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简案(无答案)川教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671301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简案(无答案)川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简案(无答案)川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简案(无答案)川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简案(无答案)川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简案(无答案)川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戊戌变法一、教学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目标2:知道公车上书的背景、经过,掌握公车上书的影响。(重点)目标3:了解创办的组织及报刊,以及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目标4: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结果及历史意义,了解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及教训。(难点)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二、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读书人冲破“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开始寻求从政治制度方面解决危机的方法。你知道右面的两位人物是谁吗?他们是怎样挽救中国民族危亡的?(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三)合作探究1何谓“公车”?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背景、代表人物、目的、结果分别是什么?2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在反对签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3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4维新派的这一系列 宣传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什么作用?5戊戌变法的背景、标志、性质、内容及影响、意义?6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课时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六)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