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ISQCC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3700960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9.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hatISQCC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WhatISQCC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WhatISQCC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WhatISQCC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WhatISQCC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hatISQCC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hatISQCC精编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HY IS QCC?,QCC 推进实战课程,QCC的定义与现实困境,第一章,QCC溯源,第二章,三、QCC 发展现状,第三章,为何要做QCC?,第四章,QCC的成功之路,第五章,QCC 小结,第六章,QCC的定义 现实困境 你不能挑战的人性 为何日本可以?,1.1 QCC的定义,QCC的定义和现实困境,QCC的定义和现实困境,为何自愿、自发的东西需要通过行政组织力量去推动?,1.2 QCC的现实困境,在我们观察到的范围,QCC是由组织的行政力量去推进,我们很难看到自愿自发的行为;,QCC的定义和现实困境,理性的经济人不会在没有收益的情况下做出投入;,1.3 你不能挑战的人性,没有处于自我激励

2、状态的员工,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情?需要投入额外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又看不到眼见的收益,员工定会进行抵制;所以在QCC改善的初期,我们必定要通过行政力量去推动才能前进;,QCC的定义和现实困境,为何在QCC的发源地-日本,会形成自发自愿的群体性改善活动?,1.4为何在日本可以?,QCC的定义和现实困境,终身雇佣制改变劳资双方的博弈方式,公司视员工为财富,员工以公司为家,对公司的忠诚度极高,并形成了不回家的免费加班文化,员工有意愿、有时间去为公司去努力工作;,1.5 前提一:终身雇佣制,QCC的定义和现实困境,1.6 前提二:集体主义,同西方社会强调个人相比,日本更注重集团的重要性,日本是一个以群

3、体为本位的社会。日本人普遍认为“团体”是最重要的,他们相信“集团具有超过自己的超人的力量”,他们不崇拜个人英雄主义,更多的是抱团行动,所以又“一个日本人是虫,三个日本人是龙”的说法;,QCC的定义和现实困境,尊重工匠的传统在工业化中演变成为注重现场和注重改善的文化;,1.7 前提三:尊重工匠,在亚洲,将工匠达人尊为人生目标和典范的国家,唯有日本。“镰仓时代 以后,掌管天下的武士都是种田人出身”,“包括各地诸侯自己在内,都认为干体力活是理所当然的事”,铺建通往鹤冈八幡宫的若宫大道时,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源赖朝亲自指挥,其岳父北条时政屈尊搬石运土。由此推断“此乃当今日本人重视技术培养的思想根基 -富

4、士大学校长小山田了三支撑世界的日本技术,质量低下的日本制造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日本制造的绝的反击 东亚文化的管理贡献,QCC溯源,免费加班文化+集体主义+工匠文化=QCC?,+,+,=,QCC?,QCC的溯源,二张结束后,日本企业迫切需要生产和出口各种商品以换取粮食,然而,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极其低劣。在大多数西方人的眼中,“日本制造”的含义与“垃圾”无异。 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成了日本的救星,为了恢复日本的经济,麦克阿瑟首先批准日本成立日本科工联合会(JUSE),接着将休哈特撰写的产品的经济质量管理一书作为质量管理的教材提供给日本。JUSE开始研究休哈特的理论希望能从中抓到拯救日本经济的“救命稻

5、草”,2.1 质量低劣的日本制造,沃特阿曼德休哈特 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美国工程师、统计学家、管理咨询顾问、被人们尊称为“统计质量控制(SQC)之父”,QCC溯源,QCC溯源,要将休哈特提出的质量管理方法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找个老师指导一下才行。日本人想到了曾与休哈特一起工作过的美国博士戴明。 戴明在去日本进行演讲前,内心忐忑不安,这源于他在美国推行统计质量管理时留下的阴影。他自己开办了一家顾问公司,将质量管理方法向全国推广,虽然有三万一千多人接受了他的培训,但似乎曲高和寡,培训效果甚微。他事后曾经做过分析,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找到有实权的人来听课。如果没有实

6、权在握的企业界人士接受赞同并推广他的理念。就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质量管理机制。,2.2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戴明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提出了PDCA戴明环和戴明十四点,他用质量拯救日本和震撼美国;,QCC的溯源,QCC溯源,QCC溯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戴明迫切希望在讲课前能见到日本企业界的实权阶层。JUSE理事主席石川馨是一个能量很大的人,1950年6月 ,他邀请到日本最有实力的21位,控制了日本80的资本的企业家,出席欢迎戴明的宴会。在宴会上,当有人问“日本企业应该如何向美国企业学习管理”时,戴明直言相告:“不要复制美国模式,只要运用统计分析,建立质量管理机制,5年之后。你们的产品质量

7、将超过美国!” 戴明的培训让日本人折服,JUSE采用多种方式,将戴明的质量管理理念加以推广。而QCC成为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几年后,日本有几百万民众接受了戴明质量管理方法的培训。一场戴明式的改革席卷了日本,事实上,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依靠质量获得了新生。大约在1955年,日本产品开始打人了美国市场。日本货逐渐以价格低廉、质量上乘赢得了美国人的青睐,对北美的工业品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2.3 日本制造的绝地反击,JUSE设立的戴明奖是世界三大质量奖项項之一,是日本質量管理的最高獎。,QCC的溯源,QCC溯源,QCC的前世今生,2.4东亚文化对质量管理的贡献:,石川馨 :QCC 之父、

8、日本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日本“质量圈”运动的最著名的倡导者。,QCC的溯源,QCC溯源,1962年过4月日本石川馨博士在现场与QC杂志创刊词中提倡以现场的领班、班长为中心,组成包括自己及下属在内的作业小组,使用QCC循环这个质量持续改进的工具,并将这个小组称谓为“品管圈”; 继日本之后,台湾、韩国、东南亚、欧美共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并形成了国际性潮流;,QCC是西方质量管理碰到日本文化产生的结晶,是戴明十四点在日本的具体反映,是实践TQM的重要环节,是东亚文化对质量管理的贡献;,QCC发展的两个特征 QCC在不同企业的发展状况,3.1 QCC发展的两

9、个特征,目前QCC在全球70多个国家开展活动,并组成了国际品管圈联盟;自1976年起,每年都举行国际品管圈大会;但总的来说,在东亚文化圈发展和应用最多。,QCC的发展现状,全球大约共成立了近千万个QCC,一些知名企业也已经开展了数十年活动,企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2.2 QCC在中国高速公路狂奔,1978年,QCC进入中国,由于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文化圈,且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 所以QCC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QCC的发展现状,据统计,2013年在中国每年有约138万个圈组在注册;如果以每个圈组7-8人计算,参加QCC的人有约千万,人数的0.7%;,在政府的主推下,QCC走出了制造业,在

10、建筑业、服务业和政府部门等不同的组织得到了发展;,2.2.2 QCC在日资企业的发展,很多人是在日资企业接触到QCC,他们是QCC的火种和标杆,但是即使在日资企业,QCC的运作也是通过组织的行政力量推动。,QCC的发展现状,2.2.2 QCC在国营企业的发展,在中国,国营企业才是QCC的主力大军,由于国营企业的特质和政府主推,每个稍大的国企都会推行QCC,并参加政府主导的 “QC竞技”,QCC的发展现状,2.2.2 QCC在 私营企业的发展,QCC在私营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注重短期利益的私营企业,只有在形成一定规模后才能关注到QCC;,QCC的发展现状,2.2.2 QCC在 欧美企业的发展,由

11、于文化的原因,QCC在欧美企业认知不多,并且由于有其它的改善工具作为替代,所以QCC在欧美企业发展不多;,QCC的发展现状,2.2.2 QCC在 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由于QCC作用的间接性,所以在小规模企业得到的应用要小于大企业;,QCC的发展现状,QCC与其他改善的三个差异,为何要做QCC?,QCC与其他改善方法的不同,QCC的交付物是具有改善意识和技能的人,1,长本事的事我们才做,不长本事的事儿我们不做。 -柳传志,与精益和六西格玛等改善方法对比, QCC除了能给组织提供项目的收益外,最重要的项目交付物是具有改善技能和意识的员工。,LENOVO SZP为何要做QCC?,一同完成,共同成长,

12、QCC能提升团队士气提高,2,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能增强员工的团队沟通、协作精神,提高团队成员的成就感与向心力,提升团队士气,这是其他改善所不能给予的。,LENOVO SZP为何要做QCC?,完全涵盖,QCC是改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层,3,QCC是LENOVO SZP改善体系中的一部分,是特别适合基础员工的改善方法,是少有的能动员基层,让大多数人参与改善实践的方法;,QCC是解决组织中基层“怎么做”的重要方法;,QCC成功的必要条件 推进QCC的步骤与周期 成就卓越QCC的关键,如何成功的在组织内实行QCC?,第五章,必要条件: 1、企业领导对QCC的坚定支持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幸福的家

13、庭总是相似的,2、中层管理干部的积极推动;,3、基层员工的积极参与,4、成立QCC推进委员会,有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如何成功的在组织内实行QCC?,第五章,失败QCC的乱象:,不幸家庭各有各的不幸,1、半途而废,没有成果;,2、只有结果,没有过程;(没有人才的培养),3、课题求大,手法求奇;(竞技QCC),如何成功的在组织内实行QCC?,第五章,1、品管圈推动组织的建立;,推进QCC的步骤,3、开展QCC活动;,2、教育培训 ;,4、QCC评审与发表;,如何成功的在组织内实行QCC?,第五章,QCC的成长周期,如何成功的在组织内实行QCC?,第五章,QCC活动的步骤,环环相扣 ,逻辑清楚

14、;,如何成功的在组织内实行QCC?,第五章,成就卓越QCC的关键,如何成功的在组织内实行QCC?,第五章,关键一: 利益,照顾好所有参与者的利益,中层领导的利益?,推进成员的利益?,圈长的,圈员的利益?,如何成功的在组织内实行QCC?,第五章,关键二:竞争,展开各种层面的竞争,圈组的竞争?,中层管理者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如何成功的在组织内实行QCC?,第五章,关键三:有趣,项目的引爆点-QCC发表大会,把QCC发表大会变的有趣、形式多样,引爆员工的创意和激情,是完成射门的关键一脚;,此处有视频,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回归起点 QCC的缺陷 QCC的未来,QCC小结,第六章,重新认识Q

15、CC,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1,QCC小结,第六章,回归起点 在工作中培训,1981年,石川在纪念日本第 1000 个 QC 小组大会的演讲中,描述了他的工作是如何将他引入这一领域的。 “我的初衷是想让基层工作人员最好地理解和运用质量控制,具体说是想教育在全国所有工厂工作的员工;但后来发现这样的要求过高了,因此,我想到首先对工厂 里的领班或现场负责人员进行教育。,QCC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OBJ (on job train); 而OBJ是成年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QCC小结,第六章,QCC的二点局限,一、 QCC在解决现场的问题非常有效,但是按照西方的管理理论认为,80%的问题是管理问题,

16、20%是现场的问题;,二、 QCC的规范性,对培训非常有好处,但是也造成报告的耗时长,投入大;,QCC小结,第六章,QCC的未来,QCC是以人为本的改善活动,它对基层员工的改造是无与伦比的,它必将在人力愈来愈贵的未来大放异彩!(视频:我爱QCC),课件制作,课件制作:,谢谢观看,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0.9.120.9.1Tuesday, September 1, 2020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3:56:5313:56:5313:569/1/2020 1:56:53 P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0.9.113:56:5313:56Sep-201-Sep-2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3:56:5313:56:5313:56Tuesday, September 1,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0.9.120.9.113:56:5313: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