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3704985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7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0年){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0年){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0年){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0年){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第一篇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章质量复习题一、填空题l.质量是指一组 满足 的程度。2.ISO9000标准把质量特性定义为: 、 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 。3.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 、可靠性、 和经济性。4.服务质量特性一般包括: 、时间性、 、经济性、 和文明性等六个方面。5.产品的寿命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 的工作 。6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 ,在规定的 ,完成规定功能的 。7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从 、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 和费用方面的特征。8过程是一组将 转化为 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9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 需

2、要的质量而进行的 的总和。10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 、形成和 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11魅力特性是指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产生 ,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 的那些特性。二、判断题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2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适用性”观点。他指出,“适用性”就是产品符合规范或需求的程度。()4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5由于质量特性是人为变换的结果,因此我们所得到的或确定的质量特性实质上只是相对于顾客需要的一种代用特性。这种变换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

3、着顾客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6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7顾客是指组织外接受服务和使用产品的个人或团体。()8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个大类:即硬件、软件、服务、流程型材料。()9提高质量能带来全社会的效益,但是生产企业的成本会增加。因为质量越高,成本也越高。()10魅力特性是指那些如果充分就会使人产生满足,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不满的特性。()三、选择题1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面的特征是 。A性能B寿命c可靠性D经济性2服务质量特性中 是指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顾客期望得到一个自由、亲切、尊重、友好和谅解的气氛。A文明

4、性B舒适性C功能性D安全性3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一旦不足就会引起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是 。A魅力特性B必须特性C固有特性D赋予特性4质量概念涵盖的对象是 。A产品B服务C过程D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5“适用性”的观点是由 提出来的。A戴明B菲根鲍姆C朱兰D休哈特6 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A质量特性B质量环C质量圈D全面质量管理7汽车、机床为 产品。A硬件B流程性材料C软件D服务8 质量特性在考虑质量特性的内容时,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环保以及社会伦理等有关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要求。A心理方面的B时间方面的C安全方面的D社会方面

5、的第2章质量管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 组织的协调一致的 。2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 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 阶段。3ISO8402:1994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 为中心,以 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 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4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 、 和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5全过程质量管理强调必须体现两个思想,一是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二是 。6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即 、质量控制和 。7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 并规定必要的 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8全

6、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 ”上来;从管结果转变为管 。二、判断题1.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2.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的戴明博士。()3.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5.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6.质量控制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7.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

7、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三、选择题1.质量检验的实质是 。A.事前预防B.事后把关C.全面控制D.应用统计技术2 的质量管理认为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或轻或重地影响着最终的质量状况。A.全过程B.全企业C.全员D.全面3.菲根鲍姆在 年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A.1945B.1956C.1961D.19674 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主要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范和标准。A早期质量管理B统计质量控制c全面质量管理D质量检验5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必须体现 的思想。A预防为主、不断改进B严格质量检验C加强生产控制D为顾客服务6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

8、部曲,质量控制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保障,它的具体内容应是 。A设定质量目标B评价实际绩效C将实际绩效与质量目标对比D对差异采取措施7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 三个阶段。A质量检验阶段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质量改进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8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其中“三全”包括 。A全过程的质量管理B全员的质量管理C全组织的质量管理D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第3章质量文化复习题一、填空题1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所有成员所共有的 、信念、 及规范的组合。2质量文化主要由 、制度文化层和 三个层次构成。 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3愿景是组织未来 达到的一种状态,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图景,描述了组织

9、正在 ,以及希望成为什么或被看成什么。42000版ISO9000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八原则构成了质量文化的基本内容。它们分别是 、领导作用、 、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5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卓越绩效模式提出了追求卓越绩效企业应该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包括: 、以顾客为导向、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 、关注未来追求持续稳定发展、 、基于事实的管理、 、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和 。6质量文化的功能包括 、 和辐射功能。7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顾客要求并争取 顾客期望。8使命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的 ,说

10、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 ”的问题。二、判断题1组织文化可以通过职工的着装、标志、行为模式、组织的规范等完全反映出来。()2质量文化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制度文化层就是指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3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精神文化层决定了物质层和制度层,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4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没有必要形成文件。()5愿景是指期望组织及其成员如何行事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6领导作用体现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三、选择题1使命是指一个

11、组织的总的功能,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 的问题。A组织的计划B完成计划的措施C完成计划的时间D组织要实现什么2核心价值观说明组织 等问题。A完成计划的措施B代表什么c处事的原则是什么D要实现什么3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出 ,就是体现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的思想。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D过程方法4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出 ,就是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A过程方法B管理的系统方法C持续改进D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5质量文化是由 三个层次构成的。A物质文化层B制度文化层C奖惩文化层D精神文化

12、层6质量文化的功能包括 。A物质功能B凝聚功能C约束功能D辐射功能第4章质量管理系统复习题一、填空题1过程是一组将 转化为 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2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 加以识别、理解和 ,以利于提高组织的 和 。3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 和 组织的管理体系。4质量方针是组织的 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 和 。5ISO9001:2000标准将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分为: 、 、 和 四大过程。6卓越绩效评价是对组织 的评价。7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包括 、战略、 、资源、 、测量、分析与改进和 等七大类目的要求,包括 和 两个方面。二、判断题1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2ISO900l标准与ISO9004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相似的结构,一致的过程模式,因此这两个标准有着相似的目的和适用范围。()3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