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576964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浙江工商大学学校概况浙江工商大学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有章乃器、骆耕漠等著名校友。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八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在校学生3340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5900余人。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2、下设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商学院、章乃器学院、MBA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等23个学院和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商研究院、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统计科学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所、水产加工研究所等50余个研究机构。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4个一级

3、学科硕士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重点专业、52个本科专业(在14个省市区列入第一批招生,23个本科专业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招生);拥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浙江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我国南方设立的唯一海外日本学研究重点基地,全国首个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设有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险业(LOMA、

4、CPCU)教育考试中心,浙江省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国外考试(TOEFL、GRE、GMAT)中心和公共外语考试中心、全国日语能力测试考点。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是浙江省3个高校出版社之一。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是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70余人,博士生导师46人,正高职称218人,副高职称553人,博士503人。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2人,全国

5、“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中国“杰出青年法学家”2人,浙江省功勋教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2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钱江学者(省特聘教授)2人,西湖学者7人。学校先后与美、英、加、澳、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现有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商务、商务汉语等多个培训、合作项目。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浙江工商大

6、学法语联盟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学校占地面积129.6万平方米,分为下沙校区和教工路校区,总建筑面积9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2亿元,教学用计算机8572台。图书馆纸质图书225.44万册,数字资源35000GB,中文纸质报刊2115种,外文纸质报刊248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21000余种。浙江工商大学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正在大力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加快转型,跻身百强”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博士点介绍 (一) 企业管理学 本博士点设在工商管理学院,下设六个研究方向: 1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指导教

7、师:王俊豪教授、何大安教授、胡峰教授。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是围绕3个重点领域进行研究:一是从浙江工商大学的特点出发,对商业企业管理和公共企业管理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二是从定量角度对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如企业的不对称信息理论和企业决策理论研究等。三是结合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的经营实践,利用现代管理方法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2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指导教师:郝云宏教授、项国鹏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在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问题。目前主要是在以下领域展开研究:企业的性质和功能;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基于区域治

8、理的企业战略管理;基于产业组织的企业竞争战略;国有资本经营与国有企业治理;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成长和浙商战略转型。3营销与创新管理:指导教师:盛亚教授、李靖华教授、范钧教授。本方向研究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以及促进企业创新及其扩散的地区和产业政策。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浙江实际,从发现和解决企业现实问题出发,通过学术提炼、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上升到政府政策含义。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扩散与高新技术产品营销、服务企业R&D的组织实施及其政策、服务创新战略与营销、顾客行为

9、与顾客知识管理、中小服务业企业营销与管理等。4企业家与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教师:吕福新教授、金杨华教授。本研究方向反映中国企业循着超越自然历史发展的要求,把东西方文化和管理思想、制度与人格、产权与理念结合起来,建立新的企业家角色人格理论和主体性管理学说,突出主体性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领导。5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指导教师:许永斌教授。本研究方向主要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现代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包括:公司控制权理论;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理论等。目前主要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6企业管理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系统:指导教师:琚春华教授。本方向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研究:一

10、是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虚拟企业建设,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的理论和实现技术;二是企业决策优化理论和实现技术,包括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和实现、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互联网信息抽取和分析等;三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 (二) 统计学本博士点设在统计学院。统计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首批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统计学博士点设立于2003年,是学校目前三个博士点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经济统计博士点。研究方向:1社会经济统计方法与应用研究:指导教师:李金昌、钱雪亚、孙敬水、钱水土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从社会经济问题定量分析角度来研

11、究统计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充分体现经济学门类之下社会经济统计学学科性质的双重性:应用统计学属性与应用经济学属性。对抽样技术及应用的研究是本方向的一大特色。本研究方向在统计调查方法与指标理论方面的研究处于全国先进甚至领先水平。2管理统计方法与应用研究:指导教师:苏为华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从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角度来研究统计方法及其应用,强调了统计学的“管理方法属性”。理论上侧重于多指标综合评价(行为的事后分析)技术与统计决策(行为的事前抉择)的技术研究,应用上侧重于各类综合评估实践,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决策活动。对综合评价和统计决策方法及应用的研究是本方向的一大特色。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3概率统

12、计方法与应用研究:指导教师:许冰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概率极限和统计大样本理论方法,强调非参数统计在经济计量和风险管理上的理论与实践,非参数和半参数模型的应用是本研究的一大特色。理论和应用研究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三)食品科学 本博士点设在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中一个以大商科为背景,具有鲜明工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学院。学院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平台水产品加工子平台等。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婴保健品研究中心、浙江省食品学会均挂靠本院。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博导10余人,

13、硕导30余人,教授级职称21人,副教授级职称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3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8人。现有实验室总面积13000余平方米,实验设备价值7000余万元,在专业范围内已建成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学院教师有很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科学研究活跃,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近三年来,学院科研成果显著,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或国家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各类横向合作项目近200项,项目经费高达7000万元,年到款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以上。近五年来获得了2项国家级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

14、、二、三等奖。年均发表学术论文近250多篇,其中被SCI等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年均80余篇。食品科学博士点设五个研究方向:1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指导教师:励建荣教授、郑小林教授和蒋跃明研究员。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1)农产品、水产品保鲜原理和技术研究农产品、水产品产前、产后的生物学问题及其保鲜原理和技术。2)食品高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生物技术、超高压等食品高新技术在食品保鲜和加工中的应用。3)食品产业安全技术研究各类食品的贮藏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控制,从各种食品(尤其是农产品、水产品等)的原料、加工、贮运到消费过程中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本方向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

15、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多项,部分研究位于国内本领域的前列,获得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如励建荣教授主持的“南方主要易腐易褐变特色水果贮藏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多篇。 2食品感官科学与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指导教师:邓少平教授、韩剑众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系统研究食品物理化学性质、感官品质、品评理论与方法,探讨感官品质及消费嗜好的科学基础,研究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为食品产品设计及品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本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多项,如“技术管理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实践”于2005年

16、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食品感官科学获得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多篇。3水产品加工:指导教师:戴志远教授级高工、励建荣教授、张虹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1)水产品加工与贮藏;2)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3)水产品营养和功能食品。重点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近年来本方向主持和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部级重大攻关和重点科研项目多项,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奖项,如戴志远教授级高工主持的“超市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200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励建荣教授主持的“鱿鱼等大宗水产品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08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张虹教授主持的“鮟鱇鱼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获2008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技术进步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