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700704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互动模式将团体工作的注意力集中于个别成员间为满足共同需要所产生的互动过程。 工作员的主要角色是协调者(Mediator),负责促进“成员”“团体”“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等各系统之间的彼此适应。,第一节 互动模式(互惠模式),一、工作目标,调节个人与家庭、朋辈、邻居、学校等系统关系上所出现的问题。 工作员的责任有二: 1、协助案主与其关系上产生问题的系统接触和谈判。 2、协助该系统接纳案主,并继续按其在社区中扮演的角色提供有效服务。,二、价值观,1. 重视个人价值 强调以人为主体,每一个人都有其意识、潜能和动感,而不是一个静物,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供他人检验、分

2、类、治疗的客体;人的成长和改变是逐步渐进的过程(强调人们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感受和影响的混合作用)。 工作者在运用此模式时,既不是针对案主,也不是为了案主,而是与案主一起共同探讨解决其问题以及满足其需要的方法。,二、价值观,2.确认人际间“互惠共存”的关系 每一个人与其周边环境形成一系列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彼此要互相依靠而达到自我完成。 团体工作员运用这一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在案主和与其连结的系统达到互惠共存的关系的过程中,给以他们积极的协助。,三、推行方法和步骤,工作层面: 团体工作者主要在两个不同层面中扮演“调解”的角色。 1.个人与小组之间 2.小组与机构、邻舍或其他系统之间。,整体团体历程

3、,1.调校期,2.团体发展初期,3.事工期,4.过渡及完结期,1.调校期 工作员尝试了解及适应成员的语言和行为,以此作为日后工作的基础。 2.团体发展初期 协助表达:协助组员清晰地表达他们的需要及对小组寄予的期望;协助机构向小组表达它们准备向小组提供的服务,以达成小组与机构相互之间明确的契约 。 协助解决矛盾:当成员、团体或机构在建立契约过程中出现不协调时,工作员须明确反映这些问题,并协助各方面去解决问题。 3.事工期 继续协助团员在参与的过程中与有关系统谈判;指出小组和系统存在的问题,鼓励组员及各系统克服可能出现的障碍;工作员协助个别组员认识及平衡个人与团体整体利益的冲突。 4.过渡及完结期

4、 协助团员共同经验小组过程,鼓励组员充分表达他们对小组的感受以及在小组中的收获,并协助他们从中学习成功的经验,两方共同评估,通过再现达到强化作用。,四、应用范围,该模式是一个全面化的模式,符合以下条件的皆可使用该模式: 1.团体是一个集体,而团员均做面对面的沟通。 2.团员均有个别需要,并可借“互惠共存”的条件去满足需要。 3.团体有共同目标,并依靠团员参与完成。 4.由某一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工作员协助推行此类团体。,第二节 组织与环境模式,主要是从环境角度来做指引。在此模式中,不但考虑成员在团体内的态度、感情和认知,同时也很重视他们受其周围环境的影响。 理论基础:社区的结构和功能、组织理论、小

5、团体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行为学习理论、自我心理学和社会化理论。,一、工作目标,工作目标 :通过团体活动,向组员提供一些改变个人及环境状况的方法和机会,使个人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二、价值观,1.重视个人尊严。 (1)每一个人人权的重要性。相信每个人有权利从社会中获取支持和服务并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尽其所长。 (2)重视个人的成长和培育。希望每个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获得个人成长。 (3)支持弱者。团体工作员有责任去帮助那些因权利被剥夺、或因生活有所欠缺而导致其社会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成员。,二、价值观,2. 重视社会功能的提高 成员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或改变与其相关的社会架构,提高其社会

6、功能,使其顺利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角色。,三、推行方法和步骤,1、初步评估:包括列出所有现存或潜在问题并对其产生的诱因做出研究。 2、选择适当的工作方法:认清问题并做出评估后,工作员与当事人共同决定工作是否适当。 3、协助成立团体:若团体是由工作员创立,则他须决定团体的大小以及成员特征。如团体在工作员介入前已经形成,则工作员的要务是测定机构的功能及环境因素如何与个人所需连接成团体目标。,4、团体成立初期 着重加强团体的内聚力,促进澄清团体目标及确定团体活动的日常规范(会面时间,地点、形式等)。 5、团体发展中期 着重介入方法:选择介入目标、选择介入策略、选择介入技巧。,三、推行方法和步骤,6、团

7、体过程和终结 完成介入目标后,团体便可终止工作,社工员此时的责任是调解成员对团体的过分依赖。 在团体过程和终结时,工作员有责任定期评估其工作成效并做出相应调节。 达到目标后,团体成员可选择解散团体或另订新的目标。,三、推行方法和步骤,四、应用范围与功能,1、减少社会隔膜 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人的社会功能减弱是因为对社会接触较少或与其他人相处有隔膜,经过团体活动,能使他们对自己和周围环境有更深的了解,使其社会功能适应障碍逐渐消除。 2、增强社会化功能 在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和转折点,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掌握当时生活的技能、技巧。 3、社会控制机能 该模式能够服务于有越轨行为的人。通过小组活动使有越轨行为

8、的人懂得必须遵守社会规则和如何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节 行为修改模式,行为修改模式是通过改变案主的行为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特别是针对某些特殊人群,如问题儿童,青少年犯罪者、弱智儿童以及一些因神经官能症而使行为存在问题的人。,一、工作目标,改变偏差行为及病态行为。 1.清除个人一些不被接受或不适当的行为;(以一般社会规范来衡量) 2.学习新行为以及通过练习巩固新行为。,二、价值观,1、个人的行为是从学习得来,所以可以通过重新学习来改变; 2、环境对于人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利用环境刺激来改变人的行为是主要的工具; 3、人和人的行为是可以受到控制的。,三、推行方法和步骤,1、吸纳期(Intak

9、e):帮助案主确定需要改变的行为,订立优先次序以及治疗目标。 2、团体发展及治疗期(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包括成立团体,订立团体目标及规模,引导成员停止问题行为及学习新的行为,加强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力量。 3、完结及评价期(Termination and Evaluation):,三、应用范围,1.场合:学校、家庭服务中心、社区中心、惩教机构等。 2.对象:儿童(包括弱智儿童)、家长、青少年罪犯、成人、老人等。 3.问题行为:破坏课堂秩序、学习困难、饮食习惯不良、反叛性行为、恐惧症、抑郁、焦虑、婚姻不和、酗酒、人际关系阻断、沟通困难等。,第四节 发展性团体模式

10、,此模式强调团体的协调关系必须在建立团员间相互共识的基础上才能达成,其重要原则是要令团体及其团员成长。 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认为任何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在团体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导、扮演好个人的社会角色,发展个人的社会功能。,一、工作目标,通过团体鼓励成员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出大家的共同兴趣及目标,并在民主程序的体现过程中达到团体目标及团员的自我成长。 特点:强调成员的朋辈关系及其共同目标和兴趣。,目标实现的条件,1、成员有宣泄的机会:通过团体活动,使个别成员能够将其深藏的感受表达出来,以解除他们的感情障碍 ; 2、支持作用:指所有的成员及社工员。 3、全面认识自我:了解别人对

11、自己的看法 。 4、方法重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 。,二、价值观,1、认为人具有完全发挥其潜能的能力。 2、提供有效的帮助能够使个人健康成长并自我实现。 3、透过克服困难(逆境)能够使组员获得心智成长。人会遇到困难,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人便能获得心智成长。,三、推行方法和步骤,1、团体初期: 选择成员、订立团体目标与工作计划; 2、团体中期:使成员增加投入感,并相当接受其他成员及团体的整个取向,进而能够集体处理团体计划。 3、团体后期:当团体已达到最初订下的目标,而个别成员也能够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团体即进入完成阶段。,团体工作评价方法,个别成员成长方面:通过投入及完成应该

12、要做的工作,成员本身可以其成功感评价自己成长的程度 ; 团体整体成长方面:团体若能达到既定目标,视为成功。,四、应用范围,1、设立范围:包括学校、社区中心、青少年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中心等。 2、对象范围: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和一些社会适应有问题的人。,第五节 预防及康复团体模式,团体除了具有可以提供个人行为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功能外,也可以成为纠正个人不良行为的一种动力及媒介。,一、工作目标,通过团体的程序以及工作员的协助来防止个人做出越轨的行为。 有越轨行为的人通过团体活动重新适应社会。,二、价值观,依赖权威性判断; 相信人是可以通过专家在团体活动动力的协助下提高社会功能,预防问题的产生

13、和解决已出现的问题。,三、推行方法和步骤,团体初期: (1)鉴定个别案主的问题 ;(2)根据案主提供的资料做出初步的个人治疗计划 ;(3)决定团体成分及团体形式 。 团体中期:工作员利用团体过程,通过各种特意安排的活动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工作。 团体后期: 团体工作的评估和团体工作的终结.,四、团体工作者的角色,(一)从工作角度讲 1、工作员要小心审定问题所在并决定团体的大小。 2、工作员要根据每个团体成员的问题为其定下一个参与团体的计划,其中应包括团体成员对自己的期望及参与团体的目的 3、工作员根据团体目标开展活动,团体成员通过参与团体活动学习处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二)从影响角度讲 1、直接影响 :工作员使自己成为以身作则的模范 。 2、间接影响 :通过技巧运用使某些成员影响其他成员;利用外部资源或其他组织帮助成员解决问题。,五、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很小。 在预防方面包括社交技巧及自信心的训练、新角色的适应等。 在治疗方面则包括有学习及行为问题的儿童以及街头朋党或吸毒及犯罪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