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三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工艺三题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人:李明 副教授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2010.5.7,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在18世纪以前,人类的手工艺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活动。人们认为能够创造艺术的技能,不仅包括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能力,还包含生产其它事物的能力。,1,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希腊人就把雕刻和木工看作是同样一种行业,认为艺术是一种有用的技巧。,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中古时代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可以说都是既是工匠,又是设计师和画家。 从17世纪开始,随着技术和自然科学的结合,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纯艺术和手工技艺之间的划分逐渐明晰起来。 18世纪以后,艺术向两极发展,纯艺术
2、在“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下日益脱离生活,而实用艺术几乎被排斥在艺术之外。,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正因为如此,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数百年间,封建主一方面靠佃农中的工匠供给主要的手工业制品。另一方面,又从发展中的市镇贸易换得更为精美的工艺品。,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贸易的发展促使市镇中的自由手工艺人建立起“手艺行会”,当时有织造、钟表、刀剑、制甲和银匠等行业。行东(即会员)既是店主、作坊主,又是熟练的工匠,通常雇有学徒和帮工。产品在作坊和货摊上直接出售。在商品竞争中,追求华丽装饰和超群的技艺以招徕顾客也势所必然。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一直维持到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
3、现代变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欧洲中世纪的手工艺时说:“商业的局限和各城市的很少联系,人口的稀少和需求的有限阻碍了进一步的分工,因而每个想当工匠的人,都必须全盘掌握本行的手艺,正因为如此,所以中世纪的手工业者对自己的专门工作和它的巧妙完成,还抱有一定的兴趣,这个兴趣可以提高到原始的艺术趣味的程度,然而正是由于同一个原因,中世纪的每个手工业者完全献身于自己的工作,以奴隶般的忠诚对待自己的工作。”德意志思想体系,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19世纪中叶,在生活对艺术的呼唤与干预中,产生了18世纪之后艺术向生活的第一次回归运动莫里斯手工艺运动。掀起运动的原因在于:欧洲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
4、世纪40年代)的成果,使得机器生产的大量廉价日用品流入每一个家庭,大受欢迎,家庭手工业遭到瓦解。因此有人醒悟到,当时的美术家只是“为艺术而艺术”,企业家则“为产业而产业”只顾推销产品,工业产品的设计无人关心,样式极度混乱。,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因此有人醒悟到,当时的美术家只是“为艺术而艺术”,企业家则“为产业而产业”只顾推销产品,工业产品的设计无人关心,样式极度混乱。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的许多产品就是证明。,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万国博览会,水晶宫复原图,万国博览会,万国博览会开幕式,万国博览会,万国博览会展品,万国博览会,万国博览会展品,万国博览会,万国博览会展品,万国博览
5、会,为摆脱这一困境,英国画家、诗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倡导手工艺运动,被称为“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的原文是Arts and Crafts,也译为“美术工艺”),以此与机器工业相抗衡。,威廉莫里斯,这个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破坏创造性劳动,反对机器生产,力图恢复手工艺,他希望“你认为有用,但并不美的东西,一件也不要放在家里”。他认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艺术遗产。 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浪潮下,手工艺不仅不应被消灭,而且还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威廉莫里斯,莫里斯指出,最优秀的艺术家,他仍然是个工人;
6、最卑贱的民间手工艺人,他也是艺术家。在现代商业追求利润至上的情况下,生产了一些俗不可耐的华丽风格的以及假冒、质量低劣的工艺品,以适应市民们对虚荣的享乐、奢侈生活的向往,这是艺术家们所不能容忍的。艺术家们必须倡导被人们称为“粗俗”的手工艺。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反映了人类的伟大思想,具有朴实和简练的艺术风格,是真正、纯净的艺术,是现代社会所取代不了的。,威廉莫里斯,莫里斯本人还身体力行地设计了一些适应时代需要的工业品,被商人摹仿出售,结果促成了机器产品的改进。这一为时短暂但影响深远的运动,使工艺美术以“美术加技术”的内涵得到承认。而莫里斯本人则成了近代公认的第一位“设计师”,现代工业设计的先驱。,
7、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红屋: 莫里斯与韦伯,威廉莫里斯,红屋内部装饰莫里斯,威廉莫里斯,红屋内部装饰莫里斯,威廉莫里斯,莫里斯公司的纹样设计,威廉莫里斯,莫里斯公司的纹样设计,威廉莫里斯,莫里斯公司的纹样设计,包豪斯在1919年设立设计学校,他并不否认手工艺术的重要价值,而是把它作为设计的一个手段和方式,作为设计教育的一个环节,通过手工制作实践,使学生掌握动手制作和设计的技能,树立工艺观念,而不是纸上谈兵。其初期的双轨制教学就是“艺术与手工技艺”教学。工艺成为包豪斯登上设计新台阶的一个重要基石。在包豪斯的理论和实践中,工艺在一个新层次上被重新确定和被再发现。,包豪斯,包豪斯,包豪斯校舍,包豪
8、斯,包豪斯学生陶艺训练作品,第三次工艺的再发现是在后现代艺术潮流和后现代工业设计思潮中。后现代主义由建筑领域发轫,涉及整个艺术领域。它从历史传统风格、民族工艺文化和装饰艺术中借鉴所需要的东西,这种借鉴,不仅是形式上,更多的是艺术和文化精神的借鉴。,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对工艺的汲取和融合,并不限于对一种表现形式的采用或工艺技法上的转移,而是在深刻的本质意义上予以贯彻和协合。后现代主义强调形态的隐喻性、符号化以及文化的历史性,重视现代与历史的承继与整合,重视感性和经验,重视形态的语义品格以及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文脉意绪,工艺无不能为此提供参照和说明。,后现代,后现代,后现代主义 文丘里哥特复兴椅,
9、如意大利和北欧诸国在大工业产品设计生产中,注重有优良的手工艺术,从中发现价值和启示,因地因材制宜,追求设计的功能性与形态美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手工艺和工业设计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具有自己传统特征的设计观与方法论。,意大利设计 北欧设计,意大利设计 北欧设计,丹麦 汉斯维纳 中国椅,20世纪60年代以来,手工艺在人类文化艺术和物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从而导致了手工艺的复兴。艺术家们深入研究原始社会手工艺、传统手工艺和美洲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黑人的部落手工艺。,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很多艺术家和手工艺匠师从事陶器、玻璃、珐琅、木雕、家具、编织等手工艺的创作和生产,独
10、具风格的手工艺品比市场上的规格化的单调的工业品更具有吸引力。自然植物染料印染、陶器的轮制拉坯、玻璃的吹制工艺以及刺绣、棒针编结等手工技艺也时兴起来。由麦秸、玉米皮、芦苇等天然材料手工编织而成的水果篮、食品篮比容易污染食品的塑料制品更受欢迎。,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在欧美等国家,由于工作时间减少,人们在家庭中有更多的空暇,因此家庭手工艺,如刺绣、绗缝补花床罩、钩针编结、玩偶、彩蛋画等,也蓬勃地发展起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更使人们对于具有恬静、清新艺术风格、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产生了偏爱。,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日本在二战结束后,随着对外开放,城乡各地也曾出现过传统工艺品粗制滥造、作为
11、旅游工艺品出售之风。但他们很快察觉到危害性,认识到传统手工艺如果处理得当,便能成为工业文明的很好补充。于是他们从民艺发展着手,推行“一村一品”运动,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他们广为宣传传统生活物品创造的意匠在国民日常生活中的提升作用,说明传统工艺与工业文明并存互利的重要性。,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日本著名民艺学家柳宗悦(1889-1961),在1941年时就说“工艺文化有可能是被丢掉的正统文化,原因就是离开了工艺就没有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具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空虚,如果工艺文化不繁荣,整个的
12、文化就失去了基础,因为文化首先必须是生活文化。”,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显然,此处柳宗悦看到了传统工艺精神性的意义。柳宗悦还指出:“为什么生活中用的时候没有体验到美?是因为在那里没有接近美的机会。”他认为,粗糙制品,培养了人们粗暴地对待物的习惯,另一方面,传统工艺因传统的造型语言和手工性能,能唤起我们无比的亲切感,这是现代工业的理性所不能替代的。,世界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2,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古代手工艺,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环境中生成和发展,手工艺制品涉及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方方面面的需求。大到帝王的礼服、礼器,小到民间的嫁衣、纸马。尤其是宫廷和宠大的官
13、僚机构对高档手工艺的需求曾极大地刺激了它的生产,使金、玉、漆、木、丝织、刺绣等行业的技艺登峰造极。,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清末至民国时期,帝国主义入侵,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战祸频仍,手工艺开始走下坡路,与此同时“洋庄”出现,成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状态的一种反映,到解放前夕,经济崩溃手工艺生产濒临绝境。,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建国后,中国的手工艺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其主要变化表现在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合作化运动将几千年来手工艺自给自足的生态关系彻底颠覆。有关“合作化”。其实并非中国人发明,它是19世纪20年代英国出现的一股逆潮流而行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
14、代变迁,“五四”运动时期被介绍到国内,当时的仁人志士们想用它来改良社会,先后在上海、长沙、成都、无锡等地成立了合作社试点单位。随后,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合作化制度应战争环境下的社会需要曾一度发展兴旺。而真正把“合作化”当成是制度革命的方式的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动了一场彻底的“合作化”运动。这场运动大致分四个阶段:1952年至1956年试点期,1956年进入高潮期,1957年完成期,即基本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以后至80年代末属制度延续期。,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中国合作化运动的兴起有其自身原因。建国之初,全国手工行业的凋零程度历史罕见。由于战乱,几乎九成以上的老艺人
15、都流离失所,手工业经济根本形成不了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新政府鼓励老艺人“归队”,成立合作社,采取供应原料、税收扶持、低息贷款、收购成品等方式,对分散在城市角落的小手工业和广大农村地区自生自灭的副业生产进行扶持,这对于挖掘有悠久传承史的工艺品类尤其显得迫切和重要。,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解放前,手工艺的出口额的最差年份仅数万美元,在合作化道路试点期的4年里(从1952至1956年),出口总额增长至244亿元,不仅获得巨大的经济成就,同时也意味着手工艺生产恢复了活力。,合作化运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邱春林对合作化运动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合作化对手工
16、艺的助推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手艺人地位的集体上行。 2、政治对手工艺的嵌入。 3、“技术权利”的转移。,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1、手艺人地位的集体上行。合作化运动的关键在于对所有的人群重新进行“阶级”分层,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在过去几千年历史中,手艺人地位比较低下,(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因为新制度的设置,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发生集体“上行”,由旧社会下层“上行”至引人注目的工人阶级。当然,手艺人要想获得这一身份也要付出代价,必须完全“去私”后,才能“上行”到这一荣耀阶层。等于说个体作坊业主要交出所有权,老艺人要公开自己的“看家本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这一过程自然有犹豫,也有斗争,但经历过“去私化”的手艺人最终都获得了很高的政治待遇。他们从狭小简陋的庭院作坊和店铺中走出,到生机勃勃的合作社大集体中去上班。这种转换具有社会学意义,他们不止是换了个工作环境,实际上意味着获得了政治新生,完成了脱胎换骨式的精神洗礼。,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近现代变迁,这一过程自然有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