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标准的理解要点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3657787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X 页数:210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4001标准的理解要点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ISO14001标准的理解要点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ISO14001标准的理解要点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ISO14001标准的理解要点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0页
ISO14001标准的理解要点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O14001标准的理解要点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1标准的理解要点精编版(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内审员 培训讲义 主讲人:黄志华(高级审核员) Tel:13603099431 QQ:1162937105 E-mail:,ISO14001:2004版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ISO14001:2004 代替GB/T240011996,ISO14001标准入门知识,ISO14001标准文本结构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及定义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附录A:标准使用指南 附录B:ISO14001标准和ISO9001标准之间的联系 附录C:文献,引言,ISO1

2、4001标准产生的背景 ISO14001标准的目的 ISO14001标准的适用范围 ISO14001标准的运行模式 ISO14001标准的应用原则,ISO14001标准产生的背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政府驱动力 市场驱动力,ISO14001标准的适用范围,任何类型的组织:企业、事业、政府机构等 任何规模的组织:大型、中型和小型 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4.2,环境方针,4.3,规划(策划),(4.3.1,-,4.3.3),4.4,实施与运行,(4.4.1,-,4.4.7),4.5,检查,(4.5.1,-,4.5.5),4.6,管理评审,持续改进,ISO14001的运行模式,ISO 14001

3、的主思路,方针,持续改进,规划(策划) P,实施 D,检查 C,采取相应措施A,ISO14001标准的应用原则,自愿性 确保性 不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没有对组织的环境绩效提出绝对的要求 并不能保证组织取得最佳的环境绩效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1.范围,标准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组织确定为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 使自己确信能

4、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 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 1)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予以确认; 4)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以及它的运行场所及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的指南。,理解要点,ISO14001标准适用于:-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所有要求都适用于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但

5、应用程度有所不同,2.引用标准,目前尚无引用标准,3.定义,共20个定义: 第一组:环境、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第二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 环境表现(行为) 第三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第四组:持续改进、污染预防 第五组:相关方、组织 第六组:审核员、不符合、纠正措施、预防 措施、文件、记录、程序(同9001),3.5-环境 environment,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 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部延伸到全球系统。,环境理解要点,环境: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的总称 中心事物:组织运行

6、活动 周围事物:与组织运行有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的分类,与组织紧密相关的外部存在,如组织周围的空气、河流、动植物等 与组织间接相关的外部存在,即全球系统,一句话概括: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环境理解要点,环境的功能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物质来源和基础 承受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和各种不利作用的结果 环境是动态的,组织的外部存在是动态的,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3.6),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理解要点,环境因素的描述方式 “名词”+“动词” 名词:污染

7、物质、能资源 动词:排放、产生、消耗、泄露等,环境因素理解要点,环境因素三个来源 组织的活动 组织的产品 组织的服务,环境因素理解要点,环境因素三个时态 过去时:组织过去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现在时:组织现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将来时:组织将来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理解要点,环境因素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组织一直持续发生的状态 异常状态:组织不是一直持续发生,但一定会发生的状态 (可以合理预见的)紧急状态:组织不一定会发生的状态,环境因素理解要点,环境因素的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利用 能源使用 能量释放(如热

8、、辐射、振动等) 废物和副产品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环境因素的分类,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中重点控制的对象) 一般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中结合风险、成本和效益的原则,适度控制的对象,环境因素示例,工业垃圾的产生 煤燃烧烟尘的产生 水资源的消耗 废油漆桶的排放 汽车尾气的排放,建筑噪声的排放 电的消耗 纸张的消耗 火灾的发生 工业废水的排放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7-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环境因素是导致发生环境影响的原因 环境影响是环境因素导致的结果,环境因素

9、与环境影响关系理解要点,环境影响包括: 有害的环境变化:如水体污染 有益的环境变化:如节能降耗,环境影响理解要点,组织的一种产品、活动或服务可能产生不止一个环境因素 组织的一个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不止一种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关系理解要点,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 target,由环境目标产生,为

10、实施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环境方针理解要点,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表达的 组织环境绩效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为组织所有的环境管理活动提供指南 组织所有的环境管理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 为采取措施及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环境目标理解要点,根据环境方针而制定,与方针保持一致 是环境方针的分解和具体化 其目的是通过环境目标的设立和实现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 如可行,应可测量,环境目标示例,减少废物和降低资源消耗 减少或消除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产品设计中应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控制原材料来源的环境影响 尽量减少

11、新开发项目所造成的有害的环境影响 提高员工及所在社区的环境意识等,环境指标理解要点,根据环境目标而制定,是环境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 具体的绩效要求 其目的是通过环境指标的设立和实现来实现组织的环境目标,进而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 可适用于组织的全部或局部 可行时应可测量,环境表现参数示例,原材料或能源使用量 气体排放量 单位产量成品所产生的废物 材料和能源的使用率 意外环境事件/环境事故的数量; 废物循环率 包装材料再循环使用率 特定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数量 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等,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关系理解要点,环境方针是远期规划,环境目标是中期规划,环境指标是近期规划 三者保持高

12、度一致 三者是逐级分解,层层实现的关系,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分解,分解,实现,实现,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示例,环境方针:组织应不断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量 环境目标: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环境指标:2004年底二氧化硫万元产值排放量减少为2003年底排放量的90%。,环境绩效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环境绩效理解要点,环境绩效是对环境因素实施管理的结果 环境绩效是可测量的 环境绩效评价的依据: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

13、境指标及其它环境表现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目的: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最终实现组织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理解要点,环境绩效可包括: 组织污染物质的排放情况,如二氧化硫排放量,污水中的BOD等 组织原材料和资源的利用情况,如万元产值的耗电量,吨产品的耗水量等,环境绩效理解要点,环境绩效可好,也可能差,取决于 组织的环境意识、实际控制措施以及组织对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落实与贯彻程度 组织的经济技术状况、人员素质和其他客观条件 体现了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好坏,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

14、理其环境因素。 注一: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注二: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环境管理体系理解要点,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整个经营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 环境管理体系是由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这些管理要素和相关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环境管理体系理解要点,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为:制订和实施其环境方针,管理环境因素,最终实现环境表现的持续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不是目的是手段,内部审核internal audit,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

15、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内部审核包括: 客观地获取证据的过程 评价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与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的验证过程,内部审核理解要点,内部审核的审核准则: ISO14001:2004标准 适用的法律和其它要求 组织制定的符合ISO14001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内部审核理解要点,内部审核理解要点,内部审核的特点: 客观性 独立性 系统性 文件化,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不断

16、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环境绩效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持续改进理解要点,持续改进的方面: 组织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污染物减少及资源利用率提高) 环境管理体系本身的不断完善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 相关方的控制,持续改进理解要点,持续改进的方式: 更新控制对象:(重要)环境因素 加强对原有控制对象的控制程度,持续改进理解要点,持续改进不必同时发生在组织活动的所有方面: 时间上逐步改进 内容(涉及活动的方面)上逐步改进 应体现优先控制和重点控制,污染预防 prevention of pollution,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