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693308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一、学习目标:掌握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讨论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 黄海大战、马关条约公车上书、百日维新难点 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三、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法 讨论法 比较分析法四、知识链接 邓世昌个人生平简介 光绪帝生平简介五、自学导航1、 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 ”,到 (时间),中国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结束。2、1894年9月,在甲午中日战争 (战役)中,致远舰管带 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日本军舰,最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3、1895年4月,中国 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1、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 ;4、增开 为通商口岸。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 程度。4、甲午战败,中日签订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民族危机的驱迫下, 、 希望变法维新,挽狂澜既倒; 挟革命风雷,走上了历史舞台

3、。5、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 联合举人上书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即“ ”,这一事件成为戊戌变法的序幕。6、 年,光绪帝宣布变法,历史称之为“ ”。 7、戊戌变法主要内容:1)、政治上, ;2)、经济上, ; 3)、文化教育上, ;4)、军事上, 。4、9月, 发动政变, 、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捕杀,史称“ ”。 又因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这次变法又称 “ ”。六、问题探究1. 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为何叫“甲午战争”?2. 设想邓世昌在亲自驾舰撞向“吉野”的心理活动。3.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4、?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5. 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影响)是什么?6、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7.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几个阶段? 88、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9、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非常短暂的原因是什么?七、目标检测1、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2、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是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C、政府的决策

5、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3、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2亿元 B、2亿3千万元 C、2亿两 D、2亿3千万两4、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李鸿章 D、左宗棠5、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内地最远的是( )A、沙市 B、杭州 C、苏州 D、重庆6、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A、割占领土面积扩大 B、索取的赔偿数额不断加大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内地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战争

6、失败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下诏变法8.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A.开明地主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9.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光绪帝没有实权C.顽固派对变法阳奉阴违 D.维新派策略失误10、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 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11、“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B、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与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的斗争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封建统治阶级与

7、人民群众的斗争12、认真观察下图,下列四位历史人物都与戊戌变法有关。请你简述这四位历史人物与戊戌变法运动之间的关系。 康有为 光绪帝 慈禧太后 谭嗣同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材料二:“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甲午战败”是指什么战争?结果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2)材料二中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3)查询你手中的资料,你能说出台湾被日本霸占多少年吗?作为中学生你对当前中日关系有什么看法?14、1895年1913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哪位民族企业家的创业活动成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他投身实业之前的身份是什么?1914年1923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外部原因是什么?教学反思自我评价:_ 组长评价:_ 学科长评价:_ 教师评价:_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