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3703051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精编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QC小组,发布人: 2011年3月,汇报内容: 1、工程概况 2、小组简介 3、选择课题 4、现状调查 5、设定目标 6、原因分析 7、确定要因 8、制定对策 9、按对策实施 10、检查效果 11、制定巩固措施 12、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工程,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生产工艺最复杂的液晶显示器工程项目,其中2号厂房建筑面积21万。平面尺寸303180m,地上4层,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采用大空间及大跨度柱网,柱网平面尺寸16.216.2m,一、二层框架柱截面尺寸1.31.3m,三、四层框架柱截面尺寸1.01.0m。 工程中净高超过10m的高大混凝

2、土柱共486根,其中净高达到13m的高大混凝土柱多达42根。,工程概况,京东方8.5代线工程,2#建筑典型剖面图,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1日,图中蓝色区域为高大混凝土柱,小组简介,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8月10日,小组成员基本情况统计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5日,选择课题,活动初期,小组成员抽查了本工程先期施工的混凝土构件,统计了观感质量差的构件数量,并绘制了混凝土构件观感质量统计表。,选题理由,混凝土构件观感质量统计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5日,选择课题,选题理由,混凝土构件观感质量统计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5日,由统计表看出,

3、已施工的混凝土构件中,当柱高度大于6m时,出现观感质量问题的百分率急剧增高,这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出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及该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小组确定课题为: 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现状调查,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当柱净高大于6m时,一般采用分次施工的方式。此种方法需在一根框架柱上重复一个甚至几个同样的工作循环,使施工总周期大大加长,且增加了混凝土接茬数量,但此种方法非常不利于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的控制。,与同类工程比较,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出现高大柱及桥墩时,一般采用定型钢模板施工。虽然此种方法可以确保模板质量,但施工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对于工业厂房的施工很不适用。,我们组织小组成员对

4、本工程先期施工的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进行了实测实量,共检查了200个点,统计了高大柱施工中较易出现的几类质量问题: 1、垂直度偏差大; 2、阴阳角不方正; 3、表面平整度偏差大; 4、混凝土接茬错台; 5、其它。,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与同类工程比较,主要问题确定,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质量问题统计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10日,主要问题排列图,影响高大混凝土柱成型质量的主要问题是垂直度偏差大。,主要问题确定,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10日,20,40,66.4%,16.6%,确定目标值,通过以上分析,只要解决混凝土柱垂直度偏差大的问题,就能够使混凝土柱观感质量合格率达到(2

5、00-60+49)/200100%=94.5%。 另据规范对柱合格的要求:层高5m时,混凝土柱成型垂直度8mm。 因此,我们设定活动目标为: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合格率达到94%,合格标准为:混凝土柱垂直度8mm 。,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10日,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20日,要因确认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20日,要因确认计划表,要因确认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20日,要因确认计划表,末端因素:技术交底不到位 标准:交底到位,且100%实施 实测:2010年3月21日,由检查了对施工班组的交底情况,并进行了考核。 发现交底齐全,执行情况良好,

6、施工班组比较熟悉施工工艺,了解规范要求,考核合格率达到92.9%,对高柱施工质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要因确认1,考核情况统计表,判定为非要因,制表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21日,要因确认2,末端因素:临时转换工种 标准:主要技术工种不换岗位 实测:2010年3月20日,由对施工班组人员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班组中的壮工存在较普遍的人员流动情况,但主要技术工种比较固定,很少更换,班组内具有1年及以上本工种实践经验的工人超过半数,不影响施工质量。,操作人员从业时间调查统计表,判定为非要因,制表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20日,要因确认3,末端因素:机械陈旧 标准:机械设备性能良好 实测

7、:2010年3月21日,由对现场所用机械进行了检查,发现机械设备虽不是新购,但设备性能良好,可满足施工需求。 判定为非要因。,要因确认4,末端因素:无定期维修保养 标准:定期维保且有记录 实测:2010年3月21日,由对现场机械的日常维护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各种设备均定期维保,且均有维保记录,不会影响施工质量。 判定为非要因。,要因确认5,末端因素:材料进场未严格检验 标准:材料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实测:2010年3月22日,检查了材料进场记录及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发现模板材料质量良好,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力学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判定为非要因,要因确认6,末端因素:面板及龙骨刚度不够 标准:合

8、理选材,确保性能 实测:2010年3月22日,检查了模板方案及现场施工情况,发现施工中,模板仍采用传统的散拼木模,面板为15mm厚竹胶板,龙骨为50100mm方木,面板及龙骨无法承受高大混凝土柱浇筑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侧压力,部分面板及龙骨在首次使用中即出现了过大变形,导致混凝土柱表面观感差,且垂直度偏差大,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现场抽查了30片使用过一次的柱模,并统计了检查结果。,判定为要因,制表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22日,面板及龙骨问题情况统计表,要因确认7,末端因素:柱箍及螺栓强度不满足要求 标准:合理选材,确保性能 实测:2010年3月23日,检查了模板方案及现场施工情况,发现施工中

9、,柱箍采用48钢管,螺栓为普通16对拉螺栓,柱箍及螺栓虽进行了加密设置,但仍无法满足高大柱的施工需求,部分柱箍及螺栓变形明显,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且无法再次周转使用。现场抽查了50套柱箍及对拉螺栓,并统计了检查结果。,判定为要因,制表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23日,柱箍及对拉螺栓问题情况统计表,要因确认8,末端因素:支撑体系设置不到位 标准:工艺合理,且严格按照标准实施 实测:2010年3月23日,检查了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发现施工中虽设置了钢管支撑,但设置数量较少,支撑整个高柱模板体系困难,模板上口容易出现较大位移。 现场检查了模板安装完成的高柱30根,并统计了支撑设置情况。,判定为要因,

10、模板支撑情况统计表,制表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23日,要因确认9,末端因素:高处作业,施工难度大 标准: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实测:2010年3月23日,对作业面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了检查,发现安全防护设施均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且经验收合格,设施齐全有效,不影响工人施工。,判定为非要因,要因确认10,末端因素:未全程监控测量 标准:施工中全程监测 实测:2011年3月24日,经检查,发现高大混凝土柱施工中,仅在模板安装时进行了垂直度检测,并且检测方法仅为吊线坠、尺量,测量精度不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对柱垂直度进行全程监控。这将直接影响混凝土柱垂直度。,判定为要因,要因确认11,末端因素:测

11、量工具精度不够 标准:测量工具精度满足要求 实测:2010年3月25日,检查了现场所用测量工具,发现所有测量工具均为检定合格产品,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不影响高柱施工质量。,判定为非要因,要因确认结果汇总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25日,要因确认结果汇总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25日,集思广益,根据确定的主要因素,小组召开讨论会。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解决方案,并认真分析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及经济指标。,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26日,注:5分 :3分 :1分,方案对比分析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26日,注:5分 :3分 :1分,方案对比分析表,制订

12、对策,对策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28日,制订对策,对策表,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28日,按对策实施,实施一:更新面板及龙骨,根据工程实际,选用专业成套模板,采用双层15mm厚覆膜竹胶板做面板、H20木工字梁做龙骨。,柱模截面设计图,按对策实施,覆膜竹胶板,H20木工字梁,按对策实施,实施二:采用新型柱箍及螺栓,采用12#双槽钢柱箍与DN20辊轧高强螺栓。木工字梁通过木梁连接爪与柱箍连接,组成复合柱模体系。,柱模截面设计图,木梁连接爪,按对策实施,L型槽钢柱箍,木梁与柱箍连接,按对策实施,柱箍加密,下部1/3高度范围间距450mm,上部2/3高度范围间距1000mm。

13、 紧固螺栓,采用DN20辊轧高强螺栓通过阳角对拉器锁紧阳角。,螺栓紧固,阳角对拉器,按对策实施,柱每侧均设置不少于4道钢管支撑,顶紧模板。 高柱钢筋采用钢丝绳拉接,防止钢筋位移。 模板上口采用钢丝绳拉接,防止位移和模板上浮。,钢管支撑及钢丝绳拉接,实施三:增加钢管支撑及钢丝绳拉接,按对策实施,现场实施实景照片,模板组拼实景,按对策实施,现场实施实景照片,模板安装实景,按对策实施,实施四:设专职测量人员全程监测,1、柱模上口拉通线,用经纬仪监测并调整柱模垂直度。 2、在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全程监测,如出现偏差,立即调整到位。 3、混凝土成型前再次检查垂直度,进行局部微调。,现场监测柱垂直度

14、,检查效果,高柱成型质量检测,经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我们进行了效果检查。现场共抽查160个点,以混凝土柱垂直度8mm为标准,根据抽查结果绘制了质量问题统计表:,依据上表得出,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合格率为96.3%。,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7月20日,检查效果,高柱成型质量检测,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7月20日,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的质量问题排列图,检查效果,高柱成型质量检测,经现场实体检测,高大混凝土柱合格率达到96.3%,已经超出了预定94%的目标值,现场检验合格。,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7月20日,二层高柱成型效果,现场成型效果,四层高柱成型效果,现场成型效果,社会效

15、益,通过本次QC小组的努力,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使得项目部提前完成了甲方下达工期目标,得到了甲方、监理单位的一致认可,树立了公司品牌形象,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同时,我们及时进行了归纳、总结,完善了大截面高大框架柱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为同类型厂房及具有类似结构的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可以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发挥一些作用。,社会效益,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即提高了施工质量,又大大缩短了工期,极大地节约了施工成本。 节约工期20天,单层面积6万平米,每天按人工800人计算,人工费150元/工日。 经计算: 节约工期成本15020800=240万元。 专业定型模板成本费用增加80万元。 QC小组活动经费6万元。 共计节约成本:240-80-6=154万元。,经济效益,本小组经过六个月的努力,在每位组员的辛勤劳动和相互配合下,顺利解决了高大混凝土柱成型质量不易控制的施工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高大混凝土柱施工工艺,经过整理和总结,形成了企业工法,并在公司内部推广。,巩固成果,小组成员综合素质评价表,小组成员综合素质雷达图,综上所述,后续施工中,通过对模板的优化设计和测量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全程监控,有效地解决了高柱垂直度不易控制的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