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共识-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74504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共识-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共识-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共识-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共识-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共识-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共识-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共识-文档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2,分级转运原则,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分级标准,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图,3,病情危急、变化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病情危重,需要多种生命支持手段; 病情紧急,评估时间有限,需要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转运工作繁杂且风险大,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增多。,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特点,4,(一)分级转运原则,5,(一)分级转运原则,降阶梯预案: 可能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充分评估: 准确了解转运风险; 确定可行转运方案; 合理选择风险应对措施。,6,优化分级: 级:随时危及生命,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仍不平稳,GC

2、S评分12分,无人工气道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转运时间在分级评估中作为次要指标,转运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转运风险的增加。,(一)分级转运原则,7,(一)分级转运原则,最佳路径: 转运前,充分评估患者、有效沟通、按分级标准安排相应的人、材、物; 转运中,实时评估与监测,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为保证转运路径顺畅可以设置转运专梯等设备; 转运后,医务人员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医疗措施,并进行评价,确保医疗护理的连续性及持续质量改进。,8,(一)分级转运原则,动态评估: 转运前重新评估患者的病情,尤其在配置好转运装备后;转运中保证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转运后对转运过程和转运效果再次评估。 对转运流

3、程进行多环节、多方面、无缝隙的动态评估,力求将转运风险降至最低。,9,(二)分级标准,10,表1 转运分级标准,11,表2 转运人员配备标准,12,表3 转运装备配备标准,13,(三)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14,(三)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ACCEPTANCE 评估分级(assessment 转运人员分工明确,护士熟悉工作流程以及应急方案,由转运护士来担当领队。 转运装备准备。按照标准配备;仪器设备调试并试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患者准备。出发前再次评估病情(主要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及循环情况等),并检查各种管路及引流固定妥当,确保通畅,尽量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转运。 接收方准备。告

4、知接收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器设备、用药情况及到达时间。,18,正常转运(Transportation),确保患者安全及医护人员安全: 为确保患者安全,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在床单位间移动过程要注意各种管路连接的有效性;保证仪器正常工作;最短时间完成转运。 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转运仪器须规范放置,防止被仪器砸伤;注意行人,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19,患者病情加重,根据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 级:就地抢救; 级: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否则须尽快返回; 级: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 未能检查需要等待的患者,一般处理原则如下: 级:允许等待时间5min; 级:允许等待时间10min; 级:允许等待时间 20min。,应对管理标准化 Administration & Normalization),20,总结评价(Conclusion& Evaluation),转运完成后,进行综合评价,持续改进!,21,(四)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图,22,23,24,25,I hope you have a great day!,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