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3日联考安徽申论真题试题B卷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3705269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5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4月13日联考安徽申论真题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4月13日联考安徽申论真题试题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4月13日联考安徽申论真题试题B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3 年 4 月 13 日公务员考试联考申论真题(安徽版) 一、给定资料 1.2009 年,一群来自深圳的普通工人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年 度人物。周刊一出版,中国工人的灿烂笑容,瞬间给处于经济低迷的 世界带来希望。他们坚毅的目光,质朴的外表,倔强的神态,真实地 反映了中国工人的性格, 这种性格, 为 “中国制造” 贴上光亮的标签。 中国工人一直以勤劳、坚韧的姿态出现在历史各个时期。建国之初,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昂扬的旋律曾伴随共和国的成长,点亮了一个 时代。无论是石油开采,还是钢铁制造,各个行业都闪耀着工人的光 彩, “工人老大哥”成为令人艳羡的称呼。工人成了国家和工厂主人, 这极大地

2、激发了工作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大庆的“铁人”王进 喜“宁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老英 雄孟泰“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的创业精神,激励着工 人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产奇迹, 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工人的内心骄傲是那么强烈,归属感油然而生。 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条件发生转变,生产方式进行了变更。在 一段历史时期,农民工成为中国独有的劳动用工方式,一定程度上消 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低成本支持着工业化发展。改革开放早期, 农民工是一批将外出务工作为副业的农村人口, 出外出务工而带来的 财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衡城乡差距的作用。 但这种情况

3、随着 2 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更替发生了变化, “80 后” “90 后”的新一代农民 工客观上已经无法回到农村,他们成了新时代的“新工人” 。 2.“她们太没有责任心了,上班的时候还玩手机,聊天,哪像我 们呀。 ”陈青头一扭,提高声调对着李婉芸说,李婉芸笑了笑,不做 声。 这是条小小的商业街,有可供歇脚的长凳,时近黄昏, “70 后” 陈青和“90 后”李婉芸在此聊着天。街外,由于植被稀少,工业园 区被巨大而又沉闷的灰色笼罩,灰色的天,灰色的厂房,身着蓝色和 浅灰色工装的女工们来来往往,货车和摩托车四处穿梭。这个工业区 的高峰时期,曾工作和居住着 8 万人,但随着企业部分产能的向外转 移,现在只

4、有 3 万人左右了。人群的聚散,青春的过往,10 年前就 来到这里的湖南人陈青是目睹者, 就连她自己, 也是几进几出, 换厂、 结婚、生孩子,在生活中,她以家乡为据点,在工作中,她以这里为 据点,两边穿梭,沉默又坚韧。 去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李婉芸是新一批的落脚者,她说她也认同陈 青对她们年轻人的看法,但时代不同了,现在的选择多多啊,年轻人 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 绝大部分人的志向并不在那些单调枯燥的生产 线上,不愿干了就走呗。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为她所在城 区外来务工人员的主流。这个庞大而年轻的外来工群体的归依,正在 给中国社会的发展提出越来越现实的挑战。 3 来自湖北荆州,现在在这个工业

5、区一家外资企业打工的一名李姓 男员工说: “我们四周是高高的围墙,还有铁丝网,戒备森严,好像 监狱一样,连上厕所都限定时间,平均一天要工作 12 个小时以上。 ” 已经在广州打工 7 年的小王,今年 25 岁,也在这家厂里上班,他的 话语里藏着许多无奈: “你看我们的厂房,条件好着呢。可是,一进 车间,所有人就失去了名字。工人密密麻麻地坐着,工作的时候根本 没空说上一句话,得死命盯着手里的活,稍微一放松,零件从你眼前 滑过,钱就从你眼前溜走了,因为我们都是计件工资。最近我总是想 起卓别林的经典电影摩登时代 ,有时我会想,我们是不是和电影 中的夏尔洛很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我们!”但是,这家厂的

6、厂长 助理王先生却说: “现在的年轻工人,已与他们的父辈不同,并不满 足于做工挣钱。他们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对自由、个人尊重越来 越重视,如果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马上就会跳槽。企业如果不 能有一批长期忠诚的骨干,企业壮大和职工发展都很难谈得上。 ” 一项调查显示,当下国内仅有 1%的人愿意做工人。有人评价道: “中国的工人获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认同,却没有在中国获得普 遍的认同。 ”在一些人的眼中,中国的工人,现在基本成了流水线操 作者的代名词,是不需要多高技术的作业者。劳动力,不仅仅是生产 要素,更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有着梦想和追求,有着家庭生活的活 生生的人。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

7、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 头仰望星空。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曾说 过这样的一句话: “在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中,经济发展是必然的 4 事情。相比较于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事情是让更多的人尤其 是普通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显然,这句话同样契合中 国的实际,中国工人,需要时代的认同,需要社会的尊重,还需要有 发自内心的骄傲。 3.盛昌是一家制鞋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是耐克在深圳的主 要代工厂,规模最大时达 10 万人之多。如今它偏居一隅,隐藏在一 段年久失修的小路最深处,周围只有几处零散的小作坊。 “盛昌曾是 横岗地区知名的企业,除了耐克,盛昌也为其他跨国公司代工。

8、”该 厂安全生产负贵人沈先生介绍, “现在只能接到一些小品牌的零散订 单,这在以前根本不会接。现在用工成本很高,熟练工的工资涨得更 快。对我们来说,加薪是找死,不加薪是等死。现在耐克将代工企业 逐步外迁,我们现在真是有心无力了。 ”就连盛昌对面卖奶茶的大娘 都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她说“这两年生意太难做了,一杯奶茶 只卖到 1 块钱,在深圳这样的高消费城市,已经无法再便宜了,可是 现在就是这 1 块钱的奶茶都不好卖了。 ”这样一家效益曾经很好的代 工企业,现在雇员仅剩三四千人,正可谓“盛极而衰” 。 全国何止成千上万个盛昌?“中国制造”曾经疯狂席卷全球,阿 富汗人骑的自行车,越南人骑的摩托车

9、,巴基斯坦小店里摆放的文具 用品,美国人看的电视机和穿的衣服,欧洲人用的家电和玩具,都贴 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中国一度成为了“世界工厂” 。然而,中国 的“世界工厂”名号只是“代工厂”的另一种说法。这些企业靠的仅 5 是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随着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一 度曾把为世界品牌代工视为骄傲的工厂, 现在不得不面临疲于维持状 态,甚至走上破产的命运。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境, 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支撑起来的国家经济发展,如同竭泽而渔。 A 市是长三角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以制造业为主 体,经济发达。近年,A 市的制造业一样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制约 因素,过去以

10、代工制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如何实现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A 市探索在产品发展设计、研发和营销向两头延 伸的同时,实施中间分离,在现代制造业中拓展现代服务业,既助推 现代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也实现了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在 A 市,很多 企业剥离主副业,实施二三产拓展分离。比如从玩具制造企业中,拓 展分离出了玩具商贸有限公司,由其专门从事市场推广、品牌塑造和 商品销售。剥离后,产品研发、品牌塑造、销售可以走上专业化、社 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通过转型升级,企 业在发展过程中提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逐渐塑造起自己的品牌,不 再依附于代工模式,最终实现外资和民资、现代制造业

11、和现代服务业 两翼齐飞的局面。 发展经济就像开汽车一样,在直道上可以快一点,但如果要转 90 度或更大角度的弯,就必须要把速度降下来。不论是因为中国的人口 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之中,还是因为本身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制造业都 6 亟待转型升级,在转型期,会出现像盛昌一样“盛极而衰”的企业, 也会涌现出像 A 市这样的成功经验。 4.某大学的陈博士认为,劳动力短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来说是个 积极的信号。 短缺的劳动力市场会使我们开始关注劳动力资源对于中 国崛起梦想的重要性。 只有当为这种稀缺的劳动力资源支付更高的报 酬时,我们才会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而技术创新也会随之 绽放。他说,如今有的人在谈论

12、中国屈崛起之际,总爱用那些以廉价 劳动力堆积出来的 GDP 和羽翼渐丰的国际影响力作为他们的例证, 这 是一种认识的误区。他介绍到,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杰里夫萨克 斯教授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资源诅咒”现象:自然资源丰富的国 家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高速经济增长,比如,拥有丰富资源的尼日利 亚和委内瑞拉正经历着较低增长或者还在痛苦的经济增长中挣扎; 而 相反的是,韩国、新加坡和瑞士等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经济却 表现出异常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现在来看,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俄罗 斯也已陷入“石油诅咒”的陷阱之中。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顺取逆 守的资本家在获得原始资本积累之后, 非但没有像新自由主义者所期

13、 望的那样,向社会支付再生产所需要的市场价格,反而利用与地方政 府以及其他政治力量的强大勾结, 向工人支付低于再生产所需的低工 资,以更低的价格继续获得大片优良的自然资源。陈博士说: “我并 不担心处于发展轨道的中国会像俄罗斯那样陷入石油诅咒陷阱, 但是非常担忧会陷入人口诅咒的陷阱。 ”目前中国制造业如若不 7 应对得当,极有可能沦为建立在沙子上的王国,难以经受真正的风雨 洗礼。 5.当虚拟经济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越来 越多的人沉迷于金融市场的海洋里,实体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里,发达国家从高速增长一下子 跌入茫茫沼泽地。经此一劫,发达国

14、家认识到: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 济“虚火” ,是酿成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卢兰 奇是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设计主管,他说: “过去我们曾认为我 们负责设计然后控制销售就万事大吉,现在我们发现这是个错误,一 旦你把生产转移出去,就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而这种变化是一点点 显现的:当你第一次把烤面包机和热水器转移到海外生产时,你还知 道如何制作这些产品,因为昨天、上个月或者上个季度你还在生产它 们;但是当产品更新换代、技术不断进步后,为降低成本而不断更换 代工厂的时候, 设计产品的人与生产产品的人之间的差距就像太平洋 一样宽广。 ”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开始认识到,过去十几年美国经济 生活的

15、外包浪潮是个严重的错误。 现在,回归实业几乎成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共同的战略选择。美 国从 2009 年到 2012 年,先后推出了美目制造业振兴法案 “购买 美国货” “五年出口倍增计划” “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等多项政策 措施,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和回归实体经济。到 2012 年 1 月,美国 制造业的经济活动连续 30 个月保持增长, 总体经济活动连续 32 个月 8 保持增长。制造业出口一直稳步上升,2011 年约占出口总额的 52。 失业率从 2009 年 10 月的 10.2%降至 7.9%,制造业贡献了超过 40 万 个就业岗位。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正走在“回归”的路上。另 一

16、方面, 美国制造业 “回归” 走的是高端路线, 旨在打造先进制造业, 基建和科研、 教育、 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 智能电网、 医疗信息化、 环境保护等是其投资的重点。 早在 1999 年,学者冯艾盟就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 他认为,与先进的服务业相比,制造业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组合要好 得多每个人都能从制造业中获得工作,从蓝领工人到工程师、科 学家,乃至顶级高管。先进的制造商可以积累大量秘密的生产诀窍, 这些诀窍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从做中学” ,拥有过些诀窍能避免其 受到来自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海外竞争对手的威胁。按单位产能,制 造业公司的出口能力比服务业公司强大近 10 倍。制造业的出口能力 之所以表现优异, 是因为制造业产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出售几乎不 会遇到适应性的问题,而服务业产品如电脑软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 价,才能满足海外市场上不同的文化需求。 在战后经济复兴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制定了“产业合理化计划” , 把综合机械加工、冶金和化工等制造业作为发展出口的主力产业。早 在 1958 年,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重视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教育 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