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学习纲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3704808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学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学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学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学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学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学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学习纲要(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学习纲要征,表现为行为的功能没有满足系统对行为者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讲,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则是相对于行为环境对行为者要求而言的一个相对的概念。从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根源讲可分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违章)、无意识不安全行为(失误)两大类。4、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分析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人的行为的自觉性、目的性、以及评价、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等都具有意识的基本特征。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行为者为追求行为后果价值对行为的性质及行为风险具有一定认识的思想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不安全行为,也就是说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是在有意识的冒险动机支配之下产生的行为。生产作业中人的行为动机是由三个因

2、素构成的。一是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追求强度;二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估计。两者综合比较的结果称为行为风险估量;三是个人及群体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及群体(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强度,这两个方面对行为动机的作用力称为安全文化强度,它的强弱将有力的影响人的是不安全行为动机。显然安全文化强度是行为风险估量的校正系数。综上分析可看出,有意不安全行为动机是两个方面原因共同结构的产物:一是对行为后果价值过分追求的动力和对自己行为能力的盲目自信,造成行为风险估量的错误;二是由于个人安全文化素质较低(即行为者缺乏安全行为的自觉性),再加之企业没有建设起较强的安全文化氛围(即企业群体缺乏对不安全行为

3、的约束力),使之行为者的不安全行为动机不能得到有力的较正。5、无意识不安全行为分析无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行为者在行为时不知道行为的危险性;或者没有掌握该项作业的安全技术,不能正确的进行安全操作;或者行为者由于外界的干扰而采用错误的违章违纪作业;或者由于行为者出现生理及心理的偶然波动破坏了其正常行为的能力而出现危险性操作等,按产生失误的根源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随机失误,另一种是系统失误。按产生失误的类别可分为:决策失误-规划、计划、设计、规则、制度失误;评价失误-检查、分析、判断、归纳失误;程序失误-工艺、方法等失误;作业失误-个体操作失误随机失误是指行为者具有安全行为能力,但是由于外界的干

4、扰(如违章指挥等),或行为者自身出现的生理心理状况恶化(例如:疾病、疲劳、情绪波动等),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在出现生理及心理状况恶化状态下作业,多数是行为者个人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又没有恰当的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这显然是行为者个人的责任,如果生产管理者已经掌握了行为者的状态而未给予适当的调节,甚至坚持进行较危险的操作,则属于管理失职,也可以归为违章指挥的范围。减少随机失误的方法:(1)控制生理心理波动,控制违章指挥。(2)控制疲劳机理及其控制系统失误是指人本身不具备安全行为能力,或是人机界面不与人安全匹配发生的失误。有两种:第一种是人机界面设计不当,不能与人的生理心理条件匹配,使员工不达系统的要求,

5、创了必然失误的作业条件,属于人和工程设计问题;一是机不宜人导致人的失误(人机界面上机与人不匹配)表现有:(1)速度过快,频率过高;(2)超出人的认知能力;(3)触觉编码不当;(4)视觉编码不当;(5)噪音掩蔽信号二是人不适机导致失误(人机界面上人与机不匹配)表现有:(1)身材不合系统要求,或体力不合要求;(2)反应能力低,如日本对九个月无事故司机的统计,反应时为0.5秒;多事故司机,反应时为0.8秒;(3)操作准确度性低,如:酗酒者准确度明显下降;(4)视觉能力、色盲、立体视觉分辨力等不符合系统要求;(5)心理稳定性、耐受性不符合系统要求;第二种是行为者不具备从事该项作业的安全行为能力,或者不

6、知道该项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或者只知道些安全作业条文,而不具备安全操作技术,因此在作业中,凭借自己想象的方法蛮干。也就是说作业者本身就具有必然失误的条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用人不当,或者没有对行为者进行认真的培养和严格安全能力考核,显然出现这种情况是属于违章指挥的结果。6、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企业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都应该对生产活动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并在危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进而对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整体策划。什么是危害因素呢?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学

7、的理论,物质是以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能量存在的,人类制造的物质能量的正常有序的释放将给人类带来益处。如电能,可以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照明、各种电器设备的使用等等;如机械能,可以说所有的机械设备都与它有关;如化学能,大部分工业生产都离不开它。而因可以说物质的能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象衣帛谷粟一样息息相关,不可分离。而由于种种原因,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会出现物质能量的意外释放和有害物质的存在。这里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指的就是“危害”,定义中所指出的“状态”,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方面的缺陷。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方面的一些缺陷而造成物质能量的意外释放,导致事故

8、的发生。我们在各种物质条件和科技能力的保障下,应把管理控制能源放在控制措施的第一环节,如煤矿瓦斯突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但如果我们采用将瓦斯在矿井内收集并有序排出,不但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还可以使瓦斯变成有用的能源。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雄厚的技术支持。在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暂时还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把视点放在控制“状态”上,即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方面的缺陷”。有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在工业企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中,80%左右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社会的、家庭的、观念的、心理的、文化的、经济的、作业环境的、企业管理的等等原因,造成操作者在从事生

9、产活动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安全的行为。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1、精神不集中。无论从事何种生产或工作,精神或注意力集中是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尤其诸如驾驭员、塔吊司机、机床操作工、运行值班工等要害作业的工种,更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才可能在生产中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很多相关的行业对相关作业制定出严格的要求。如驾驭员,在行车时不得与他人聊天、不得打手机,运行值班工不得在工作时看报纸、从事与运行无关的事等。但由于在客观上存在着可能转移人们注意力的情况,这些情况往往在一瞬间将操作人员的注意力调到另外一个方面,由于注意力的转移造成局面的失控,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2、麻痹大意。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或是在比较容

10、易掌握的熟练工种工作,会使员工熟能生巧,运作自如,这样当然对提高生产效率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也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即麻痹大意。相当多的工种都是经过几个月或几天的培训,便可以十分娴熟的掌握一种操作,因而在员工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该工作之后,可能在几百次、几千次、甚至上万次的重复一个动作,都不会存在丝毫的差错,这样久而久之,就可能在操作人员的思想上产生这样一种概念,“没问题了”。如建筑业的脚手架工,有个别的年纪较轻、身体灵活、动作敏捷的员工,在做过几个工程的脚手架装拆之后,便以为自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作业了,有时图一时省事,应该绑扎安全带而不进行绑扎,也可能多次不绑扎安全带不会立即出事故,便以为凭自己的技

11、术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工作,便把安全规定放到脑后,这样可能在一次工作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造成高处坠落的事故。3、好奇乱动。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新员工走进工厂的大门,对现代化企业的设备、设施、装置、材料都会有很强的好奇心,除此以外还有的员工由于性格、心理状态的影响,对企业千姿百态的设备、设施、材料和装置也会产生很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这些员工没有进行非常系统的、全面的、规范的安全教育,不将有关的安全知识和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情况进行宣传和教育,就会发生意外的情况,有的后果会非常严重。例如有的员工用手触摸强酸强碱;不懂得电老虎的厉害,用手接触高压电气设备;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物器

12、皿盛装食物;在高速运转的皮带运输机上蹿上跳下等等。4、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有的员工在作业时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方便,例如夏天戴安全帽、穿防砸皮鞋会感觉很热而摘掉安全帽、穿起不到防砸作用的鞋;车工在操作时嫌戴眼镜麻烦而摘掉眼镜;在噪声很大的房间戴耳塞会使耳朵感觉不舒适而摘掉耳塞,另外也存在企业没有按要求发给操作者劳动保护用品的情况。不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是指不按照有关的要求将劳动用品佩戴好,而使劳动保护用品起不到作用或作用不充分。如戴安全帽不将帽子的绳套套在额下;穿防护鞋不系鞋带、带活性碳口罩不将活性碳滤网放入等。5、使用不安全的工具。工具的安全性对操作者的健康安全直接的影响,有的操

13、作者或图省事,或不了解工具的使用规范,由于工具的不安全造成人身事故。如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电钻作业,应使用国家规定的三类电动工具,如果使用一类或二类电动工具,就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又如有的操作者为了省事,将木制锤把换成钢管的,由于钢管壁很滑,在操作时容易造成锤子脱手出现而事故。6、不按规定的速度进行作业。为了生产的安全,企业对厂内机动车的行车速度、机械设备的运行速度、流水线上的传动速度等作出明确的要求,但在生产中,往往会出现超速作业、超速行车、超速传递的现象,由于违反了正常的作业规律,发生事故的机率大大提高。7、拆除安全装置。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在机械设备的轴、轮、齿上会有安全防护装置,但有

14、的操作者为了维护或取物方便等原因,将安全防护装置部分拆除或整体拆除,由此造成的操作者或其他相关方的绞伤、挤伤、拉伤甚至死亡事故已屡见不鲜。8、在不安全处逗留。有的作业场所是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和停留的,如电力高压区、起重机下、强幅射区等,一旦进入,危及生命。9、不合理的配置、装载、混装等。如将不同化学性质、可能造成燃烧、爆炸的物品放置在一起;在运输机械上装货超出载重量;将不同型号、不是同一配置的零件强行结合等。10、在狭窄或狭小的场所进行作业。有的作业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距离,如修理汽车底盘,应在地沟内作业;建筑业绑扎钢筋应在较宽阔的地面上进行。有的作业人员不顾作业条件的安全性,给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15、。11、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如在作业时嬉笑、打闹等,也会引发事故。对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防范措施,主要依靠教育和管理,应用血的教训和事实来告诫员工,不安全行为可能会给自己造成的痛苦和伤害。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技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建设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即实现产生系统中人、机、环境三者最佳的安全匹配,其中,人员本质安全化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中的关键子系统建设。1人员本质安全化建设人的本质安全化定义为:使人员的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技术及安全文化四个方面素质构成与生产系统安全品质相匹配的安全素质系统。人员本质安全化建设的方法是指对人员在以上四个方

16、面素质进行选择及的培训训练。不同的产生系统,对人员四项安全项素质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选择的内容及要求的指标就不相同,培养训练的内容及方法也不相同,以生理心理选择为例:电焊工只要求较好的眼手配合能力,而汽车司机还要求眼脚的配合能力;再举生理心理训练例子,电焊工与司机构需进行手的盲目定位训练,而司机还需进行脚的盲目定位训练。安全文化是指,体现在员工身上的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模式,例如:生产活动过程中安全第一观念的强度(即认同程度),是否能构成自觉行为方式的意志;是否能在生产活动中具有安全行为的自觉规范能力;是否能在生产活动中自觉的用“三不伤害”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等等,总之安全文化是决定人员安全品质的关键素质。以上四项素质中,生理心理素质是最不稳定的素质,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引发随机失误;安全技术素质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训练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