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681568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习目标】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2.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3.雕塑成就:秦兵马俑。【重点难点】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自主探究】1.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佛教起源于 , (时间)传入中国。主要教义 道教兴起于 (时间),创始人之一叫 ,老子被称为 。主要教义 。2.司马迁和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其作者是 时期的 ,主要记述了 的史实。成为后世 史书的典范,也是一部优秀的 。3.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杰出代表是 ,是世界 宝库中的

2、璀璨明珠。【合作探究】探究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佛教为什么能在我国广泛的传播? 2小明认为道家与道教意思相同,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3.你认为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异同?探究二:司马迁和史记4.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 1佛教起源于( )A西域 B欧洲 C古印度 D大秦2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春秋时期 B秦朝末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3道教形成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4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道教B基督教 C佛教D伊斯兰教5右图中的建筑是位于河南登封少室山北麓的少林寺,与之相关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

3、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6下列哪一条属于道教的主张( )A有救世主可以普渡众生B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C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D凡是道教徒,都是兄弟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8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鹰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9小张对历史非常感兴

4、趣,他非常崇拜西楚霸王项羽,他从图书馆借回四本书,想从中查阅有关项羽的历史。他应该查阅的历史书是( )A离骚 B汉书 C史记 D春秋10“不虚美,不隐恶”,是人们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的赞美。这部史书是指( )A诗经 B楚辞 C史记 D缀术11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A马王堆汉墓帛画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长信宫灯 D四羊方尊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材料二:见右图请回答:12.结合材料一判断右图中的人物是谁?13.他撰写的史学名著是什么?14.该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中考在平时】1.郭沫若同志曾为“汉太史公墓”题诗“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是( ) A.司马光 B.司马迁 C.张仲景 D.华佗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谚语来源于道教的传说,道教兴起于( )A.春秋时期 B.秦朝 C.西汉 D.东汉【快乐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