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3703750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5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1 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 后,基本知识、 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 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 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 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 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 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 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 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册教学内容有: 第一单元有余

2、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千 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第五单元万 以内数的加减法 ( 二); 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 ; 第七单元混合运算 ; 第八 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第九单元统计 ; 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除法的笔 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千以内数的认识 ; 、万以内数的认识 ; 、万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近似数 ; 、估算;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 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 一): 、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 算、估算

3、 ; 、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 ( 二): 、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估算 ; 、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 混合运算 ; 、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 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平面图形的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图形的拼组。 (三

4、)、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 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 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 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 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 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

5、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 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结合生活实际, 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 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结合实例,感知对 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 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加深对统计 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 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 体

6、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 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 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 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 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 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

7、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 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 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 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 数及这些数的

8、大小比较; 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 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 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难点分析: 在教学“数与代数”教学内容中,关键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 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 中的应用广泛性和有余数除法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 中的必要性”,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会较好地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 所以说在该类知识中,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在

9、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 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 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 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 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 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 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 的认识,体现了数学于生活的道理。 5

10、、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突破本册教材重难点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一)、将“数与代数”的知识摞列到一个知识板块去教学。遵循 由易到难的原则去教学。 (二)、在“空间与图形”时,可以借助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力,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 念。 (三)、在“统计与概率”中,可以以学生周围的数据作为统计的 资料,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引导学生分段统计,并逐步学会统计的方 法。 2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 会的密切联系 ; 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11、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 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获得适应未 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半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 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 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 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 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

12、 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 除数是一位数的 除法; 统计; 年、月、日; 两位数乘两位数 ; 面积; 小数的初步认识 ; 解决 问题; 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 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 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 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 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 的一个组成部分,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 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

13、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 面对具体问题, 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 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口算、估算、笔算等), 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位置与方向 、 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 (地积) 单位的 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 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 - 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 法; 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

14、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 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 一 个是解决问题 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 除法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 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 另一个是 数学广角 单元, 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 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 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 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 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 年历制作 和设计校园 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

15、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 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 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 (每位乘积不满十 ) 。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 ),初步知 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 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 (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 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 积,体会并

16、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形、正 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 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 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 ; 知道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 析;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 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 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 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位置与方向、 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学难点:年 月 日、面积及解决问题。 1、重视教学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