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43599816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狐假虎威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低段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特别是从对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采用“边扶边放”的方

2、法,让学生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狐狸、老虎头饰,相关课件及生字词的卡片。学生准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组织学生说说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坐井观天乌鸦喝水等。2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简单的道理。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4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狐狸与老虎的特点。5解题,识字。(1)认读“威”字,引导学生理解“威风”的意思。(2)学习多音字“假”。“假”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三声ji,是“

3、借用,利用”的意思。6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题的意思。设计意图:课题的导入从已经学过的寓言故事及识字辨音入手,加深了对寓言的认识,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长句的停顿。2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3再读课文,圈画生字、生词,同桌间自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检查自学:(1)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生词。h ji h wi zhun ch zhe sn zi pi wi kn狐 假 虎 威 转 扯 着 嗓 子 派 违 抗zhu zi zu y tn shn q hu xin

4、 y zh 爪 子 走 一 趟 神 气 活 现 野 猪n mn shu pin ji zhe 纳 闷 受 骗 借 着(2)指名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生词。(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口桑嗓,扌止扯,马扁骗。换一换:神伸,违围,假霞。熟字比较:爪瓜,受爱。(4)学习多音字“转”“闷”的不同读音及表示的不同含义。“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n,可组词“转变、转移”;表示“围绕一个中心活动”时读zhun,可组词“转动、转笔刀”。“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n,可组词“沉闷、郁闷、纳闷”;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n,可组词“闷热、闷声闷气”。5做“小狐狸摘果子”游戏,巩

5、固识字。 引导学生读好狐狸和老虎的对话。6按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相机板画狐狸图、老虎图。)设计意图:第一学段在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达成上,要求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意愿。所以在识字课中采用让学生动笔圈画生字自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因为学生间存在差异,让同学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能较好地使学生分享学习资源,缩短差距。然后教师及时检测,了解学生自学生字、阅读课文情况,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让学生完善学习成果、积极探究学习方法。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看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能概括“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内容的一句话画下来

6、。3引导学生找到这句话,是第9自然段最后一句。4学生齐读这一个自然段。5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段知道了什么?6学习生字“食、物”。(1)识记字音:“食”是翘舌音,读sh,不要读成s。(2)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人良食,牛勿物。7指导朗读首尾两个自然段。(1)引导学生从“扑”这个字中感受老虎的凶猛。(2)指导读出老虎的凶猛。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读文,找到课题的准确意思,并通过重点词语设身处地地体会老虎的饥饿及狐狸和老虎的实力悬殊,把学生带入作者预设的紧张情境中。四、课件演示,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食、物”两个字的动漫书写。2请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要点。 3书写指导,

7、教师范写:食:“人”宽“良”窄。“良”的第一点落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末笔是长点。物:左窄右宽,“勿”的第一笔撇尖落在田字格中心点,横折钩中的竖笔微微往里倾斜,第二撇短,第三撇长。设计意图:写字教学的设计从整体到个体。先引导学生观察,讲清注意点,抓住关键笔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五、课后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狐狸被饥饿的老虎捉住了。那么,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狐狸面临被老虎吃

8、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呢?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节课继续学习埋下伏笔。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1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随机点名认读并组词。(2)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食品物体真假威风鸡爪转圈扯开嗓音违抗肥猪归纳接受借条骗子闷闷不乐神气活现(3)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狐假虎威讲的是什么故事。2导入:狐狸被饥饿的老虎抓住了,他被老虎吃掉了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狐假虎威,学完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

9、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二、设置情境,表演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学习第26自然段:(1)自由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狐狸的动作及语言的句子。(2)引导学生思考:从狐狸的动作及话语中体会到了什么?(3)想好后小组同学可以共同演一演,汇报时注意语言的完整性。2汇报狐狸被逮到时的动作:(课件出示)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1)指名扮演狐狸,表演“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是什么样的。(2)引导学生想一想:这只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他在想什么?(3)交流体会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话的部分。鼓励学生扯着嗓子读读。同桌两人扯着嗓子互相读。教师瞪着眼睛、攥着拳头、用威胁的语气范

10、读。 指导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再读。想一想:狐狸为什么不说“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呢”?(4)再次范读:“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板书:你敢吃我一愣)3汇报狐狸被逮到时的语言:(1)课件出示狐狸第二次对老虎说的话“老天爷多大的胆子!”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想想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狐狸怕谁?(老虎)老虎怕谁?(老天爷)(板书:违抗天命)(2)相机学习生字“爷、就”。用谜语识记“命”字:签订合同在节下。(命)(3)指导学生朗读狐狸的话。4出示第5自然段。(1)相机理解“蒙”是“欺骗”的意思。(板书:松开)(2)引导学生思考:看着被蒙住的老虎,狐狸摇了摇尾巴,他会怎么想?5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读

11、。(1)引导学生思考: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2)指导朗读狐狸的话。 6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7学习第7、8自然段。(1)指名读,教师强调多音字“呀”的读音。(2)出示四字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简单分类,看看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学生理解后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读,边读边试着做动作加深理解。(3)学生分角色表演狐狸和老虎的样子。(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8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引导学生交流:看到动物们逃走了,老虎会怎么想?动物们到底害怕谁?(2)引导学生感悟出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2、老虎受骗了。(板书主体部分)9引导学生从老虎上当受骗的故事中,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的道理,进而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板书:仗势欺人)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读演结合,研读文本,展开思辨,感悟事理,目的是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内涵。教师适时地评价与引导,抓住重点词语“老天爷”“蒙”通过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朗读、表演、想象老虎、狐狸的心理活动,与作者、编者、文本产生共鸣。突出文章的重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三、重点指导,认真书写1指导书写生字“爷、就、爪、神、活、猪”。(1)出

13、示生字,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正音。“神、爪、猪”是翘舌音。(2)引导学生观察大屏幕中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重点讲解“神”和“爪”。爷:上宽下窄,“父”第三、四笔撇、捺相交于竖中线,“”横折钩在横中线下侧,竖笔写在竖中线左侧。就:左窄右宽,左边“京”的第八笔是点,右边“尤”从田字格中心点起笔,长撇撇向“京”下侧。爪:第一笔平撇从竖中线右侧起笔,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收笔略低于第二笔撇,第四笔捺靠在竖上,捺脚出锋。 神:左窄右宽,“礻”的第一点靠右,与横撇的尖角在一条垂直线上,“申”的第一竖从竖中线起笔。活:左窄右宽,“舌”第一笔短撇过竖中线,第二笔横从横中线上起笔,略向右上斜,第三笔竖在竖中线右侧

14、,略往左倾斜。“口”扁,上宽下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猪:左窄右宽,“犭”的最后一撇从弯钩与横中线的交点起笔。“者”中的“土”在横中线上侧,“日”的第一笔竖贴着竖中线写。(3)教师范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4)学生临写。2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先观察再动笔,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四、深入理解,妙笔生花1总结: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喜欢他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或者借着别人的威风来欺负他人。2拓展: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他再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展开想象,续编寓言故事新狐假虎威。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恰到好处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为学生今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知道狡猾的狐狸先蒙住老虎,又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在此基础上体会狐狸的狡猾。2.二年级的学生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