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723974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文档资料(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 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2,并发症1:窒息,预防与处理规范:,1、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每次擦洗时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留棉球在口腔,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2、对于清醒病人,操作前询问有无义齿;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有无松动。如有活动性义齿,操作时取下存放于冷开水杯中。,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最好采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3,4、如病人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

2、吸道梗阻。采用一抠、二转、三压、四吸的方法。一抠即用中,食指从病人口腔中抠出或用血管钳取出异物,这是最迅速有效的办法。二转即将病人倒转180度,头面部向下,用手拍击背部,利用重力作用使异物滑落。三压是让病人仰卧,用拳向上推压其腹部,或让病人站立或坐位,从身后将其拦腰抱住,一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另一手握住此拳,以快速向上的冲力反复冲压腹部,利用空气压力将异物冲出喉部,如果让腹部对准椅背或桌角用力向上挤压,效果更佳;但应注意避免腹腔内脏器,尤其是肝脏挤压伤。四吸即利用吸引器负压吸出阻塞的痰液或口腔分泌物。,4,5、如果异物进入气管,病人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1-2cm处刺入气管,

3、以争取时间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取下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5,并发症2:吸入性肺炎,预防与处理规范:,1、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病人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2、进行口腔护理的棉球要拧干,不应过湿;昏迷病人不可漱口以免引起误吸。,3、已出现肺炎的病人,应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6,并发症3:口腔粘膜损伤,预防与处理规范:,1、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轻柔,尤其是放、化疗病人,不要使用血管钳的尖端直接与口腔黏膜接触。,2、正确使用开口器,应从臼齿处放入,并套以纱布,牙关咬紧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3、

4、选择温度适宜的漱口液。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4、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溶液。,5、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应用西瓜霜喷敷,必要时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疼或洗必泰漱口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7,并发症4:恶心、呕吐,预防与处理规范:,1、擦洗时动作要轻柔,擦舌部和软腭时不要触及咽喉部,以免引起恶心。,2、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8,并发症1:疼痛,预防与处理规范:,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2、掌握无痛注射技术,进行肌肉注射前,先用拇指按压注射点10秒钟,然后常规皮肤消毒,肌肉注射。,3、配制药液浓度不宜过大,每次推注的药量不宜过快过多,股四头

5、肌及上臂三角肌施行注射时,若药量超过2ml时,须分次注射。,4、轮换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技术常见并发症 的预防与 处理规范,9,并发症2:神经性损伤,预防与处理规范:,1、周围神经药物注射伤是一种医源性损伤,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在慎重选择药物,正确掌握注射技术等方面严格把关。,2、应尽量选用刺激小的药物。,10,3、注射时应全神贯注,注意注射处的解剖关系,准确选择臀部,上臂部的肌肉注射部位,避开神经及血管,为儿童注射时,除要求进针准确外,还应注意进针的深度和方向。,4、在注射药物过程中,若发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或放射痛,应考虑注入神经内的可能性,须立即改变进针方向后停止注射。,5、发生神经性损伤后

6、可性理疗、热疗,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将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11,并发症3:针头阻塞,预防与处理规范:,1、根据药液的性质选用粗细适合的针头。,2、充分将药物摇匀,检查针头通畅方可进针。,3、注射时保持一定的速度,避免停顿导致药液沉积在针头内。,4、如发现推液阻力大,或无法将药液继续注入体内,应拔针,更换针头另选部位进行注射。,12,并发症1: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与处理规范:,氧气吸入前一定要湿化,以防呼吸道黏膜和分泌物干燥。,并发症2:呼吸抑制,预防与处理规范:,低氧血症时,PaO2的降低可刺激周围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部通气。患者长期靠这一

7、反射性维持呼吸时,(如肺源性心脏病,型呼衰的患者),吸入高浓度氧后,PaO2的升高可使这一反射机制消除,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甚至出现呼吸停止。因此,对这类患者需进行低流量、低浓度的控制性给氧,并监测PaO2的变化,维持患者的PaO2在60mmHg即可。,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规范,13,并发症3:肺不张,预防与处理规范:,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氧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阻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流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坍陷,引起肺不张。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的排出、经常改变体位、降低给氧浓度(60%)等。使用

8、呼吸机的患者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来预防。,14,并发症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的增生,预防与处理规范:,使用高浓度氧气后,过高的动脉氧分压(PaO2达到140mmHg以上)是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主要威胁因素。因此新生儿给氧浓度应严格控制在60%以下,并控制吸氧时间。,15,并发症5:无效吸氧,预防与处理规范:,1、检查供氧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管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

9、,影响吸氧管效果。,16,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装管供给氧气。,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17,并发症6:腹胀,预防与处理规范:,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2、用鼻塞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的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3、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18,并发症7:感染,预防与处理规范:,1、定时更换吸氧管、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2、湿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3、每日

10、口腔护理两次。,4、插管动作轻柔,以保护鼻粘膜的完整性,避免发生破损。,5、如有感染,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19,并发症8:鼻衄,预防与处理规范:,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20,并发症1:皮下出血,预防与处理规范:,1、抽血完毕后,棉签正确方法按压时间5分钟以上。,2、上肢静脉抽血,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如上衣袖较紧,应协助病人脱去较紧的衣袖后抽血,避免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3、提高抽血技术,掌握正确进针方法。,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

11、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48小时后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 的预防与处理规范,21,并发症2:晕针或晕血,预防与处理规范:,1、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教会病人放松技巧,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2、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分散患者注意力。,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姿势、以利机体放松,尤其是易发生晕针或晕血患者应采取平卧位。,22,4、熟练掌握技术操作,操作应轻柔、准确、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刺激。,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晕针或晕血及时处理。,6、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流通处并给予吸氧。,7、坐位患者立

12、即改为平卧位,以增加脑部供血。口服热开水或糖水,适当保暖,数分钟后即可自行缓解。老年人或有心脏病患者要注意防止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者脑部疾病等意外。,23,并发症1:过敏反应,预防与处理规范,1、在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马上停止雾化吸入。,3、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超声(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常见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24,并发症2:感染,预防与处理规范:,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将雾化罐、口含嘴及管道消毒备用。,2、口含嘴专人用。,3、如口腔真菌感染需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局部治疗。,(1)用2%-4%碳

13、酸氢钠溶液漱口,使口腔呈碱性,抑制真菌生长。,(2)用2.5%制霉素甘油涂于患处,每日3-4次,有抑制真菌的作用。,4、给予富含大量维生素或富有营养的食物。,5、肺部感染者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25,并发症3:呼吸困难,预防与处理规范:,1、选择合适的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静脉回心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增加肺活量,以利于呼吸。帮助病人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痰,促进痰液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2、持续吸氧,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3、加强营养,以增加患者的呼吸肌储备能力。,26,4、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器,严重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可选择氧气雾化吸入,吸

14、入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及时吸出湿化的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5、对于某些病人,如慢阻肺的病人或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湿化量不宜过大,一般氧气流量1-1.5升/分钟即可,不宜应用高渗的盐水进行雾化。,27,并发症4: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预防与处理规范:,1、使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6-10L/min,氧气雾化器的外面用热毛巾包裹,以提高雾滴的温度,避免因吸入低温气体引起呼吸道痉挛。,2、对于缺氧严重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3、由于婴幼儿的喉及气管组织尚末发育成熟,呼吸道的缓冲作用相对较小,对其进行雾化时雾量应较小,为成年

15、人的1/3-1/2,且以面罩吸入为佳。,28,并发症5:呼吸暂停,预防与处理规范:,1、使用抗生素及生物制剂做雾化吸入时,应注意因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2、正确掌握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规程,首次雾化吸入及年老体弱患者先用低挡,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量。雾化吸入前机体需预热3分钟,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3、出现呼吸暂停及时按医嘱处理。,29,并发症6:呃逆,预防与处理规范:,1、雾化时雾量可适当放小。,2、发生呃逆时,可在患者胸锁乳突肌上端压迫膈神经或饮冷开水200ml,亦可颈部冷敷。,30,并发症7:哮喘发作和加重,预防及处理规范:,1、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一般氧气雾量1-1.

16、5升/分钟即可;雾化的时间不宜过长,以5分钟为宜。,2、湿化液的温度以30-60为宜。,3、一旦发生哮喘应立即停雾化,给予坐卧位并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痰液堵塞立即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4、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能缓解,缺氧严重者,应给予气管插管,人工通气。,31,并发症1:发热反应,预防与处理规范,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品质量与有效期,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0.9%氯化钠注射液及输液器。,4、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与处理规范,32,5、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寒颤者给予保暖,高热者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6、保留输液器和剩余药液,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和剩余药液进行封存。,8、做好护理相关记录。,33,并发症2:循环负荷过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