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71445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木兰诗教案【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的一篇乐府诗,这首诗一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因为它有着独到的人文艺术价值,诗歌内容对于现在的许多成年人来说,耳熟能详。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了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学过一些文

2、言诗词,但毕竟很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生活在和平安泰的年代,而且生活经历短暂,所以对木兰诗的思想内涵的感悟也存在困难。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计教学过程,精心指导学习内容,力求做到凸显个性,兼顾全体,。比如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展开 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2)理清故事情节,练习复述课文,训练学生概括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2)学

3、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3.情感和价值目标: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及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2.巧妙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研究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教学步骤】 来源:学#科#网 Z#X#X#K一.创

4、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同学们,说到“巾帼英雄”,我们脑海中便不禁想到:穆桂英、秋瑾、刘胡兰在古代,还有一位奇女子,她就是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1998 年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领略这位英雄的飒爽英姿。2.板书课题3.解题明确:(用课件打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5、 二.学习新课(一)文本疏通 整体把握1.检查预习, 播放课文朗读课件(木兰诗flash 课件) ,学生看书听读,作上批注。教师课件展示正音(PowerPoint 课件),生齐读字词二遍。机杼(zh) 军帖(ti) 可汗(k hn) 鞍鞯(n jin) 辔(pi)头溅溅(jin) 燕(yn)山 胡骑(j) 啾啾(ji) 戎(rng)机 朔(shu)气金柝(tu) 红妆(zhung) 霍(hu) 著(zhu) 云鬓 (bn) 傍(bng)2.生齐读全诗,教师课件展示注意“形”的字和通假字(PowerPoint 课件)。学生根据展示的内容拼读、比较、识记,指导学生积累文言字词,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形

6、似字注音组词杼、抒 柝、拆、折、析 戎、戍、戊、戌 傍、滂、谤、榜多音字燕(yn、yn) 骑(q、j) 著(zh 、zhu) 将(jing jing)3.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根据故事情节划分结构。首先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把不懂的语句作上记号。 (木兰诗虽是古代诗歌,但语言浅显,学生应用工具书,都能初略理解。所以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接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难懂词句,通讲诗意。( 学生在自读自译过程中,由于生活经历,学习水平、能力差异,会出现一些疑难问题、思维偏颇。

7、这一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生生互动,释疑订正补救提高。)然后以全班为单位,小组互动,师生互动。先全班释疑,解决小组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再联系生活实际,探讨特殊字词、诗句的正确意思。记重点文言字词当:对着。 户:门。 惟:只。 忆:思念。 戎机:战争、战场。 度:过。朔: 北方。 策勋:记功。 百千强:有余。 不用:不愿做。 郭:外城。 著:穿。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傍地走:并排跑。同形异义词a 市 愿为市鞍马:名词做动词,买。 b 帖 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东市买骏马:集市。 对镜帖花黄:通“贴”,贴上c 将 将军柏战死 :名词,统帅军队的人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词类活用

8、 愿为市鞍马:名词做动词,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动词做名词,战马 策勋十二转:名词做动词,本意是“竹简”,这里是“记下”的意思古今异义词 卷卷有爷名 木兰当户织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古:父亲 古:门 古:只,副词今:祖父 今:人家、门第 今:但是,转折双兔傍地走古:跑今:行走数词的使用(表示时间长或数量多,非确指)词的理解。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加以识别。例如把“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看出木兰从军的年数矛盾,从矛盾中也轻易地掌握了数词虚指的用法。十二卷、百战死、十年归、十二转、百千强、十二年(虚数,形容多。不是确指。)句子的理解(修辞)1、 复沓:更换少数词语,叠句词语完全

9、相同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旦辞暮至爷娘闻女来2、 顶真:句末的词语作为下一句开头的词语例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3、 互文: 相邻句中所用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如:东市西市南市北市 将军壮士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4、 对偶:严式/宽式,字数、词性、结构、平仄、不重复用字例如:将军壮士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如学习互文句。PowerPoint 课件展示出示诗句,抽生翻译。师质疑“战死的全是将军,归来的全是士兵吗?”学生很容易理解上下句意思是互为补充说明的,翻译时要把上下两句的意思合起来理

10、解。在此基础上,教师点出这就是古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 ,再让学生找出类似句子理解。 )两个成语:磨刀霍霍、扑朔迷离来源:学。科。网 Z。X。X。K(二)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强化背诵先让同学按照写作顺序或不同内容概括故事情节,其余同学评点,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板书课文结构。接着指导学生依据板书、过程图片复述课文。然后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强化背诵(如:教师背上句,学生背下句、男女同学竞赛或组与组之间竞赛) 。最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按“家中征途战场朝堂家中”地点转 换来分按“战前战时战后”事情发展顺序来分(三)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选取了其中一种,主要是理清课文思路,便于学生复述复

11、述课文,背诵课文。停机叹息 愿替父征 备战出征 木兰诗 十年征战 受赏辞官 回家欢聚双兔隐喻 (四)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已经疏通了文意,解决了字词句的疑难问题,整体感知了文章的情节,那么下节课我们在这基础上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以及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五)作业1、背熟课文2.找出诗歌哪些地方是详写,哪些地方是略写的,思考详写与略写的原因来源:Zxxk.Com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背诵全诗,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一、引入新课。背 诵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对文言和诗歌,背诵更是不二法门。上节课的背诵木兰诗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呢?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齐背1全班齐诵2复述故事情节3个

12、性背诵(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单一的背诵形式,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各种形式表演诗歌的某些片断,可以配加动作、配上音乐、改编成小品等)。(二)互动对话 品读体验在理清课文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木兰 的形象意义。(可引导学生边看课文中插图或看制成的幻灯图片,边听老师讲。)1、分析文章(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假如你就是木兰,请说说你代父从军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3)战场上的木兰表现如何呢?(用文中相关诗句来回答)(4)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5)结尾附文在文中 起什么作用?明确:(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

13、方面的,教师结合课件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 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 ,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木兰想到了什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帖” 的夜传, “十二卷” (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原来,是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深明大义、勇

14、敢坚毅、忠孝两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木兰做入伍前准备,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急切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先写木兰紧张筹备,整装待发。用“东”、 “西”、 “南”、 “北”这种民歌常用的铺陈手法,借以突出准备工作的繁忙。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这句诗写出了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

15、板书:思亲情切) ;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 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征途遥远) 。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感情,又写出了出征的历程,行军的疾速。读着,我们好像听到了黄河的涛声,燕山的马嘶,看到主人公纵马奔驰在漫长崎岖的征程,去迎接战斗。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我们描绘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和环境的艰苦,描写简洁、生动,使我们好像听到了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将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