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字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3579058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 字 了不起的盖茨比出自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之手, 是美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影响力巨大,下面是由出 guo 为大家的“了 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650 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和很多人一样,是因为村上知道了菲茨杰拉德, 知道了盖茨比。 虽然喜欢村上, 然而我并没有追随喜爱的作家读书的习惯,于是虽然 暗自确信我将会喜欢这本书,却迟迟没有找来看。还有一个原因,便 是笼罩在此书头上的那个阴云般的硕大词语:“美国梦”。正如翻译 者施咸荣那番令人作呕的序言导致了我始终没有看过麦田里的守望 者,正如电影美国美人的海报一映入眼帘大脑里便浮现出“中 产阶级”一词, “书写

2、了美国梦的幻灭”这样的定性也使得我对了 不起的盖茨比 产生了由衷的排斥。 美国作家向来具有密切关照社会 生活的传统,所以, 美国作家的作品是很符合某些评论家的口味的吧。 看过之后,小说的故事本身并没有引起我很深的感触,也许, 是这样的感触已经经历太多表现“资产阶级的势利虚伪冷酷” 的 作品,从巴尔扎克到卡夫卡,已经堆积如山。打动我的,是此书字里 行间流露出来的菲茨杰拉德身上那股纯真的颓靡味道。美国文学幽默 轻快的传统到了他这里, 添加了浓重的抒情和感伤, 添加了东方式的 悲悯和关怀,从而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滋味。小说中的对话很多,细节 很多,这样的小说很难写得不乏味,到了菲茨杰拉德这里,却被处理

3、得津津有味。神经质的女人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比喻层出不穷,辛 辣的议论一针见血,然而,那些令小说节奏停滞下来的长句的感怀, 又具有抒情诗一般的气质。人如其文,写出这样文字的作者,究竟有 过怎样的人生经历?这让我深感兴趣。 于是找来菲茨杰拉德的生平资料,果然符合我的猜测。如果把 作家的生活和创作之间的关系分几种类型的话,菲茨杰拉德无疑属于 人生经历和小说一样精彩的那种。出身贫寒,飞黄腾达,生活糜烂, 苍凉死去,他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 * 者,一边 迷醉于尘世享乐一边仰望天空的孩子,他是污泥中绽放的黑色玫瑰。 其实他是诗人,或者说,他是那种诗人气质浓郁的小说家,这决定了 他作品的质

4、地。他小说中细节的出彩诗人那种为人间事物重命名的能 力。 我坚信,那些积累在人类文明大厦角落的沉甸甸的作品,其内 核都是一样的。世世代代, 大家书写着同样的主题,只是用不同的结 构和语调。文学的魅力,就在于那种种美妙的说话方式;文学,保存 着人类言说的能力。 “美国梦”这样一个词怎么可以概括了不起的盖茨比所具 有的全部内涵, 冲破现实阴云的笼罩, 我看到的是大海彼端那隐约可 见的绿色灯光,那是盖茨比看到的,那是广告牌里的大眼看到的,那 是菲茨杰拉德看到的,那是很多很多人都可以看到的。有的人,随着 时光的消逝渐渐看不到了, 有的人能看到却不再相信自己看到了,有 的人一直都看得到, 一直都在指着灯

5、光的方向喃喃自语。那是一个恒 久的姿势,那个姿势是美丽的。 我喜欢小说开头出现的,父亲教导儿子的一段话,“每逢你想 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 都有过你那些优越条件。”这些都是封底上描述的本书的伟大之处。 这些文学范畴内的概念,我不是很懂。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评为 “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如诗般梦幻。”是美国文学史上墨色浓重 的一笔,百年英语文学排名,高居第二位。文学真是个永远不过时的 东西,写在 85 年前的这段句子,它甚至与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没有太 多的关系,却让人为之长久的思考与反思。就像诗经中的“人而 无仪,不死何为?”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让人内心震动。

6、我还喜 欢小说的最后一句话,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 后推,被推入过去。”令人叹息的深深的一股无力感,人们,积极努 力,向前迈步,迈向的终是,时光的过去。 在小说中,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夜夜举办着欢歌纵饮的 派对,然后他内心唯一的牵绊却是住在河对岸的黛西他曾经的恋 人和如今的女神。 “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飘渺的梦,他心中的女 神也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盖茨比在真相大白后,选择了随 梦一起幻灭的归途。生的孤独,是吉光羽片,死的孤独,是永恒。这 本书的文字也是如介绍所说的“诗般梦幻”,唯美的很,就连车祸, 枪杀,死亡这些与美沾不上关系的场景,菲茨杰拉德仍然能以诗一般

7、的手法展现。 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欢开头那句父亲的 忠告:你在评论他人的时候, 要记住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这样优越的 条件。喜欢看着盖茨比站在海边遥望黛西家码头上的绿灯,喜欢看着 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欢那种惊奇和热切;喜欢盖茨比豪 宅上彻夜不明的灯光, 和从花园里随风飘至的音乐和笑声,那样声色 犬马,醉生梦死。以及盖茨比躲在这一切繁华背后的孤独和被压抑的 欲望。喜欢死后的那段人情冷暖, 喜欢看着那辆另一个世界尽头的汽 车来到豪宅门口, 却没有发现美好的宴会早已散场。也喜欢书中的语 言、隐喻、讲故事的方式,和精致却缜密的结构。只有在反复阅读之 后,你才会发现原来书中的每个人

8、不仅丰满、独立,而且在无形之中 又被归拢在情节的网罗里,成为情节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我们都会站到了黛茜的一边,而盖茨比则会永久 的站在我们的对岸, 忧伤但并不哀怨的注视着等待的哀歌无尽的包围 古老的悲剧。我们都曾坚持过什么,也许已经忘记,也许仍旧铭记却 无力实现。 这仅仅是一个梦碎的故事,所有的情节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跌宕 也不过是为码头尽头的那盏绿灯的熄灭铺垫的。 这本书让我感到一种委屈。为我们自己。大人们称我们是“浮 躁的一代”。美国人称为“迷惘的一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本在上文学上怀有“美国梦”的作家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 菲茨杰拉德认为他自己与众不同,与他的父母也 不同, 甚至不认为

9、自己是父母的儿子, 他拥有于柏拉图式的自我观念。 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即盖茨比就是一种自认为与众不同的人, 他同样拥有柏拉图式的爱情观。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之子, 他认为自 己应为上帝的事业效劳, 他追求一种“博大的,世俗的,虚饰的美”, 显然他把自己想象成为基督一样的人物。十七岁的他决定改名, 由原 来的詹姆斯盖茨改为杰伊盖茨比, 据说杰伊盖茨比是英语 Jesus, Godsboy 发音的变体。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从他改名那一刻起, 他开始追求所谓的美和善,也就开始了他的人生悲剧。他把黛西 * 视为他追求的那种美的化身。 当他见到她时, 他知道她已经把他的理 想与他的生命气息结合在一起了。

10、他知道他的心要与上帝的心一样, 必须专一,绝不可驰心旁骛。当他第一次亲吻她时,“她就像一朵鲜 花一样为他绽放,于是这个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在黛西身上,盖 茨比的梦想变得有血有肉。他企求与黛西联袂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黛西根本无力担任这个角色。她不过是一个一项了为人 生最高目标的资产阶级小姐,没有思想,没有情操,浅薄虚假,百无 聊赖,无所事事。她绝不可能为实现盖茨比自己的梦想去牺牲自己的 既得利益。而盖茨比自己当然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想法太过 虚幻。他和黛西的丈夫汤姆 * 都拥有财富,两人的不同之处是他 至少用他的财富去追求一种“美”,并竭尽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 没有赢得它,最后,

11、乔治威尔逊,也就是汤姆的情妇的丈夫在黛西 夫妇的合谋和挑唆下杀死了盖茨比。他的梦想 * 破灭了。盖茨比的 失败就其根本原因是他做的那个“美国梦”已过时了,他所处的年代 梦想成真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 我自己为盖茨比感到惋惜,他如此专一,但最终被自己喜欢的 女子所害。当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称赞的。他能够把爱情看得很美, 而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把爱情和利益联系起来。不过他确实被自己的 理想所误导, 他没有看清时间与场合, 他不该在心仪人已婚后还对过 去美好回忆恋恋不舍。而黛西这个人太爱慕虚荣,太过于贪心。从某 种程度上讲,盖茨比最终的下场跟她有很大的关系。 盛夏八月,闲来无事,不如手捧一本书细细品读。

12、最近在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个霸权建立破晓时分的故事。 那是百余年前的北美大陆, 经济发展的火车疾驶向前; 机器的摩擦轰 鸣,却也过多地掩饰了一时的人心。这本书,便是那段历史点滴的印 记。 究其然是一个人的悲剧, 还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也许并不重要。 酒天花地的派对,奢靡豪华的住处,五彩绚丽的衣衫,只是为了他心 中挚爱的黛茜。回想初见之时,年轻美丽,一段草样的年华;荏苒而 逝,奈何命运弄人,心中的挚爱已然他人的红颜知己。爱得愈深,伤 得愈切;不干现实,沉浸于夙愿的美好,却模糊了前行的视野。无力 的枪声,所有的梦想与美好, 不堪一击地破灭, 散于风中,了无踪迹。 盖茨比,他了不起,因为他因时度势

13、的魄力,更因为他追寻美 好的情愫。他没有做错什么,却也只得这人去楼空。一个梦想,如何 极尽,唾手可得,却也如何之远,难以达到。在人人追求物质的时代, 真实的情感那般一触即溃。浮华众生,沾染了铜臭气味,失却了是一 颗至真纯净的内心。不留一片净土,那个时代,注定要湮没无畏的追 梦者。 文中最后一句写道:“我们继续奋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断 地后推,直至回到往昔的那段岁月。” 心中不禁一搐。习惯了争权夺势,习惯了勾心斗角,人们,究 竟幸福吗?浮躁的世界,寸步难行的时代,掩饰了流俗,口口声声追 忆似水般的年华。这,难道就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吗? “日复一日,兴奋之情被渐渐吞噬。”现实,抹杀了太多如真 似

14、幻的意象。 那些似空中楼阁一般的美好,与空洞的人群已然渐行渐 远。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 盖茨比的选择是前者。纵然现实残酷,命运无常,他的形象依 然伟大;单纯的难以阻挡的爱,左右了他的是是非非,也使之以一种 壮美的势态划过一个过往时代的苍穹。悄然而逝,少有人注视其光芒。 穿越了百年, 正是这缕光, 给那个昏暗的时代留下了一个值得留忆的 故事。 即使逆水行舟,在现实的洪流中,依然印记一个追梦无悔的背 影。那个值得悲悯的时代,这些动人的文字,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上个假期,儿子给我推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读完 之后,很后悔现在才读这本书,但是一想到没有错过这本书,也就淡 然了。 也

15、许每个人都和盖茨比一样对于生活,爱情心中都有一个美好 的幻想。即使现实把自己折磨得残破不堪,也不会轻易放弃心中理想 的世界。年轻时的盖茨比和黛茜深深相爱,但是自己贫寒的家境和养 尊处优的黛茜门不当户不对, 这样的现实让盖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 破灭。然而他并没有被现实打败,怀揣着对黛茜的爱和对理想憧憬, 他发誓要成为百万富翁,满足物质女黛茜,以便和她长相厮守。但是 一个人即使非常的优秀,万分的努力,也不大可能短时间成功。盖茨 比的地位和财富,在黛茜结婚五年后才取得,黛茜和汤姆结了婚,她 没有等他。 五年后的盖茨比无疑是成功的,不过人都是不幸的,总是会有 烦恼,成功者也不例外。他们鹤立鸡群,站在众

16、人之上。有的由于没 有对手会感到孤独,有的希望有人分享这份成功。 盖茨比无疑是后者, 他深爱着黛茜,没有她,这一切所谓的成功也就没有意义,因为在他 所幻想的美好世界中,黛茜是主角,其他的只是陪衬。来来往往的人 在他豪堡中穿梭, 盛宴的狂欢声与光彩夺目的灯光直到深夜才会慢慢 褪去。 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让黛茜看见, 看见现在的他是多么的成功, 如何的富有; 看见现在的他有足够的金钱和地位满足她;看见现在的 他是如何的爱她! 最终在黛茜表弟尼克的帮助下,让黛茜看到了这一 切,她所流露的激动与热泪也使盖茨比深深地感到黛茜也爱他。 黛茜的丈夫汤姆生性暴虐,做了种种对不起黛茜的事,和情妇 威尔逊夫人越轨之事不仅不讳莫如深,还搞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黛 茜很绝望,但是她又能怎样,歇斯底地大吼大叫,可是这是她自己选 择的丈夫。 然而盖茨比的再次出现重新点亮了这个绝望女人的心,毫不掩 饰的流露着对盖茨比的爱。 这一切也让盖茨比无比坚信他心中的世界 就在眼前,即使他不愿意相信黛茜的热泪中流露的除了爱恋之外还有 金钱。然而这一切全在尼克的眼里, 他看见了黛茜已经不是盖茨比深 爱的那个黛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