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75460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脑梗塞病人的护理,2,主要内容,一、脑梗塞的概念 二、脑梗塞的早期临床表现 三、护理体检 四、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五、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3,脑梗塞,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4,脑梗塞易得人群 1、有脑梗塞家族史的人; 2、高血压及某些低血压病人; 3、糖尿病病人; 4、脑动脉硬化病病人; 5、肥胖病人; 6、多血质人(指红细胞增高、红细胞比积增高的人); 7、高凝状态及血脂增高的病人; 8、低纤溶状态(指自身溶解血栓的功能下降); 9、

2、高粘血症(指纤维蛋白原、血脂、红细胞增高、高凝等原因造成 的血液粘滞度增高的病人); 10、大量吸烟的人; 11、血栓前状态(指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心绞痛发作等); 12、高龄。,5,脑梗塞的早期临床表现,1、头晕 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6,2、一过性黑檬 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7,3、短暂性视

3、力障碍 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脑梗塞的预报信号。 4、语言与精神改变 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性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8,5、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出血,常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先兆。 6、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是脑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 7、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 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9,护理体检内容,1、一般情况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体型:匀称型、瘦长型、矮胖型 营养状况: 意识状态: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面容与表情 体位:主动、被动、强迫 步态:,10,2、皮肤: 颜色:苍白、发红、发绀、黄染、色素沉着 温度、湿度: 弹性:检查部位(手背或者上臂内侧) 皮疹: 压疮: 皮下出血: 蜘蛛痣: 水肿:,11,3、浅表淋巴结检查 检查方法:视诊、触诊(示、中、环三指并拢,其指腹放于被检皮肤上进行滑动检查。,12,4、头面部的检查 眼 口腔 颈部,13,5、胸部 6、心血管系统检查 7、消化系统检查,14,8、神经系统检查 感觉功能的检查 (1)浅感觉检查 (2)深感觉检查,15,运动功能的检查:有无运动失调、平衡功

5、能。 1)随意运动与肌力:有无偏瘫、截瘫、运动障碍等 肌力:0-5级 2)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3)不随意运动: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 4)共济失调,16,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 1、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引起的反应称为浅反射 角膜反射: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检查者用细棉签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 腹壁反射: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屈以使腹壁放松,然后用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17,2、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病人前臂屈曲,检查者将左拇指置于病人肘部肱二头肌腱上,其余四指托住肘关节,右手持叩诊锤叩击左拇指,正常反应为肱

6、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膝腱反射:,18,3、病理反射 巴宾斯基征: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左手握住病人踝部,右手用钝竹签由病人足底外侧由脚跟滑向小趾根部,再转向内侧。阳性表现为拇趾缓缓背伸,其他四趾呈扇形展开,见于锥体束损害 奥本海姆征:检查者用拇指及食指从病人膝下沿胫骨前缘向下滑压至踝部。,19,4、脑膜刺激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 1)颈项强直:病人去枕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以右手置于病人胸前,左手托住病人枕部作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 2)克匿格氏征: 3)布鲁金斯基征:,20,脑梗塞的护理诊断与措施,一、生活自理缺陷 1、协助病人完成自理活动,鼓励

7、病人寻求帮助。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3、恢复期鼓励病人独立完成自理活动,以增加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以适应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需要,提高生存质量。,21,二、有发生压疮的可能 与长期卧床有关 1、睡气垫床,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2、建立翻身记录卡,加强翻身拍背q2h,局部减压,避免按压压疮部位,正确翻身移动患者。 3、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热量食物。 4、每日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2,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热量食物,选择软饭、半流或糊状的粘稠食物,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食物。 2、少量多餐,给病人足够的进餐时

8、间。 3、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高能量饮食并做好护理。 4、必要时采取静脉高营养治疗。,23,四、有外伤的危险 与意识不清、肌力下降有关 1、正确评估病人的危险因素,与病人和家属共同制定护理措施。 2、病人入厕或外出时有人陪伴,鼓励病人寻找帮助。 3、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 4、对意识障碍的病人加床栏,防止病人坠床,走廊加扶手,周围环境中设有障碍物,以防跌倒。 5、经常巡视病人,必要时给予关心和帮助,24,五、有便秘的可能 与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有关 1、无禁忌症者可给含纤维素的饮食,多吃水果增加水分摄入。 2、腹部按摩每日2次,床上被动活动每2小时1次,锻炼腹肌及盆底肌肉。 3

9、、卧床病人给予良好的排便体位。 4、按医嘱给予缓泻剂、开塞露,必要时灌肠。 5、中药针灸。,25,六、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肺部感染、分泌物过多、意识障碍有关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2、如果病人有痰鸣音,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有效排痰的方法,必要时给予负压抽吸痰液。 3、指导病人进行体位引流,排痰前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副作用。 5、遵医嘱给予床旁雾化吸入和湿化吸氧,达到稀释痰液和消炎的目的。,26,七、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1、向患者

10、及家属解释疾病产生的原因,发生发展及转归。 2、解释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3、各种护理操作前应向病人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27,八、 语言沟通障碍 与意识改变有关 1、鼓励病人大声说话,病人进行尝试和获取成功时给予表扬。 2、注意观察病人非语言的沟通信息,体贴关心病人,避免挫伤病人自尊心的言行。 3、指导病人使用肢体语言和手势语言等多种沟通方式,以达到有效表达自己需要的目的。 4、对病人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利用图片、字画,以及儿童读物等,从简单开始,按照字词语段的顺序,循序渐进,教病人学说话,表达自己的需要。 5、多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多参与家属及朋友之间的交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8,

11、九、潜在并发症: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 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有关 1、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注意保暖。 2、严格无菌操作 3、给予翻身拍背,促进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做好会阴护理,嘱其多饮水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29,十、误吸的危险 1、取侧卧位或平卧头侧位,抬高床头。 2、指导病人缓慢进食;喂食时,不要催促病人,宜予糊状食物,健侧喂入。餐毕喂数口温开水,使口内残留食物吞食干净。 3、将食物和药物压碎,以利吞咽。 4、指导病人使用吸水管饮水。 5、必要时鼻饲流质饮食,进食前要先证实胃管在胃内后方可注入食物。,30,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一、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饮食要有节制,不宜过饱。选用

12、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少食动物脂肪、奶油、蛋黄等食物,防止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忌食辛辣,戒烟酒,有利于降低脑梗塞的发病率。吞咽困难者取坐位或头高健侧卧位,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饮食,进食缓慢,防止呛咳;有意识障碍不能进食者,应尽早给予鼻饲饮食。,31,二、心理指导 患者常因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而抑郁、烦恼,心理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应多加关心体贴病人,主动介绍住院环境,使其尽快适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预后等情况。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鼓足勇气积极配合治疗。,32,三、生活指导 1、 加强皮肤护理脑

13、梗塞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肢体瘫痪而长期卧床,加强皮肤护理尤为重要。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加以保护。每2h定时翻身一次,并对受压部位做轻度按摩,涂抹爽身粉。床褥要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肤。,33,2、排便的护理指导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便秘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心脑负担。 3、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病人卧床休息期,为预防肢体肿胀,患肢可垫高,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为防止足下垂,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发病2周后,病情好转,即可做肢体功能锻炼,给

14、予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及按摩。开始可每日2次,每次1520min。以后逐渐增加运动次数及时间,待功能有所恢复,再进行肢体的主动运动、床上活动、床下活动等,循序渐进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失语者应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使其逐步恢复语言功能,34,4、出院指导1 、出院后应注意居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肢体及语言的康复锻炼。2 、严格按照出院后医嘱用药如预防复发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平日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忌辛辣、戒烟酒等。定期来院进行复查,复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3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如发现眩晕、步态不稳、血压升高、肢体麻木无力、言语模糊或失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及时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35,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