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物质运输、酶与ATP-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类汇编(含解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3577446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物质运输、酶与ATP-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类汇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02物质运输、酶与ATP-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类汇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02物质运输、酶与ATP-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类汇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物质运输、酶与ATP-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类汇编(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2 物质运输、酶与ATP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5)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

2、甲组2(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5)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BNa+主要以方式运出小肠上皮细胞C多肽以方式进入细胞,以方式离开细胞D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被吸收3(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10)为研究酶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B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一致C将H2O2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4(2019全国卷I

3、I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

4、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5(2019天津卷2)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6(2019天津卷3)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水解酶能使磷酸二酯键断开B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C细胞色素c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关D细胞编程性死亡避免

5、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7(2019浙江4月选考9)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8(2019浙江4月选考10)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可变

6、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B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C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D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9(2019浙江4月选考15)将豌豆根部组织浸在溶液中达到离子平衡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收Mg2+的量无关B若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吸收H2PO4-的量会不断增加C若溶液缺氧,根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会抑制NO3-的吸收D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阶段产生的大量ATP可为吸收离子供能10(2019浙江4月选考27)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

7、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比值低于1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与其正常时相比,上述比值会降低C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低于1D某动物以草为食,推测上述比值接近111(2018全国卷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12(2018全国卷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

8、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13(2018全国卷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14(2018北京卷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15(2018浙江卷10)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

9、呼吸释放的能量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D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16(2018浙江卷17)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的伸缩性比的要大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17(2018海南卷6)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和SO42-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

10、是A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专题02 物质运输、酶与ATP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5)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

11、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作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浓度差是指单位体积溶质分子数量的差异,即物质的量浓度差异,由题干信息可知,甲糖和乙糖的质量分数相同,但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因此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甲糖溶液的2倍。【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叶细胞与溶液之间无溶质交换,而甲组的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可能是由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甲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引起了细胞吸水,A正确;B、若乙糖溶液浓度不变,说明乙

12、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叶细胞净吸水量为零,B正确;C、若乙糖溶液浓度降低,说明细胞失水,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C正确;D、若乙糖溶液浓度升高,说明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低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而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甲糖溶液的2倍,因此叶细胞的净吸水量应是乙组小于甲组,D错误。故选D。2(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5)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BNa+主要以方式运出小肠上皮细胞C多肽以方式进入细胞,以方式离开细胞D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被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葡萄糖

13、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Na+逆浓度梯度运出小肠上皮细胞和K+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需要载体和能量,则方式为主动运输;方式葡萄糖运出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协助,为协助扩散;水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多肽等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详解】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B、由图示可知,Na+主要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小肠上皮细胞,B错误;C、多肽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以胞吐方式离开细胞,C错误;D、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A。3(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

14、)10)为研究酶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B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一致C将H2O2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答案】C【解析】【分析】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所处环境的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通过相同时间内过氧化氢酶催化反应释放的气体量反映,其他条件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详解】A、温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且该实验中温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则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A正确;B、各组的滤纸片大小和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B正确;C、应将反应小室稍立起,使有滤纸片的一侧在上面,然后依次小心加入pH缓冲液和H2O2溶液,此时混合液不能与滤纸片接触,C错误;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以反映在不同pH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从而判断过氧化氢酶的适宜pH范围,D正确。故选C。4(2019全国卷II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