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677715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一、人际交往概述,(一)定义: 人际交往即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 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这种信息既包括认识、思想,也包括情感、态度、兴趣、性格特征等。,整个交往的过程由七个要素组成,即: 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等。,交往过程及其组成要素,1、信息源:是指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交往的人。信息源必须首先对自己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2、信息:是信息源想要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应通过一定的形式如词语(声音或文字)、表情、语气、手势等。,3、通道:信息交流的方式。如面对面方式、媒体中介方式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各种各样的交往中影响最大的是面对面的原始

2、的沟通方式。 4、信息接受者:接受信息的人。在面对面的交往中,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的角色是不断转换的。,5、反馈:反馈的作用是使沟通成为一个相互的过程。成功的交往者对于反馈都十分敏感,并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信息。 6、障碍:在交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达成交往障碍。 此外,足够的共同经验,也是交往成功必要前提。,交往过程流程图:,信息源 信息 通道 反馈 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二)人际交往的意义,1、促进社会化人际交往是获得知识经验、掌握行为规范的基本途径,使个体的社会性意识得以形成和发展。 2、增进心理健康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3、人际

3、交往可以协调人们的活动,提高活动效率。,二、人际交往的类型,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 单向交往和多向交往 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 口头交往和书面交往 言语交往和非言语交往 ,(一)言语交往,(1)口头言语交往: 能直接、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意见,直接促使双方在心理上产生交互作用。 (2)书面言语交往: 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能更为详尽、丰富地表达叙述者的意见和情感。,书面语言不及口头语言直截了当、简便易行, 但它保存时间长,可字斟句酌,实现口头语言无法完成的沟通。,(二)非言语交往,非言语交往是自发的、不自觉地产生的,而且其含义大都不够明白确定。 主要是指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交往,如表情、目光、身体姿势、

4、身体间的距离等。,1、目光与表情:,目光在交往中视线接触的作用是巨大而强烈的,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情一般指面部表情,在日常交往中,表情是人们运用最多的非言语工具之一。,(2)声调,因伴随语言出现,因而又叫辅助语言。言语交往中离不开声调的辅助。同一句话用不同的声调、语气,其意义就不同,甚至截然相反。,(3)个人空间,个人空间指的使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间的空间距离。,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霍尔,亲密距离 个人距离 社会距离 公共距离,华东师大心理学系杨治良教授:,1、不同民族的人对个人空间的要求不同; 2、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对空间距离的要求不同; 3、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对空间距离的需求不同;

5、 4、陌生人之间不论同性间还是异性间的接触,总会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要求; 5、人对正前方的空间距离需求比对后方所需空间距离大。,(4)姿势与装饰(身体语言),姿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使用身势语言进行交往。 装饰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也反映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性格、情操、审美风格等,是人体语言的扩展和延伸。,三、人际关系,人们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在社会心理学范围内,人际关系是以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为基础而产生和形成的。,影响人际吸引的条件:,(一)容貌 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中,美貌都是令人向往的。 在首次见面时,容貌尤其影响人们彼此间的交往与吸引。 有统计表明:相貌娇好的人更

6、容易得到成功的机会,但他们的个人努力程度差。,(二)邻近,在空间距离上邻近,彼此接触机会多的人容易相互吸引(这在交往的早期尤为明显)。 邻近的人关系要搞好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功利性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安全性主要是心理上的感觉。,(三)相似,人们在个人特性方面紧密越是相似,就越是情投意合,相互喜欢。 个人特性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资历、社会背景、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籍贯、职业等许多方面。 在相似性的因素中,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态度的相似是择友择偶的重要条件。,纽加姆的实验(1961):,17名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4个月,条件是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 前测:对政治、

7、经济、审美等方面的态度和人格特征。 按前测的结果将相似的和不相似的混合安排在一起住。 后测:相互评定喜欢程度。 结果:起先受容貌和空间距离的影响,后来,态度和价值观相似的人相互吸引。,(四)互补,交往双方在性格特征等方面若相互补充,则会促进相互吸引,尤其是在交往的后期。研究表明,互补因素增加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尤其是异性朋友或夫妻之间。,美社会心理学家A克克(1962):,对于短期伴侣,吸引主要来自相似的价值观念; 对于长期伴侣,吸引主要来自需要的互补。,由此他提出了择偶的“过滤说”:,容貌的相互悦纳,时空距离的接近,个人经济地位、教育水平、观念态度等的相似,需要的互补,(五)个性品质,个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诚实、热情、聪明能干等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在众多的个性品质中,热情是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关键性因素。 “错误效应”人们更喜欢有能力同时又有点无伤大雅的缺点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