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基础3调速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675923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基础3调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基础3调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基础3调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基础3调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基础3调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基础3调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基础3调速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8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掌握基本调速方法,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调速正在取代直流调速。 交流调速在工业应用中,大体上有三大领域: 凡是能用直流调速的场合,都能改用交流调速; 直流调速达不到的,如大容量、高转速、高电压以及环境十分恶劣的场合,都能使用交流调速; 原来不调速的风机、泵类负载,采用交流调速后,可以大幅度节能。 交流电动机主要有 同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的调速靠改变供电电源的频率改变其同步转速。,异步机电磁功率,每极转子电势的折算值,K1: 绕组系数 N1:定子每相绕组串联匝数,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2、为,要改变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有三大类调速方法: 变极调速:改变定子绕组极对数p,以改变同步转速n0; 变频调速:改变供电电源频率f1,以改变同步转速n0; 改变转差率s调速。主要有以下四种: 转子电路串接电阻调速; 改变定子电压调速(降压调速); 电磁滑差离合器调速(滑差电机/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 串级调速双馈调速(转差功率回馈电网),一、变极调速,变极调速只用于笼型电动机。,变极调速时,转速几乎是成倍变化的,调速的平滑性较差,但具有较硬的机械特性,稳定性好, 可用于恒功率和恒转矩负载.,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对数p,可以改变同步转速n1,从而使转速得到调节。,二、变转差率调速,1、绕线转子

3、电动机的转子串接电阻调速,绕线转子电动机的转子回路串接对称电阻时的机械特性为,从机械特性看,转子串电阻时,同步转速和最大转矩不变,但临界转差率增大。当恒转矩负载时,电机的转速随转子串联电阻的增大而减小。,设 、 、 是转子串联电阻 前的量, 、 、 是串联电阻后的量, 则转子串接的电阻为:,2、绕线转子电动机的串级调速,在绕线转子电动机的转子回路串接一个与转子电动势 同步频率的附加电动势 。,通过改变 的幅值和相位,也可实现调速,这就是串级调速。,改变电动机的电压时,机械特性为,3、调压调速,调压调速既非恒转矩调速,也非恒功率调速,它最适用于转矩随转速降低而减小的负载,如风机类负载,也可用于恒

4、转矩负载,最不适用恒功率负载。,三、变频调速 通过改变定子供电频率来改变同步转速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在调速过程中从高速到低速都可以保持有限的转差率,因而具有高效率、宽范围和高精度的调速性能。可以认为,变频调速是异步电动机的一种比较合理和理想的调速方法。,原理:利用电动机的同步转速随频率变化的特性,通过改变电动机的供电频率进行调速。保,证U/f =定值,可以实现恒转矩调速或恒功率调速。 在进行电机调速时,为了保持电动机的负载能力,应保持气隙主磁通m不变,这就要求降低供电频率的同时降低感应电动势,保持E1/f1=常数,即保持电动势与频率之比为常数进行控制。 如果磁通太弱,没有充分利用电机的铁心

5、,是一种浪费;如果过分增大磁通,又会使铁心饱和,从而导致过大的励磁电流,严重时会因绕组过热而损坏电机。 对于直流电机,励磁系统是独立的,只要对,主磁通 保持不变,变频同时要变压,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气隙磁通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电枢反应有恰当的补偿,m保持不变是很容易做到的。,在交流异步电机中,磁通m由定子和转子磁势合成产生,要保持磁通恒定就需要费一些周折了。 定子每相电动势,(1),式中:Eg 气隙磁通在定子每相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单位为V;,定子频率,单位为Hz;,定子每相绕组串联匝数;,基波绕组系数;,每极气隙磁通量,单位为Wb。,f1,Ns,kNs,m,1. 基频以下调速

6、 由式(1)可知,只要控制好 Eg 和 f1 ,便可达到控制磁通m 的目的,对此,需要考虑基频(额定频率)以下和基频以上两种情况。,常值 (2),即采用恒值电动势频率比的控制方式。 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 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是难以直接控制的,当电动势值较高时,可以忽略定子绕组的漏磁阻抗压降,而认为定子相电压 Us Eg,,则得,(3),这是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 但是,在低频时 Us 和 Eg 都较小,定子阻抗压降所占的份量就比较显著,不再能忽略。这时,需要人为地把电压 Us 抬高一些,以便近似地补偿定子压降。 带定子压降补偿的恒压频比控制特性示于下图中的 b 线,无补偿的控制特性则为a 线。 2.

7、 基频以上调速 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应该从f1N向上升高,但定子电压Us 却不可能超过额定电压,a 无补偿,b 带定子压降补偿,UsN ,最多只能保持Us = UsN ,这将迫使磁通与频率成反比地降低,相当于直流电机弱磁升速的情况。,把基频以下和基频以上两种情况的控制特性画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如果电机在不同转速时所带的负载都能使电流达到额定值,即都能在允许温升下长期运行,则转矩基本上随磁通变化。在基频以下,磁通恒定时转矩也恒定,电磁转矩 T = Km I 。在调压调速范围内,励磁磁通不变,容许的输出转矩也不变,属于“恒转矩调速”性质,而在基频以上,在弱磁调速范围内,转速越高,磁通越弱,容许

8、输出转矩减小,而容许输出转矩与转速的乘积则不变,即容许功率不变,为“恒功率调速方式”。,图2 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的控制特性,Us,mN,m,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调速是进行分段控制的: 基频以下,采取恒磁恒压频比控制方式; 基频以上,采取恒压弱磁升速控制方式。,a) 基频以下(U1/f1=恒量) b) 基频以上(U1=恒量),图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的机械特性,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4),特性分析 当s很小时,可忽略上式分母中含s各项,则,也就是说,当s很小时,转矩近似与s成正比,机械特性T=f(s)是一段直线,见图3。,异步电动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的机械特性,(5),

9、当 s 接近于1时,可忽略式(4)分母中的R2 ,则,(6),即s接近于1时转矩近似与s成反比,这时, T= f(s)是对称于原点的一段双曲线。,机械特性 当 s 为以上两段的中间数值时,机械特性从直线段逐渐过渡到双曲线段,如图3所示。,机械特性,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的机械特性,由式(4)机械特性方程式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组转矩T和转速n(或转差率s)的要求,电压Us和频率1可以有多种配合。 在Us和1的不同配合下机械特性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有不同方式的电压频率协调控制。 1.恒压频比控制(Us/1) 为了近似地保持气隙磁通不变,以便充分利用电机铁心,发挥电机产生转矩的能力,在基频以下

10、须采用恒压频比控制。这时,同步转速自然要随频率变化。,在式(5)所表示的机械特性近似直线段上,可以导出,(9),带负载时的转速降落为,(8),(7),由此可见,当Us/1为恒值时,对于同一转矩T,s1是基本不变的,因而n也是基本不变的。这就是说,在恒压频比的条件下改变频率,1时,机械特性基本上是平行下移,如图4所示。它们和直流他励电机变压调速时的情况基本相似。 所不同的是,当转矩增大到最大值以后,转速再降低,特性就折回来了。而且频率越低时最大转矩值越小。,(10),可见最大转矩Tmax是随着的1降低而减小的。频率很低时,Tmax太小将限制电机的带载能力,,采用定子压降补偿,适当地提高电压Us,

11、可以增强带载能力,见图4。,图4 恒压频比控制时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补偿定子压降后的特性,恒Eg/1控制 下图再次绘出异步电机的稳态等效电路,图中几处感应电动势的意义如下: Eg 气隙(或互感)磁通在定子每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 Es 定子全磁通在定子每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 Er 转子全磁通在转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折合到定子边)。 特性分析 如果在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中,恰当地提高,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电压Us的数值,使它在克服定子阻抗压降以后,能维持Eg/1为恒值(基频以下),则由式(1)可知,无论频率高低,每极磁通m均为常值。 由等效电路可以看出,(11),代入电磁转矩关系式,得,(12)

12、,利用与前相似的分析方法,当s很小时,可忽略式(12)分母中含 s 项,则,(13),这表明机械特性的这一段近似为一条直线。 当s 接近于1时,可忽略式(12)分母中的R22项,则,(14),s 值为上述两段的中间值时,机械特性在直线和双曲线之间逐渐过渡,整条特性与恒压频比特性相似。,但是,对比式(4)和式(12)可以看出,恒Eg/1特性分母中含s 项的参数要小于恒 Us/1特性中的同类项,也就是说,s 值要更大一些才能使该项占有显著的份量,从而不能被忽略,因此恒Eg/1特性的线性段范围更宽。 将式(12)对s 求导,并令dT/ds = 0,可得恒Eg/1控制特性在最大转矩时的转差率和最大转矩

13、,(15),(16),值得注意的是,在式(16)中,当Eg/1 为恒值时,Tmax恒定不变,如下图所示,其稳态性能优于恒Us/1控制的性能。 这正是恒Eg/1控制中补偿定子压降所追求的目标。 恒Er/1控制 如果把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中的电压再进一步提高,把转子漏抗上的压降也抵消掉,得到恒 Er/1控制,那么,机械特性会怎样呢?由此可写出,(17),机械特性曲线,Temax,恒 Eg /1 控制时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代入电磁转矩基本关系式,得,(18),现在,不必再作任何近似就可知道,这时的机械特性完全是一条直线,见图6。 显然,恒 Er /1 控制的稳态性能最好,可以获得和直流电机一样的线性机械

14、特性。这正是高性能交流变频调速所要求的性能。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控制变频装置的电压和频率才能获得恒定的 Er /1 呢?,几种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方式的特性比较,图6 不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方式时的机械特性,恒 Er /1 控制,恒 Eg /1 控制,恒 Us /1 控制,a,b,c,按照式(1)电动势和磁通的关系,可以看出,当频率恒定时,电动势与磁通成正比。在式(1)中,气隙磁通的感应电动势 Eg 对应于气隙磁通幅值 m ,那么,转子全磁通的感应电动势 Er 就应该对应于转子全磁通幅值 rm :,(19),由此可见,只要能够按照转子全磁通幅值rm=Constant 进行控制,就可以获得恒Er/1了

15、。这正是矢量控制系统所遵循的原则。 4几种协调控制方式的比较 (1)恒压频比(Us/1= Constant)控制最容,易实现,它的变频机械特性基本上是平行下移,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的调速要求,但低速带载能力有些差强人意,须对定子压降实行补偿。 (2)恒Eg/1控制是通常对恒压频比控制实行电压补偿的标准,可以在稳态时达到rm= Constant,从而改善了低速性能。但机械特性还是非线性的,产生转矩的能力仍受到限制。 (3)恒Er/1控制可以得到和直流他励电机一样的线性机械特性,按照转子全磁通rm恒定进行控制,即得 Er/1= Constant,而且,在动态中尽可能保持rm恒定是矢量控制系统的

16、目标,当然实现起来是比较复杂的。,基频以上恒压变频时的机械特性 在基频以上变频调速时,由于定子电压 Us= UsN 不变,式(4)的机械特性方程式可写成,(20),而式(10)的最大转矩表达式可改写成,(21),同步转速的表达式仍和式(7)一样。,机械特性曲线,恒功率调速,由此可见,当角频率提高时,同步转速随之提高,最大转矩减小,机械特性上移,而形状基本不变,如图所示。,图7 基频以上恒压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由于频率提高而电压不变,气隙磁通势必减弱,导致转矩的减小,但转速升高了,可以认为输出功率基本不变。所以基频以上变频调速属于弱磁恒功率调速。 最后,应该指出,以上所分析的机械特性都是在正弦波电压供电下的情况。如果电压源含有谐波,将使机械特性受到扭曲,并增加电机中的损耗。因此在设计变频装置时,应尽量减少输出电压中的谐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