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阴 淮安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574560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淮阴 淮安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淮阴 淮安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淮阴 淮安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淮阴 淮安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淮阴 淮安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淮阴 淮安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淮阴 淮安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安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查测试 语文试题 2006119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试题的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果脯 花圃 惊魂甫定 破釜沉舟 B闪烁 砾石 老骥伏枥 风声鹤唳 C摇曳 笑靥 苦心孤诣 集腋成裘 D跻身 箕踞 孤傲不羁 反唇相稽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僭越 装帧 目不暇接 名副其实 B暮霭 幅圆 蹉跎岁月 淡泊明志 c编纂 坐落 根深底固 贸然行动 D滥觞 提纲 委屈求全 平心而论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一句是 A2007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启动仅三天,网上的报名人数直线上升,甚至出现一个宿舍全部报名的盛况,报考热度令人瞠目结舌。B在2006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肖钦获得鞍马金牌,陈一冰获得吊环金牌,真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的单色性制成的精密仪器,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细的“尺子”。 D“超女”活跃城市乡村,“唱响”遍布大江南北,媒体对年青一代的价值趋向有着很大的影响,娱乐取向不容忽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鸡”、“劳”等垃圾快餐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早已显露无遗,许多家长和子女明明知道,却对这种潜在的威胁并不在意。 B

3、我们购买“碧水蓝天”楼盘的房子,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优美环境,因为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业主的心情。 C国有企业遭受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决策者的失误、内控机制的缺失、监督管理不力有关。D以破坏自然景观、割裂传统文脉为代价的“形象工程”,屡禁不止,不仅是无知,更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生活中的“成本” 聪明的投资者,在做决策时,会分辨“初期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区别。你花10元的“初期成本”购买了面值10元的邮票,这一举动的成本是多少?是零。因为你可以把邮票按照原来的价格卖出去。你的举动并没有令你失去什么。但是,你花10元买了一个汉堡包并咬

4、了一口,你这一举动的成本是多少?是10元。因为吃过的汉堡无法转卖出去。 “沉没成本”是那些后来的举动所无法挽回的成本。无论你继续吃完这个汉堡,还是丢掉,那10元都是你没有办法收回的。所以,你用10元的“初期成本”购买这个汉堡包时,其“沉没成本”是10元。 投资和入行的“门槛”,不是“初期成本”,而是“沉没成本”,因为它一旦投入就无法挽回。如果你行走于国与国之间,你学习古汉语的沉没成本,比学习英语的沉没成本大,因为英语的知识比较容易转化为其他欧洲语言的知识,但古汉语比英语更难挪用。如果你行走于县与县之间,你学习英语的沉没成本,比学习汉语的沉没成本大,因为汉语的知识更广泛地运用于你的日常生活。 电

5、话公司铺设的电缆,几乎不能用来做别的事情,所以它的沉没成本很大。在决策前,必须考虑铺设电缆的成本,看看未来的收入是否足够抵偿。但是,电缆一旦完成铺设,它就成为沉没成本它不再是成本,不再影响以后的行动决策了。只要收入能够抵偿维持经营的成本,即使无法收回沉没成本,企业也应该继续运作下去。 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电话公司来说,它可以用非常低的价格阻吓新竞争者的进入,因为既有的电话公司已经完成了投资,所以无须考虑已经沉没的成本,只要收入足以抵偿运营成本就可以了;而新竞争者由于还没有动手投资,所以必定要求收回全部的成本,否则就不会投资。可见,如果政府为了刻意营造“竞争”的局面,便扶持新竞争者进入,那可能是一

6、种浪费。 我小时候学习拼音的成本已经沉没。我现在用拼音输入,效率虽低,却无须重新学习。五笔打字虽然效率高,但必须投入两个星期的时间来掌握。我花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是用效率较低的拼音输入法,我感觉这更经济合算。 5下列对“沉没成本”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初期成本”和“沉没成本”大致是相等的,它们的区别只是邮票和汉堡的区别。 B“沉没成本”一旦投入,就无法收回,但即使再大,也是企业所必须投资的。 C不同的投资者不管你何时进入某个行业,“沉没成本”是相同的,因而竞争是公平的。 D你学习过汉语拼音,你就拥有了“沉没成本”,你使用拼音输入就更合算。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

7、的一项是 A对不同的人而言,学习同样的内容,他们所需要的“沉没成本”是不一样的。 B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不是“初期成本”的数量,而是成本能否收回。 C新竞争者之所以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承担不起“沉没成本”。 D未来的收入能够抵偿沉没成本,就可以考虑投资,不需要过多地考虑是否已有同行存在。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邮票作为邮资支付后,仍可看做是“初期成本”,因为使用过的邮票也具有收藏价值。 B政府扶持投资者参与国际竞争,“沉没成本”没有办法收回,也不能说就是一种浪费。 C企业的正常运作,收入必须能够抵偿维持日常经营的成本,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更新成本。

8、D投资者退出某个行业,转入其他行业,企业转让后,“沉没成本”也随同转让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高允,字伯恭,勃海人也。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日:“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日:“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饥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辽东公翟黑子有宠于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日:“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

9、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日:“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与允绝。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臣闻太祖道武皇帝既定天下,始建都邑。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

10、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选自魏书)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甚称旨 称:合乎 B则亩益三斗 益:收益 C为首为讳乎 首:主动坦白 D欲逞其能 逞:显露,表示 9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虽遇饥年,复何忧哉 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竞为世祖所疏 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其所损废,亦以多矣 A B C D 10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字计算,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它犯了贪贿之罪,被高祖发觉。高允劝他

11、主动向皇上承认错误,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反而认为高允在诱骗他。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起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第卷(共120分)四、(23分) 1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3分) 译文: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3分) 译文: (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

12、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第二句中的“君”指的是谁?(写出其姓名或号)请列举出他的两篇作品。(2分) (2)第三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3)第四句写景具有怎样的作用?2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新鬼烦怨旧鬼哭, 。(杜甫兵车行) (4)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荀子劝学)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22分)那古典的醇香 真静啊,这淡季的博物馆,静的不仅是那些沉寂了千年的文物,还有每名参观者的脚步,以及窗外射进来的午后的阳光。这种安静,真让人全心全意地将情感投注在那件件珍品串连而成的文明的河流里,让灵魂经受一次愉悦的洗涤。 淡季只是一种说法,是与自身比较的一种粗略的结论。实际上,中国的博物馆似乎很少会有旺季。当然,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临时性商业展出除外。当我踏上中国历史博物馆高高的台基,走到“中国通史陈列”那清冷的售票窗口的时候,还望了望对面恐龙特展售票口长长的队伍。人们被报纸电视这舆论的双桨驱使着,如争食的鱼儿一样争先恐后地要一睹那些冒牌古生物的姿影,却全然不知就在这一墙之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