统的截止频率

6、附近,相位下降迅速时,导致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量不足以补偿到要求的数值,单个超前补偿网络可能无法达到要求。一般: 采用两个超前网络串联,会使系统结构复杂,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抗干扰能力。此时,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补偿或其它补偿装置。,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二、串联滞后补偿,设计指标:稳态误差和相角裕度,补偿原理: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衰减特性,使系统校正后截止频率下降,从而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因此,滞后补偿网络的最大滞后角应避免出现在系统截止频率附近。,适用场合:对系统稳态精度要求较高,响应速度要求 不高,而抗干扰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若未校正系统有满意的动态特性,而稳态性能不满足要求,也可用串

7、联滞后网络来提高稳态精度,同时保持其动态特性基本不变。,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1、滞后补偿装置,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2、滞后补偿网络的频率特性,-20dB/dec,滞后补偿网络相当于一低通滤波器:对低频信号不产生衰减,而对高频信号有衰减作用。,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超前补偿与滞后补偿两种方法的比较: 1、超前校正是利用了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滞后校正是利用了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 2、为了满足严格的稳态性能要求,在采用无源校正网络时,超前校正要求一定的附加增益,而滞后校正一般不需要附加增益; 3、对于同一系统,采用超前校正系统的带宽大于采用滞后校

8、正时的带宽。当输入端电平噪声较高时,一般不宜选用超前网络补偿。,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三、串联超前滞后补偿,单纯采用超前补偿或滞后补偿,均只能改善系统动态特性或稳态特性某一方面的性能。若对校正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都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串联超前滞后补偿装置。 串联超前滞后补偿中,超前部分用于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平稳性)以及提高系统的快速性;滞后部分主要用于抗高频干扰,提高开环放大系数,从而提高稳态精度。 串联超前滞后补偿的设计指标仍然是稳态精度和相角裕度。,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1、串联超前滞后补偿,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2、超前滞后补偿网络的频率特性,

9、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 7.3 PID控制器设计 PID控制器是实际工业控制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一种控制方法。,一、PID控制器基本结构,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控制:对偏差信号e(t)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算变换 后形成的一种控制规律。 “利用偏差、消除偏差”,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相应的传递函数为:,在很多情形下,PID 控制并不一定需要全部的三项控制作用,而是可以方便灵活地改变控制策略,实施P、PI、PD 或PID 控制。,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1、P(比例)

10、控制,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P控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Kp1时: a. 开环增益加大,稳态误差减小; b. 幅值穿越频率增大,过渡过程时间缩短; c. 系统稳定程度变差。 Kp1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正好相反。,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2、I(积分)控制,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积分控制可以增强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故可相应增加开环增益,从而减少稳态误差。但纯积分环节会带来相角滞后,减少了系统相角裕度,通常不单独使用。,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3、D(微分)控制,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900,-1800,90

11、0,微分控制可以增大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减小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和平稳性。但单纯微分控制会放大高频扰动,通常不单独使用。,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二、PD(比例-微分)控制器,P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相应的传递函数为:,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90o,45o,0o,0,+20dB/dec,PD控制器的Bode图,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PD对系统性能的改善,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PD控制的特点(类似于超前校正): 1、增加系统的频宽,降低调节时间; 2、改善系统的相位裕度,降低系统的超调量; 3、增大系统阻尼,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4

12、、增加了系统的高频干扰;,PD控制的应用:依据性能指标要求和一定的设计原则求 解或试凑参数。,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三、PI(比例-积分)控制器,PI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相应的传递函数为:,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PI控制器的Bode图,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PI控制的特点(类似于滞后校正) : 1、提高系统的型别,改善系统的稳态误差; 2、增加了系统的抗高频干扰的能力; 3、增加了相位滞后; 4、降低了系统的频宽,调节时间增大;,PI控制的应用:依据性能指标要求和一定的设计原则求解 或试凑参数。,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四、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PID控制的应用:依据性能指标要求和一定的设计原则求解 或试凑参数。,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回 顾,引言 串联补偿 串联超前补偿 串联滞后补偿 串联超前滞后补偿,ZSTU,浙 江 理 工 大 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