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ISO14001简介导入(ppt 41页)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3703259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40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体系]ISO14001简介导入(ppt 41页)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质量体系]ISO14001简介导入(ppt 41页)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质量体系]ISO14001简介导入(ppt 41页)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质量体系]ISO14001简介导入(ppt 41页)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质量体系]ISO14001简介导入(ppt 41页)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体系]ISO14001简介导入(ppt 41页)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体系]ISO14001简介导入(ppt 41页)精编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O14001:2004简介导入,讲解: 刘津贤,1,课程内容,当前的环境问题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由来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结构与特点 企业推行ISO14001标准的益处 ISO14000标准与ISO9000标准的关系 术语和定义 企业的环境考虑 环保法体系简介 ISO14001的推行,2,21世纪面临的10大环境问题,人口膨胀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 世界: 60亿(1999.10.12) 90亿(2050); 每年净增人口6000万。 中国: 12.95亿(2000.11.1); 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3,能源危机,世界: 三大化石能源目前占全球使用能源总量的90%;

2、 发达国家消耗量每5-10年翻一翻,2050年基本耗竭。 中国: 总储量在世界距第三位; 人均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煤炭只能开采80年,石油只能开采20年,天然气只能开采 30年。,4,森林面积锐减,世界: 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 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 中国: “九五”期末森林覆盖率16.55%,世界平均水平为25%; 人均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 危害: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增加,气候异常,物种消失, 温室效应加剧。,5,土地严重荒漠化,世界: 荒漠化面积达3500万km2; 现在每分钟就有1公顷土地荒漠化。 中国: 目前荒漠化面积达262万k

3、m2,占国土面积的27.3; 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危害: 破坏土地资源,气候异常(沙尘暴),物种消失,使人类、动植物失去生存的家园 。,6,自然灾害频发,类型: 旱涝、海啸、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下沉等。 危害: 1995年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800亿美元,导致50多万人死亡。 地面沉降情况: 上海目前的地面沉降速度是1cm/a; 西安20年来地面沉降了1-2m;,7,世界: 淡水量占2.5%, 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约占其11%; 20亿人口淡水资源不足,10亿人饮用水不合卫生要求,每年有1200多万人因水污染致病而死亡。 (水20

4、亿生命之所系) 中国: 全国668个城市(1998年底)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1/4的。,淡水资源日益枯竭,8,温室效应加剧,温室效应的概念: 温室气体产生的保温作用。 现状及趋势: 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地球温度不断升高; 20世纪气温上升0.6; 30年后还要上升4.5。 原因: CO2浓度平衡失调。从 1960 年到 1995 年的 35 年间增长了 3 倍,即从 8 万亿吨增至 24 万亿吨。 主要危害: 气候异常、物种灭绝(200种天)、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情况: 在未来的1000-2000年内,海平面将升高7-8米。,9,臭氧层破坏,臭氧(O3)层概念

5、:地球的保护层。 破坏原因:人类广泛使用和释放氟氯烃CFCs类物质。 现状及趋势:1985年,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2400万平方公里),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臭氧空洞”。 主要危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破坏地球生态系统。,10,酸雨出现频繁,概念及形成原因: pH5.6, SO2和NOx排放引起。 现状及趋势: 北欧、北美、我国西南地区; 贵阳降雨pH值曾低到3.1。 主要危害: 水体和土壤酸化,动植物死亡,腐蚀建筑物、铁路和桥梁等设施; 我国因酸雨和SO2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100多亿元人民币。,11,污染物排放量剧增,工业

6、生产:排放各种化学废物,包括有毒、有害和危险废物。 农业生产:化肥,农药。 生活污染: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白色污染。 直接经济损失:我国的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12,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对策,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1983年组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委员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并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及一系列行动计划。,13,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

7、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4,可持续发展的内容,限制人口增长 鼓励自然保护 改良生态 保护生物多样性 探求资源和能源的永续利用 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 推行环境标志 源头控制污染 经济手段控制污染 增加环保投入 控制城市化进程,15,ISO14000标准的由来,全球环境恶化带来的压力 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大量环境公约的相继出台 ISO于1991年建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SAGE) 1993年成立TC207技术委员会,并于1993/6/1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8、。 1996年10月正式颁布了五项标准.,16,TC207的宗旨,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17,ISO14000标准指导思想,不增加贸易壁垒,无论环境好坏 用于对内审核及对外认证注册 回避对改善环境无帮助的行政干预,18,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标准号分配,分会 名称(标准子系统) 标准号 SC1环境管理体系(EMS) 1400114009 SC2环境审核(EA) 1401014019 SC3环境标志(EL) 1402014029 SC4环境行为评估(EPE) 1403014039 SC5生命周

9、期评估(LCA) 1404014049 SC6术语和定义(T&D) 1405014059,19,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2004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_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4-1996 ISO14004:1996 环境管理体系_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20,ISO14000系列标准特点,自愿原则 广泛适用性 兼容性 全过程预防 持续改进原则,21,推行ISO14000标准对企业意义,提高守法意识,减少运营风险 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市场知名度 冲破壁垒,扩大产品市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改善企业和居民、社区和其他相关方的关系,22,

10、ISO14000与ISO9000的关系,技术要求: ISO9000-顾客的需求(产品质量标准) ISO14000-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是组织管理体系的 组成部分 具有相同的管理思想 -过程控制 -文件化,23,ISO14001和ISO9001联系,都是自愿性的国际标准 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通过体系建立、运行和改进实现方针和目标 体系结构和模式接近,PDCA循环实现改进 部分要素相同 都可能成为贸易的条件,24,EMS与QMS的兼容,必要性 一体化减少工作量,重复和矛盾,提高管理效能 同时审核降低审核成本,提高企业申请积极性 可行性 符合企业愿望和要求 ISO正在制定共同的审核标准 ISO

11、9001:2000版与ISO14001具有相似的结构,25,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 内部沟通 资源管理 产品实现 监视与测量 不合格 针,职责 培训 文件管理 内部审核 纠正与预防 管理评审 记录,环境 方针 环境目标与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信息交流 应急响应 法律与法规、合规性评价 环境因素 监视与测量,ISO9000,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整合,26,系统整合的优点,权责划分明确 使用共通程序,简化作业 共用系统资源,提高效率 整合验证,节省认证时间与经费,27,术语和定义: 环 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

12、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 全球系统。,28,环境影响,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29,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 如:汽车运行时废气的排放,30,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图,环境方针,规划,实施和运行,检查 纠正,管理评审,持续改进,31,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4.3.3 4.3.4 记录 环境因素 信息交流 4.5.3 4.3.1 4.4.3 监测 运行控制 4.5.1 应急准备与响应 4.4.6 4.4.7,32,法律法规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环境方针 目标指标和方案 文件控制 监测与

13、测量 合规性评价 4.3.1 4.3.3 4.4.5 4.5.1 4.5.2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EMS审核 管理评审 4.4.2 4.4.3 4.5.5 4.6 法律与其他要求 4.3.2,33,企業的環境考慮,(一)綠色产品 1.環保原料(制造) 2.節省能源、低污染(使用) 3.環境維護(废弃) (二)制造/服务过程管理 1.空氣污染 2.水污染 3.噪音 4.廢棄物管理 (三)行政管理 1.水 2.電 3.其它,34,環境保护法体系,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宪法 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专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14、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保护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环境保护相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35,环境保护规章(国家环保局或有关部委办局制定)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 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和规章-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 环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国际环保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36,ISO 14001文件架構,37,ISO14001体系建立模式,先 期 環 境 審 查,清查環境法律,鑒定重大環境因素,A,38,認證申請作業流程,提出申請,認證機構評估與報價,簽約,文件評審,預先評鑑,問題改進,正式評鑑,評鑑結果建議,登錄發証,定期稽核,評審結果,改善計劃,不符合文件 補送或修訂,OK,NG,NG,申請復評,NG,39,成功的要素,领导的全力支持和參與. 全体員工對制度的理解和實施. P- D - C - A的持續推動和良性循環,40,课程结束 感谢各位今天参加本次课程,如对课程或其他问题需要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