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的成熟期(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700716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的成熟期(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园林的成熟期(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园林的成熟期(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园林的成熟期(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园林的成熟期(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的成熟期(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的成熟期(二)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园林的成熟期(二)元、明、清初,第一节 总说,元、明、清初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第二个阶段。 一、商品经济长足发展、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1、元朝统一全国后,随着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商品生产逐渐兴盛; 2、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市民文化及民间造园艺术的发展;其中,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江南地区,造园活动最兴盛,园林的地方风格最突出。,二、园林分化显著,艺术高度成熟 1、建筑方面,木结构技术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装修装饰趋于精致,如鲁班经、工段营造录等; 2、叠山方面,园林使用石材多样化,技法也趋于多样化,还出现不同的地方风格和匠师的个人风格; 3、观赏植物方面,陆续刊行了许多经过文人整理的

2、专著,如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清初陈淏子花镜、汪灏广群芳谱等。花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4、文人、画家参与造园活动,甚至成了专业造园家,造园工匠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对园林艺术的影响:除了以往的全景山水缩移模拟之外,又出现以山水局部来象征山水整体的更为深化的写意创作方法。景题、匾额、在园林中普遍使用。 5、造园出现地方风格。主要体现在艺术格调、审美意识、造园手法、和使用材料方面,也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百花争艳局面的到来。,第二节 元、明的皇家园林,一、元代的皇家园林 蒙古族的元王朝皇家园林建置不多,明代御苑建设的重点在大内御苑。与宋代皇家园林的不同点:规模又趋于宏

3、大;突出皇家气派,著上更多的宫廷色彩。 元代皇家园林均在皇城范围内,主要一处在金代大宁宫的基址上拓展的大内御苑,面积大,范围开阔。,大内御苑园林布局: 园林的主体为开拓后的太液池,池中三岛屿呈南北一线布列,沿袭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传统模式。最大的岛屿是金代的琼华岛,改名万岁山。 万岁山的总体布局设计:正中山顶是广寒殿,是岛上最大的建筑物,是元世祖忽必烈的主要宫殿;山南坡居中为仁智殿。,二、明代的皇家园林,明代的皇家园林重点在大内御苑。御苑的分布:少数建置在紫禁城的内廷,多数建置在紫禁城以外,皇城以内的地段。 明代的大内御苑共有六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万岁山、西苑、兔园、东苑。,1、西苑 元

4、代太液池的旧址,是明代大内御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明初,西苑大体上保持着元代太液池的规模和格局。天顺年间进行扩建。 扩建工程包括三部分内容:填平圆坻与东岸之间的水面,圆坻由水中的岛屿变成了突出于东岸的半岛,把原来的土筑高台改为砖砌城墙的“团城”;扩大太液池水面,奠定了北、中、南三海的布局;在琼华岛和北岸增建若干建筑物,改变了这一带的景观。 西苑水面大约占园林总面积的二分之一。,西苑总体布局:建筑疏朗、树木蓊郁,既有仙山琼阁之境界,又富水乡田园之野趣,犹如城市中保留的一大片自然生态的环境。,2、御花园 又名“后苑” 位置:内廷中路坤宁宫之后。 时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

5、的基本格局。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 用途: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园林规划布局: 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全园南北宽80米,东西长约140米,有建筑二十余处。 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御花园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建筑布局在保持中轴对称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在体形、色彩、装饰、装修上予以变化,不像宫殿建筑群那样绝对的均齐对称。 园林特点:建筑密度较高,共有十几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几乎占去全园三分之一的面积。,3

6、、慈宁宫花园 慈宁宫在紫禁城内廷西路的北部,是皇太后、皇太妃的居所。,4、行宫御苑 作为猎场和供应基地而兼有园林性质的有两处行宫御苑南苑、上林苑,分别在南郊和东郊。,第三节 清初的皇家园林,由于满清君主高度集权统治的封建大帝国政治制度,影响着皇家园林建造方向。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明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全部沿用明代的宫殿、坛庙、园林等,并没有多少皇家的建设活动。康熙中叶以后,逐渐兴起皇家园林的建设高潮。这个高潮奠基于康熙,完成于乾隆,乾、嘉年间,终于达到了全盛的局面。,一、大内御苑 紫禁城内除个别宫殿的增损和改易名称之外,其建筑及规划格局基本上保持着明代的原貌。兔

7、园、景山、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仍保留明代旧观。,二、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 清朝统治者来自关外,很不习惯北京城内炎夏溽暑的气候,康熙以后,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便着手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北郊和塞外等地营建新的宫苑。 西北郊环境:山清水秀。 按其地貌景观的特色分为三大区:西区以香山为主体,包括附近的山系及东麓的平地;中区以玉泉山、翁山和西湖为中心的河湖平原;东区即海淀镇以北、明代私家园林荟萃的大片多泉水的沼泽地。,(一)畅春园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南巡,对江南秀美的风景和精致的园林印象很深。归来后在北京西北郊的东区、明代皇亲李伟的别墅“清华园”的废址上,修建大型的人工山水园。 园林性质

8、:离宫御苑。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西北郊建造的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命名为“畅春园”,寓意“四时皆春”,“八风来朝”、“六气通达”。 畅春园是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 规划布局:畅春园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占地900亩(60公顷)。设院门五座:大宫门、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西北门,畅春园园林景观特点: 建筑及景点的安排按纵深三路布置。 1、理水 利用“清华园”原有资源丰富水面,创建水景园,水面以岛堤划分为前湖和后湖两个水域,外围环绕着萦回的河道。 2、建筑 建筑密度小,建筑朴素,多为小式卷棚瓦顶建筑,不施彩绘。园墙为虎皮石砌筑,堆山则为土阜

9、平冈,不用珍贵湖石。 3、植物 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又种植了腊梅、丁香、玉兰、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间散布麋鹿、白鹤、孔雀、竹鸡,景色清幽。 整个园林景观崇尚简约,与康熙所提倡的简约精神有关。,(二)避暑山庄(离宫御苑) 选址此地的原因:康熙北巡避暑时从当地居民口中探听到一处蒙民牧场,人烟稀少,没有坟墓、蚊虫和蝎子,树木草地繁茂,泉水水质好。 缺点:没有大面积水域。,整理后的地貌环境:面积564公顷,开辟人工湖泊和水系,大致环境有一下特点: 1、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 2、湖

10、泊与平原纵横交错,地势由平缓趋向险要,此地貌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 3、周边有奇峰异石,为山庄提供了良好的借景条件; 4、山区的大小山泉沿山峪汇聚入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5、山岭屏障于西北,阻挡了冬天的寒风;加上山峰、树木、湖泊等的有利条件,使该地具备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三)圆明园(离宫御苑) 雍正三年,雍正帝把其赐园圆明园改为离宫御苑,并大加扩建,扩建的内容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新建一个宫廷区; 第二部分:就原赐园的北、东、西三面往外拓展,利用多泉的沼泽地改造为河渠串缀着许多小型水体的水网地带;,第三部分:把原赐园东面的东湖开拓为福海,沿福海周围开凿

11、河道; 第四部分:沿北宫墙的一条狭长地带。 扩建后的圆明园,面积扩大到200余公顷。 圆明园整体布局:整个山形水系的布列,出于对建园基址的自然地形的顺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堪舆风水学说的影响。,三、清初皇家园林发展的概貌以及与明代的区别 明代的重点在大内御苑,清初的重点在离宫御苑,这种园林观的变化与统治阶级的生活习尚和国家的政治形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四节 江南的私家园林 “江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等地。 江南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江南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后期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代表了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从此也涌现了大批造园家和匠师及刊行于世的许多造园理论著作。,一、扬州私园 江南名园之四:明末扬州望族郑氏兄弟的四座园林:影园、休园、嘉树园、五亩之园。其中规模较大、艺术水平较高的是休园和影园。 影园,由著名造园家计成主持设计和施工 扬州八大名园:王洗马园、卞园、员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筱园,二、苏州 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地下水位浅,取水方便,附近的洞庭西山是著名的太湖石产地。 著名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另有,上海的豫园,第五节 文人园林、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 文人画进入明代已完全成熟,以致达到诗、书、画融为一体,因而人们赞誉一个画家常用“诗、书、画三绝”一类的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