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679521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课题备课人案序2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加深对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理解,体验劳动人民勇于创造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学习内容与流程一导入新课用学生最熟悉的诗歌悯农引出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

2、生产”者的话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二探究过程(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推测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 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听取意见、归纳出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农耕作物品种的不同影

3、响;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此不同?这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学生回答)(4)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三、巩固小结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

4、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2、 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四、问题探究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五、作业设计做同步训练第二课六、板书设计参考表格原始居民时间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2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