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12词四首检测试卷4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3674833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12词四首检测试卷4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12词四首检测试卷4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12词四首检测试卷4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12词四首检测试卷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12词四首检测试卷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四首 1. 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浓重的乡愁的句子是: , 。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 着重渲染了战时的肃杀气氛的句子 是: , , 。 2. 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中 借 用 典 故 , 表 达 作 者 愿 驰 骋 疆 场 、 为 国 立 功 的 句 子 是: , ?抒发作者杀敌卫国, 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 句子是 : , , 。 3. 破阵子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 ,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 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 是 :,。 直 接 表 达 作 者 报 国 情 怀 和 雄 心 壮 志 的 句 子 是: , 。 “”一句抒发了作者壮

2、志难酬的感慨。 4. 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 , , , 。 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四面边声 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 B.酒酣胸胆尚开张(还) C.了却 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 D.身不得,男儿列 (排列)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 业,报效朝廷。 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描写了看剑、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 军营生活。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要留下来的意思。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3、”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词人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7.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对子”。如果上联是“奇石尽含千古秀”,恰 当的下联应是() A.笔间芸气吐芬芳 B.雅文清润九州阔 C.仙露奇花碧间香 D.好花长占四时春 读课文,回答问题。 8. 渔家傲秋思一词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9.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描写了打猎的场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0. 作者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1. 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四面边声连角

4、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 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5.D 解析: D项中的“列”释义应为“属类,范围”。 6.C 解析: C项的理解有误,应为“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儿也没有停留的 意思” 。 7.D 解析:先由对联中“仄起平收”的格律,排查四个选项中最后一个字的字音,首先排除 B项( “阔”为仄声) ;再由“词性相对”原则,用上联中第一个词“奇石”(形容词 +名词) 来排查剩下的三个选项,排除A项( “笔间”为名

5、词十介词);最后用上联中的“尽含”(动 词)排查剩下两个选项,排除C项( “奇花”为名词) 。故选 D。 8. 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9. 抒发了作者希望得到重用、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 10. 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11. 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词四首( B卷)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燕 然( y n)qi n(羌)管 右擎 苍( q ng)锦帽貂裘 (qi ) 酒 h n(酣)鬓 微霜( b n) 麾 下( hu)p l (霹雳) 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塞下 秋来风景异() (2)将军白发

6、征夫 泪() (3)老夫聊 发少年狂() (4)千骑 卷平冈() (5)会 挽雕弓如满月() (6)八百里分麾下 炙() (7)弓如霹雳 弦惊( ) (8)秋容如拭() (9)殊 未屑() 3. 初三 (1) 班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古诗分类】 (1)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岀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 下列诗句中不宜放在“思乡” 主题类的一 句是() A.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D.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E.因思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新闻撰写】 (2)班上举行了

7、古诗词诵读比赛, 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 请你为其拟 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经典古诗词的神奇魅力, 我班 于 4 月 21 至 23 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 复赛、决赛三个环节, 经过激烈的角逐, 最终评选出5 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 让同学们感 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

8、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5. 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6.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A.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 )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C.五更归梦两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妆州作)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问题。 【甲】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

9、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乙】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 , 浩浩汤汤 , 横无际涯 , 朝晖夕阴 , 气象万千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 迁客骚人 , 多会于 此, 览物之情 , 得无异乎 ? 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 , 阴风怒号 , 浊浪排空 , 日星隐曜 , 山岳潜形 , 商旅不行 , 樯倾楫摧 ,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

10、 上下天光 , 一碧万顷 , 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 , 岸芷汀兰 , 郁郁青 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 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 渔歌互答 , 此乐何极 ! 登斯楼也 , 则有心旷 神怡 , 宠辱偕忘 , 把酒临风 ,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 , 吾谁与归 ?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千嶂 里嶂: (2)将军白发征夫 泪征夫

11、: (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 (4)至若春和景明 景: (5)不以 物喜以 : 8.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 渔家傲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具体指什么?岳阳楼记中“或异二 者之为”的“异”又指什么? 10. 渔家傲秋思和岳阳楼记中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写, 尽管是同一作者, 但写景的目 的明显不同 ,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y n 羌 q ng qi酣 b n hu 霹雳 2.( 1)边界要塞之地(2)出征的士兵( 3)姑且,暂且( 4)一人一马的合称(5)终将( 6) 军旗下面,

12、指部下(7)响雷,震雷。词中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8)擦( 9)很,甚 3. ( 1)C解析: C项出自王维的竹里馆, 表达了自己恬静自得的心情, 并没有思乡之情。 (2)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4. 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 让人心惊不已。 5. 对比。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6.D 解析:都描写了梦见军营生活的情景。 7. ( 1)嶂 : 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2)征夫 : 出征的士兵 (3)胜 : 美好 (4)景 : 日光 (5)以 : 因为 8.(1)饮一杯浊酒 , 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 可是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 在燕然山 上刻石记功 , 不能早作回家的打算。 (2)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 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担忧。 9. 气候苦寒 , 边声四起 , 战事紧张 , 戒备森严。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10.渔家傲 秋思 中描写的是边塞荒凉的秋景, 突出了战事紧急, 戒备森严的背景,为下阕 的抒情做了铺垫;岳阳楼记中分别描写了洞庭湖一阴一晴之景, 引出了“迁客骚人”览物 之情的一悲一喜, 旨在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形成对比, 更好地突 出文章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