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主要任务-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74511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主要任务-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主要任务-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主要任务-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主要任务-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主要任务-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主要任务-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主要任务-文档资料(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主要任务,冯子健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 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2,抗战救灾工作正在从人员抢救、伤员救治转向,灾民安置 道路、通讯、电力、供水恢复 废墟及环境清理 食品供应链恢复 医疗服务恢复 伤员转运 公共卫生与防疫,3,公共卫生与防疫的主要任务,指导: 尸体处理的卫生指导 灾民安置营地选择及卫生学处理 受灾社区的公共卫生指导 水源地的保护与饮、用水的供应与卫生安全 食品的供应与卫生安全 营地环境卫生(粪便、垃圾、污水处理)指导 虫媒、啮齿动物控制 卫生状况、需求、疾病发生风险的评估 传染病监测、调查和控制,4,建立高效协调的救灾防病前线指挥机制,5,汶

2、川县05-07年报告的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甲肝、戊肝、菌痢、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以菌痢发病水平较高 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腮、风疹、水痘等,以肺结核、麻疹、水痘发病水平较高 虫媒传染病 黑热病(2005年7月报告1例)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乙肝、丙肝、淋病、梅毒,以乙肝发病水平较高 以粪口/肠道或密切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的传染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仅2006年、2007年分别报告1例、2例 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 肺结核、甲肝、乙肝、麻疹、流腮、风疹,其中麻疹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汶川县05-07年无病例报告传染病,动物源性传染病 鼠疫、炭疽、人禽流感、出血热、狂犬

3、病、布病、钩体病、血吸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呼吸道传染病 非典、流脑、白喉、流感等 肠道传染病 霍乱、脊灰、伤寒、副伤寒 虫媒传染病 乙脑、登革热、疟疾、斑疹伤寒、丝虫病、恙虫病、森林脑炎等 手足口病,7,北川县05-07年报告的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甲肝、戊肝、菌痢、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水平较高 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麻疹、流腮、风疹、水痘等,以肺结核、流腮发病水平较高 动物源性传染病 出血热(2005年报告2例) 虫媒传染病 乙脑、疟疾、黑热病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乙肝、丙肝、淋病、梅毒,以乙肝发病水平较高 以粪口/肠道或密切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的

4、传染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近3年来均有少数病例报告,2007年报告有手足口病 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 肺结核、甲肝、乙肝、麻疹、流腮、风疹、乙脑,其中麻疹(2005年)、流腮发病率较高,8,汶川县05-07年无报告的传染病,动物源性传染病 鼠疫、炭疽、人禽流感、狂犬病、布病、钩体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斑疹伤寒、丝虫病、森林脑炎、恙虫病 呼吸道传染病 非典、流脑、白喉、百日咳、流感等 肠道传染病 霍乱、脊灰、伤寒、副伤寒,9,对传染病流行风险的几个基本认识,对传染病流行风险的几个基本认识 灾害使的传染病发生危险因素增加 生态改变(媒介、啮齿动物) 环境恶化(粪便

5、、垃圾、水处理) 生命线系统和医疗服务破坏 生活形态改变(居住条件、迁移、拥挤,等等) 心理、生理应激后的抵抗力下降(Host factors) 救灾人员涌入 本地原已存在的疾病流行/暴发风险高 尸体不会造成传染病流行,10,传染病监测的一般用途,发现有公共卫生重要性的病例以便追踪/控制 发现疾病的流行/暴发,以便启动调查和控制 了解疾病的变化趋势,为干预项目、策略/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信息 疾病特征的变化 识别危险因素/高危人群或地区 监视病原微生物型别、毒力、耐药性及其变异 监测公共卫生干预项目(策略、措施)绩效和进展 发现新发传染病/新的公共卫生问题,11,灾害发生后应急监测的用途?,发

6、现疾病的暴发苗头 监控应急干预措施的效果 如实施媒介控制措施后,疟疾发病率是否下降 识别卫生应急的重点,确定卫生应急的优先问题 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 为灾害卫生应急指挥部门和捐助方提供信息 卫生应急干预项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募集资源,12,Outbreak Detection and Response,13,Outbreak Detection and Response,14,如何设计监测系统?,1.阐明问题,描述环境 2.澄清监测目的和用途 3.明确监测内容和范围 4.定义监测事件 5.明确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6.确定监测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7. 报告及时性要求 8. 报告表格(卡) 9.

7、 数据的报告流程和方法 10. 数据分析和解释 11.结果的报告和分发、反馈机制 12.行动与干预 13. 质控与评价,15,在灾后应急情况下,监测系统的建立前要先明确以下几点,灾害类型/传染病暴发主要风险? 必须建立应急监测系统吗? 常规监测还能运转吗? 常规医疗服务是否存在并正常运转吗? 应急监测是补充还是替代原常规监测? 能否原来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以适应应急需要? 监测对象:集中安置人口VS当地人口? 收集什么数据?用途? 什么疾病或症候群? 发病/死亡/伤害? 由谁提供或采集数据? 频度和时间要求? 数据如何传送(流程)? 谁分析数据?数据分析频度? 分析报告给谁?,16,确定

8、监测疾病或症候群(1),选择有暴发倾向的疾病 与灾害类型有关 与是否有集中安置人群有关 与生活卫生设施破坏情况相关 与当地平时疾病流行状况有关 灾后不同阶段监测病种不同 灾后的应急期 灾害后期 要考虑是否能预防或控制 要考虑干预控制对策 不能超越资源限制:人/时间/工作负荷,17,确定监测疾病或症候群,发热伴呼吸道症状 发热伴出疹 腹泻(水样便) 腹泻(血便) 急性黄疸 脑炎或脑膜炎 其他发热性疾病 急性中毒 传染病相关死亡 临床诊断的任何传染病,疑似鼠疫 疑似霍乱 疑似炭疽 疑似传染病相关死亡 传染病暴发,18,制定病例定义(报告标准),监测的基本要求 使不同报告者按相同报告疾病 不同于临床

9、诊断标准 取决与由谁来诊断或报告 医生还是非医务人员 考虑救灾现场的诊断条件 要简单/可操作,19,WHO推荐的病例定义(举例),急性水样便腹泻 过去的24小时内有3次或以上稀便或水样便,伴有或不伴有脱水 霍乱疑似病例:5岁以上人员由于水样便(可有或没有呕吐)所导致的脱水或死亡 霍乱确诊病例:从复写便标本中分离到O1或O139群霍乱弧菌 急性出血热症候群 急性发热(短于3周)的病人同时伴有下列情形中的任何两种: 出血或紫癜样皮疹 鼻出血 吐血 咳血,咯血 血便 没有已知诱因的其它出血性症状,20,WHO推荐的病例定义(再举俩例子),急性黄疸症候群 黄疸急性起病,症状重,且没有任何已知的潜在疾病

10、 出血性腹泻 急性腹泻大便带血 细菌性痢疾确诊病例 便标本培养分离到痢疾杆菌,21,确定报告人,仍在运转的医疗机构 灾民安置点医疗队 受灾社区临时医疗点 在灾区巡诊的医务人员 当地村医 非卫生人员?,22,确定监测内容,病例个案报告/累计数报告 一般还需要收集当地本底数据和分母(既往发病数/儿童接种率等) 人口数(以安置点/村/乡/县为单位?) 5岁以下儿童数 移出人口数 进入人口数 安置点数及名称/地点 孕妇数 失去家庭儿童数 医疗点数?,23,选择什么类型,主动监测还是被动监测? 普遍报告还是哨点监测? 需要建立零病例报告制度吗? 实验室诊断? 有时需开展定期调查和快速评估,24,数据收集

11、格式(工具),个案报告卡 病例一栏表 汇总表,25,确定报告方式和流程,如何报告? 填表/电话/传真 专门有人来收集 报给谁? 如何减少或避免同一个病人被重复报告? 报告的时间要求 随时报? 每天报? 周报? 取决于监测目的和现场条件,26,中国CDC正在四川灾区建立的报告方式,短信报告:将每日传染病相关症状登记信息或法定传染病个案信息发送到13911810834 电话报告:如灾区现场无法实现手机短信报告,责任报告人须将每日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过电话报告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接报报告电话为010-63022996(24小时开通),010-63173379(仅工作时间开通)

12、如现场尚未恢复通讯,责任报告人将每日疫情信息提交具备通讯条件的救灾机构或救灾防病工作队进行报告,27,数据的汇总、分析和解释,确定数据分析人员 流行病学人员主持数据分析解释 在确定报告内容和格式时,就要想好数据如何汇总和分析 列出分析指标和公式 对数据特征要有充分了解 分析方法主要还是三间分布的描述 是否有时间/空间或人群的聚集性 主要是用来发现暴发“苗头” 可以预先建立预警阈值,但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 要考虑好没有基线数据时如何判定暴发,28,WHO推荐的预警阈值(1),下列疾病出现一例疑似病例即意味着可能发生暴发,须立即开展调查: 霍乱 麻疹 斑疹伤寒 鼠疫 黄热病 病毒性出血热,29,W

13、HO推荐的预警阈值(2),下列疾病病例数超过给定阈值即须开展调查 疟疾 痢疾 流脑 伤寒 甲肝 阈值的确定视有无本底值、本底值的高低、是否是本地平时流行疾病、对儿童免疫情况是否掌握、应急处理资源和能力、政治和社会压力等而定,30,监测数据分析的基本指标,死亡数/死亡率/病死率 发病数/发病率 暴发分析用罹患率 人口统计数据及其变动,31,应建立疫情会商机制,32,应建立疫情会商制度,避免个别人对数据分析结果做出不当解释或采取不当反应,33,Distribution of consultations by sub-district and weeks, 2005-02,34,Bloody Dia

14、rrhea,35,还需要,事先明确分析报告报送给谁 事先明确谁做决策,36,暴发和流行可以突然发生,37,有些暴发和流行则是缓慢发展的,38,有些暴发可能在高本底水平上发生,39,这样的暴发无需特别的技术即可识别,40,在什么时间/空间层次上识别暴发?,安置点 村 乡镇 县 地市 省,Hour Day Week Month Year,41,还要考虑是什么病种和疾病的特征,什么病 本地稀有疾病 当地常见病种 暴发发展快还是缓慢的病种,42,灾后疫情报告数明显减少可能意味着报告系统破坏还要注意观察报告单位数是否减少,43,有时网络直报数不能反映受灾地的疫情,44,监测的部署和实施,如何将监测要求(

15、方案)贯彻至每一个相关单位和个人 培训 志愿者 外来医疗队 督导 监控 向报告单位和人员反馈很重要,45,Reporting agencies,13 agencies reporting Family planning agency, Indonesia PKBI Indonesian planned parenthood agency (IPPA) IRC-CIRC/CARDI Japan Int. Coop. agency Jesuit refugee services Mdecins Du Monde (MDM) Mdecins Sans Frontires F (MSF) Mdecin

16、s Sans Frontires B Mdecins Sans Frontires H Northwest Medical Team SAF Relief Team Singapore High Point Community services Spanish cooperation,Contacted Care International IMC International Medical Corps Islamic Foundation of Toronto JRT Japan Rescue Team OMC Outpatient & mobile clinics PMT Philippines Medical Team Project Concern International,46,No news from:,German Red Cross Indonesian Red Crescent Aceh Humanitarian Post ACT Public Health Kuta Baro AMDA Assoc. Med. Dr of Asia CRT China I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