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期末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700670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边形期末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边形期末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边形期末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边形期末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边形期末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边形期末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边形期末复习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章 四边形(复习),第十九章 四边形复习,知识回顾练习:,1.已知ABCD中,B=70,则A=_,C=_,D=_ 2.在ABCD中,AB=3,BC=4,则ABCD的周长等于_ 3.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AB=CD,AD=BC B.AB=CD ABCD C.AB=CD,ADBC D.ABCD,ADBC 4.菱形的周长为100 cm,一条对角线长为14 cm,它的面积是_. 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B.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6.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

2、线AC,BD交于点O,已知AOD=120,AB=2,则AC的长为_矩形ABCD的面积是_. 7.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AAB=CD BAD=BC CAB=BC DAC=BD 8.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 A.AOOC,OBOD B.AOBOCODO,ACBD C.AOOC,OBOD,ACBDD.AOOCOBOD 9.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梯形的高为6,且BC-AD=12,则 B的度数为( ). A.30 B45 C60 D.75,6题图,9题图,知识网络,1 概念,边 形,

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2 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梯形,等腰 梯形,直角 梯形,正方形,3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平 行 四边形,矩 形,菱 形,正方形,边,对边平行 且相等,对边平行 且相等,对边平行,四边都相等,对边平行, 四条边 都相等,角,对角相等, 邻角互补,四个角 都是直角,对角相等, 邻角互补,四个角 都是直角,对 角 线,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相等 且互相平分,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称性,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等腰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

4、另一组对边相等,同一底上 两角相等,轴对称图形,对角线相等,它们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4特殊四边形的常用判定方法,平 行 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 形,(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 形,(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5、是菱形,正方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1)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等腰 梯形,(2)同一底上两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关于中点四边形,一个四边形四边中点所连得到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它的形状仅仅与原来四边形的 有关。,1、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4、连接任意一个矩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3、连接任意一个菱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2、连接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5、连接任意一个正方形

6、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6、连接任意一个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菱形,对角线,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一组邻边相等的的矩形是正方形。( )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6、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x,一、判断题(一),x,x,x,7.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 ),8.矩形的四个角都相等; ( ),9.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 ),10.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的平行

7、四边形是正方形; ( ),1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12.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1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1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15.在梯形中上面的底叫做上底,下面的底叫做下底; ( ),16.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 ),要使矩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增加的条件是_,要使菱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增加的条件是_,要使四边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增加的条件是_,二、填空(一),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8、_,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相 等,互相平分且相等,互 相 垂 直,互相垂直平分,互 相 垂 直,1.两条对角线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两条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矩形。 3.两条对角线 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两条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菱形。 5.两条对角线 的矩形是正方形。,2.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是6cm,8cm,则菱形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D,20,24,1.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另一边的夹角是40,则两条对角线所成的锐角的度数( ) A、50 B、60 C、70 D、80,3.菱形的周长为32cm, 若有一个内角为1200,则菱形的一条较短的对角线为_cm. 4.如图,E为矩形

9、ABCD的边CD上的一点,AB=AE=4, BC=2, 则EBC=_. 5.正方形ABCD的长为2,E、F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EF的长为_。,8,15,三、选择题: 1.下面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也平行; (B)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角也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D)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D,2.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 对角线互相垂直。,B,D,3.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

10、A.矩形 B.正方形 C.菱形 D.平行四边形 4.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备的是( ) A. 对角相等 B. 邻角互补 C. 对角互补 D. 内角和是360,C,5. “ 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B. 四边相等且一角为直角; C. 三角为直角且邻边相等; D. 一组邻边相等,一角为直角。,D,6、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7、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为正方形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对角线

11、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C,C,8、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不同的方法拼成四边形,在这些拼出的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最多有() 个 个 个 个,C,9.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四条边都相等,B,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5,我想到:,2、平行四边形被对角线分成的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1、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

12、、BD交于点O,过点D作DPOC,且 DP=OC,连结CP,试判断四边形CODP的形状,解:四边形CODP是菱形 DPOC, DP=OC, 四边形CODP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 , CO=DO 四边形CODP是菱形 ,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正方形(图二),结论又应变为什么?,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菱形(图一),结论应变为什么?,3.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D作DPOC,且 DP=OC,连结CP,试判断四边形CODP的形状,当BAC等于 时,四边形ADFE是矩形; 当BAC等于 时,平行四边形ADFE不存在; 当ABC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4、以ABC的边AB、AC为边作等边ABD和等边 ACE,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解: AB=AC时,平行四边形ADFE时菱形 AB=AC且BAC=150时,平行四边形ADFE是正方形,150,60,5、已知ABC中,D是AB的中点,E是AC上的点,且ABE=BAC,EFAB,DFBE,请猜想DF与AE有怎样的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