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内部审核(PPT65页)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3657517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47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4001内部审核(PPT65页)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ISO14001内部审核(PPT65页)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ISO14001内部审核(PPT65页)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ISO14001内部审核(PPT65页)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ISO14001内部审核(PPT65页)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O14001内部审核(PPT65页)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1内部审核(PPT65页)精编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000内审员培训教材,第四章 内部审核,第四章 内部审核培训教材,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审核程序 第三节 审核准备 第四节 审核实施 第五节 审核报告 第六节 纠正措施和跟踪审核 第七节 审核技巧 第八节 如何有效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定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中,对“内部审核”的定义为:“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该组织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并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环境审核分类,按主题事项划分可包括:符合性审核、应负责任审核、能源审核、废物最小化审核、

2、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行为符合性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等。 按审核方与被审核方的关系划分: 第一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系统化的环境管理框架及持续改进的途径,1)制定适宜的环境方针; 2)识别组织在过去、现在或未来产品、活动和服务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确定对环境的影响; 3)识别与取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4)确定改善组织环境问题的优先顺序; 5)笄组织内推行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 6)实施、控制、监督、审核、纠正、复审EMS,承诺履行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及维持合适的EMS; 7)随时满足外界的变化。,审核程序,典型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包括四大部分,即 一、审核准备 二、审核实施 三、审

3、核报告 四、纠正措施与跟踪审核,审核准备,一、管理层委托; 二、明确审核决定; 三、组织审核组; 四、发布审核通知; 五、收集、审阅受审核方信息,预访; 六、制定审核计划; 七、审核组任务分配; 八、工作文件准备。,一、管理层委托,1)EMS审核一般是依组织的管理层的委托进行 2)可以是按年度计划或其他计划所进行的审核 3)也可以是依据实际需要,如出现重大环境事故等所进行的临时性审核。,二、明确审核决定,1)审核目的 2)审核范围 3)审核深度 4)审核时间 5)审核方式,三、组成审核组,1)组织的环境管理者代表应选派合适的内审小组的成员 2)审核组应具备公正性,审核组成员间应相互协作,审核组

4、长应具备组织和领导能力,三、组成审核组,在组成审核小组时,通常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审核组成员的资格; 2)确定审核工作量,这与审核目的、范围,组织的行业特点和审核员的经验有关; 3)确保审核员与受审核部门的相对独立性; 4)可以考虑使用外部人员; 5)识别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包括污染防治技术; 6)审核技能与个人素质;,三、组成审核组,7)准确掌握受审核方有关环境方面的特殊性,有能力对其环境管理体系中有专业特点的活动进行控制的有效性作出恰当评价; 8)了解特定行业的最新技术知识; 9)能够判定受审核方的环境活动与环境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符合性; 10)作为审核组长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领

5、导与控制审核过程的能力。,四、发布审核通知,审核通知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1)审核日期,一般应至少提前一周通知确切的审核日期; 2)审核目的、范围和方式; 3)审核依据,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 4)审核组成员名单; 5)要求受审核部门或人员配合的事项; 6)对审核结果的处理方式。,五、收集、审阅受审核方信息,预访,预访中,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受审核部门的地理位置和工作场所分布; 2)环境因素及其对策; 3)在审核时间人员安排上,征求受审核方的意见; 4)了解受审核部门所承担的环境责任。,六、制定审核计划,1、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年度计划; 2、对于每次

6、具体的内审活动,应有针对性地编制日程计划; 3、日程计划中应包括: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组分工及整个审核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七、审核组任务分配,审核任务的分配工作。包括: 1、具体的审核任务 按照审核计划的安排,将审核任务分配给第位参与审核的审核员。 2、编写核查表 分工布置编写现场审核用核查表。,八、工作文件准备,1、审核计划; 2、核查表; 3、相关的EMS文件和标准,适用法律法规; 4、审核笔记本 5、记录用的各种空白表格,第四节 审核实施,一、首次会议 二、收集审核证据 三、审核发现 四、审核总结 五、召开总结会,首次会议,1、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其在审核中担负的职责; 2、介

7、绍审核的重要性(若可能,最好请企业最高层领导来讲); 3、介绍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和审核计划,共同认可审核进度; 4、介绍审核所彩的方法和程序; 5、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间建立正式的联络渠道; 6、确认已具备审核所需要的资源和设备;,首次会议,7、介绍对审核中可能发现的不符合项的处理方法; 8、明确审核陪同人员 9、征求受审核部门对内审工作的意见; 10、确定小结会和末次会议的时间和参加人员。 11、促进受审核方的参与; 12、审核审核组工作开展中的现场安全条件和应急程序。,首次会议注意事项,1、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友好、和谐的协作关系; 2、简单,要避免冗长的发言,控制会议时间; 3、审核组织

8、应亲自主持会议,尽量使用企业内部的习惯用语,注意语气; 4、说明审核彩的是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5、要说明发现问题的部门,并不一定就是责任部门。,审核证据,1、审核证据定义: “关于事实的可验证的信息记录和陈述”。 注: 1)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供审核员用来判断是否符合审核准则; 2)审核证据通常来自审核范围内所进行的面谈、文件审阅、对审核活动与情况的观察、测量与试验结果或其他方法。,审核证据属性,A、是实际存在的,而不是可能、也许、应该等主观臆断; B、是不受感情或偏见影响的,即不以个人的喜好或陈见来定论; C、是可以被陈述的,即可以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来表达; D、是关于环境方面的

9、; E、可以是宣的或定性的(即可以用数字描述或可以相互比较); F、是可被验证的(即可用文件证明或经得起重复检查)。,审核证据,几种常用的审核证据实例: 1)经证实的有关人员所说的自己职责范围内工作的话: 2)环境管理体系的各种文件、报告以及环境记录; 3)审核员观察结果; 4)审核时实际检测或试验所得出的数据,收集审核证据的方法,提问和谈话 查阅文件和记录 观察生产工作活动与状况 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重复验证。,抽样原则,1)随机抽样,要考虑受审核部门的复杂性。 2)受审核部门的目标、指标,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抽样的原则要公正、有代表性。 4)样本数量的问题。,抽样的一般规则,A、按核查表

10、的顺序随机抽样; B、根据谈话或现场观察获取的信息,进行定向抽样; C、应履盖当次审核所规定的全部EMS要素; D、不推荐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来抽取样本; E、一般抽取310个样; F、发现问题一般应进一步扩大抽样; G、未发现问题就应该认为该区域符合要求; H、审核员不轻易接受对方准备好的样本。,审核控制,A、控制审核目标 B、控制审核进度 C、控制审核计划 D、控制审核气氛 E、控制审核纪律 F、控制审核的客观性 G、控制审核结果 H、控制审核策略,三、审核发现,1、不符合项定义 2、不符合项报告的写法 3、不符合项的分类,不符合项定义,1)定义: “对环境不利或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 2

11、)两种不符合情况: A)存在的驿环境不利的条件; B)违反某个规定的要求,不符合项报告的写法,1)简单明了,只陈述客观事实和规定内容,不进行分析、评判。 2)内容上应包括对于人物、地点、事实、依据的必要细节以及造成不符合的原因,以便于受审核部门理解和采取纠正措施。,不符合项报告的内容,A、写明5W(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B、写明违反的规定内容; C、写明产生的不良后果; D、使用内部的术语,便于阅读、理解; E、要对受审核部门有帮助; F、要有问题严重性的判断; G、要注明对应的ISO14001标准条款号; H、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分析; I、建议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日期; J、纠

12、正措施完成情况及验证; K、要有受审核部门人员的签字确认。,不符合项的分类,“严重不符合项”: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严重不符合或可导致环境管理体系失效,或会产生严重后果,或同一要素或同一部门(区域)中违反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一般不符合项数量太多。 “一般不符合项”: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轻微不符合或违反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偶然孤立的事件,不会导致体系失效或严重后果。,审核总结,1、小结会 2、召开审核组内部会,小结会,1)介绍一天的审核进展情况; 2)口头报告当天审核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3)与受审核部门交流信息,澄清任何含糊不定的现象; 4)征求受审核部门对审核工作的意见; 5)检查审核进度,必

13、要时高速审核计划。,审核组内部会,(一)审核不符合项报告 (二)对不符合项进行统计分类 (三)作出审核结论 (四)准备总结会,审核不符合项报告,A、作为不符合项的证据是否确切; B、作为不符合依据的规定是否确切; C、是否包括了所有必要的细节; D、判定为“严重”不符合项的理由是否充分; E、是否有重复的不符合项; F、是否简明扼要; G、是否容易被理解 H、是否便于受审核方纠正等。,总结会,1、出席末次会议的人员签到 2、感谢领导和各受审核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3、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简要介绍审核方法 4、肯定受审核方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优点和成绩 5、报告不符合项 6、总结和结论 7、征

14、求受审核部门的意见和确认纠正措施要求 8、请组织的高阶领导讲话,审核报告内容,A、报告编号; B、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C、审核日期和方法; D、审核组成员名单(姓名、部门、职务); E、审核结果(不符合项数目、分类及评价); F、审核结论(体系符合性、有效性、适应性); G、组长签名及领导批示; H、附件目录; I、分发范围清单;,审核报告的写作要点,1)一般由审核组长亲自书写,否则审核组长应对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2)审核报告应清楚、明了,使用确切的语言,如实地反映审核工作的做法和结果,观点明确,叙述要得体,结论要客观、公正。 3)为更加明了和完整,在审核报告中也可加上不符合项分

15、布表、预计或要求完成纠正措施的期限以及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建议。 4)体现组织的特点,纠正措施和跟踪审核,1、被审核方应按审核组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书面的纠正措施; 2、审核组成员不论是否被受审核方要求,只要有提出建议的能力,均可向受审核方提出口头或书面的整改建议或意见。 3、接到被审核方的忆面纠正措施后,审核组长应与受审核方商定跟踪审核的时间及具体安排。,纠正措施和跟踪审核,1、跟踪方式一般有两种: A)书面跟踪审核; B)现场跟踪审核。 2、跟踪审核应由原审核组成员进行; 3、所有跟踪审核的情况均应记录在不符合项报告的相应栏目中,并依需要形成跟踪审核报告; 4、跟踪审核报告

16、的分发范围同审核报告的分发范围。,第七节 审核技巧,一、审核途径 二、提问和面谈技巧 三、审核记录 四、核查表 五、时间管理,一、审核途径,顺流方法。 逆流方法。 如: 1)提出正式的审核目标; 2)对现有的文件,如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其 它要求,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实施和 运行的程序进行审核; 3)对设备设施进行现场视察; 4)收集资料。,提问和面谈技巧,1、提问的内容 提问的内容要围绕所审核的主题。 六位“朋友”(5W1H)。 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Why)、什么(what)、哪一个(which)以及如何(How),提问的顺序,A、有关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和权限有问题; B、环境因素控制主线中各个环节的输入、输出及相互接口问题; C、如何对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加以控制以及监视和测量的问题; D、发现文件规定和做法不一致时询问为什么这样做; E、假设出现异常或紧急情况询问该如何处理。,提问的方式,A、提开放式问题 B、封闭式提问 C、反问 D、征求意见提问 E、假设性提问,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