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秦的统一学案华东师大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695197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秦的统一学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秦的统一学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秦的统一学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秦的统一学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秦的统一学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秦的统一学案华东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秦的统一学案华东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秦的统一【自主学习】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 年,秦王嬴政通过 、 的策略,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立混战局面,建立了统一的 ,都城设在咸阳。2秦王嬴政新创“皇帝”这一名词,自称“ ”,在中央设 、 、 三个主要官职,在地方实行 制度。3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以原来秦国使用的制度为基础,对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等实行统一的规范。把 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将战国后期秦国的 作为流通货币,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4为加强地区间的联系,秦朝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了几条 和 。5为了抵御匈奴,筑成一条西起 ,东到 的长城,史称 。【要点破解】要点一: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要点点拨:秦国从公元前23

2、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前后十年,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使人民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例1】(2010江苏泰州中考,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 “秦王扫六合”所指的事件就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来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所以,

3、故答案为A。要点二:秦朝统一措施的好处要点点拨: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和发展,后世各种文体都溯源于秦。货币统一,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货币,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并在我国通用了整整两千多年。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车道的统一,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总之,统一措施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例2】(2010山东菏泽,2)山东泰山、峄山、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的碑刻遗存,这些石碑上

4、的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识图能力,结合课本知识和图片中的文字可判断答案为C。小魔棒:关于秦的统一和采取的措施可用顺口溜记忆前230 221(年),秦灭六国大统一,始皇咸阳来登基, 至高无上大权集。丞相、太尉和御史, 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统一度量衡, 还有货币和文字。【同步导练】 基础起步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A夏启B商纣C嬴政D胡亥3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是( )A宗法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4秦朝统一之后流通的货币是( )A刀币B布币C铜贝D圆形方孔钱5秦朝驰道和直道的中心是

5、( )A洛邑B咸阳C长平D长安6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A巩固国家的统一B显示强大C加强地区间的联系D抗御匈奴7阅读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请完成:(1)材料中的秦王是谁?他为什么能够“扫六合”?(2)“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年?(3)“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综合提升1下列各项,不属于秦实现统一的原因是 ( )A统一成为趋势,人民渴望和平 B商鞅变法后,实力最强C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御秦 D“挟天子以令诸侯”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

6、行郡县制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3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 ) A嬴政 B李世民 C拓跋宏 D武则天4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 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5秦统一后,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该长城西起( )A临洮B辽东C咸阳D骊山6秦朝修驰道和直道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文化交流B便利经济发展C加强地区联系D抵御匈奴进攻7识读右面的示意图,请完成: (1)这是朝的政治体制示意图,该政治体制的创立者是。(2)在这种体制中,中央的掌管政事,太尉掌管,地方上则推行 。(3)这种政治体制的

7、作用是 。8阅读下列材料: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请完成:(1)文中提到我国古代第一位称“皇帝”的人是谁?(2)他创制了影响深远的什么制度?(3)这项制度有哪些方面的内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拓展延伸相对于春秋战国的分立,秦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进步性?想一想需要从哪些方面思考?第8课 秦的统一自主学

8、习1 221年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秦王朝 咸阳 2始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县制 3小篆 圆形方孔钱 4驰道 直道 5临洮 辽东 万里长城基础起步1C 解析: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秦朝。2C 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始皇立即采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尊号,新创“皇帝”这一名词,以示超越上古,独尊天下。他宣布自己为统一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历代帝国君主专用的最高称号。3C 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他们管理地方,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宗法制

9、和分封制是西周创立的政治制度;世袭制主要指的是王位世袭制,地方上实行的制度绝对不会是王位世袭制。所以答案是C项。4D 解析:秦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以原来使用的制度为基础,对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等实行统一规范。秦始皇下令废除了六国的刀币、布币、铜贝等,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在我国通用了两千多年。5B 解析: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几条驰道和直道,贯通全国。又规定车轮之间的宽为六尺,统一车轨,通行全国。洛邑是东周的都城,长安是西汉的都城,长平在战国时期的赵国,只有咸阳是秦朝的中心。故选B项。6D 解析:秦朝修筑长城

10、的目的是抵抗匈奴对中原地区的骚扰和进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部边境仍不安宁,匈奴时常南下侵略,威胁边境安全。为了抵抗匈奴南下侵略,秦始皇将战国时期北边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长城,历史上称为“万里长城”。故选D项。7解析:首先要理解诗文的意思,根据材料中的字眼,如秦王、六合、西来等可看出,这段诗文指的是秦朝统一六国。这样就可以对照问题解答了。秦王显然是嬴政,统一六国发生在公元前221年。他所以能够“扫六合”,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使秦的国力大增。其意义主要是结束了分裂割据,有利于生产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参考答案:(1)秦始皇。秦

11、国势力强大,策略正确。(2)公元前221年。(3)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的分立混战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综合提升1D 解析:秦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统一,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A项属于客观原因,B、C两项属于主观原因,而D项不符合史实。2A 解析:B、D两项是秦始皇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C项是秦始皇在经济上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始皇在政治的措施之一。因此,A项表述错误。3A 解析:本题从李白的诗句入手设问,考查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史实,从诗句中的“秦王”(朝代属性)、“扫六合”(统一史实)两个要素可以判断所说的是秦王嬴政。4A 解析

12、:结合时政热点设置情境,考查秦统一文字这一内容,秦政府将小篆推广为全国规范文字,而图片的字体正是小篆。5A 解析: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历史上称为“万里长城”。6 C 解析:修驰道和直道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保证朝廷号令、文书的通达。它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关系,但其主要目的还是加强地区联系。7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即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他兼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尊号,新创“皇帝”一词,宣布自己为始皇帝,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同时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主要官职,他们各有自己的职责,但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任

13、免,这样皇帝把全国各地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参考答案:(1)秦 秦始皇。(2)丞相 军事 郡县制(3)皇帝把全国各地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8解析:此题是一道材料题。由材料中提到的“上古”“五帝”“号曰皇帝”等词可以看出是秦始皇以及臣子讨论帝号问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他兼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尊号,新创“皇帝”一词,宣布自己为始皇帝。同时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主要官职,他们各有自己的职责,但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任免,这样皇帝把全国各地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参考答案:(1)秦始皇。(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主要官职,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作用:皇帝把全国各地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拓展延伸提示:相对于春秋战国的分立,秦统一全国具有历史进步性,分析这一问题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等各方面进行思考,全面地进行分析。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