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规治疗项目简介-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74370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常规治疗项目简介-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骨科常规治疗项目简介-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骨科常规治疗项目简介-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骨科常规治疗项目简介-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骨科常规治疗项目简介-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常规治疗项目简介-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常规治疗项目简介-文档资料(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骨科常规保守治疗项目简介,2,骨科治疗,骨科中医疗法 分为内治与外治 内治:中医药 外治:针灸、推拿、整脊、火罐、中药塌渍等。,骨科西医治疗术 TDP特定电磁波治疗 中频脉冲电治疗 超声波治疗 颈腰椎牵引 冲击波治疗 小针刀治疗等,3,骨科中医疗法,4,中医药的优势,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中药配伍上灵活运用,一人一方,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兼顾临证中的出现的其他症候。 例如:部分骨折患者长期卧床,胃肠道蠕动减弱,形成的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皆可以在续断疗伤的基础上,加以健脾益胃、消食导滞、行气通便的药物,一举两得。,5,中医药的优势,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2、。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是指运用中医四诊,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及证型,在治疗骨病的基础上,予以补益气血、疏肝解郁、镇肝潜阳、息风化痰等治法,从而防治一些基础病,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既病防变是指在动态的观察疾病,注意疾病发展和传变的方向,然后四诊合参,辩证论治,及时阻止疾病的传变,不失最佳治疗时机。,6,中医药的优势,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遣方用药的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保护脾胃。 骨科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是有一定刺激的。中药的介入,一方面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一方面健脾益胃、滋补肝肾,双管齐下,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对脾胃的伤害。,7,中药内服在疾病

3、不同时期的作用,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单一的使用西药或者活血中药制剂,可迅速控制症状,但容易导致症状反复。配合中药口服,能使效果更加稳定,同时相应的减轻西药用量,中药既能改善临床症状又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8,中药内服在疾病不同时期的作用,对于手术患者,我们在术前进行评估,给予中药调理,控制基础病,稳定病情,为手术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在手术后,充分的运用中医辩证论治,中药加减配伍,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轻疼痛,防止感染。在围手术期中,中药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包括使用中药对于疼痛的管理,也是功不可没的。,9,中药内服在疾病不同时期的作用,患者在康复期的时候,症状已经基本控制,西药用量已逐步减量,临

4、床中多见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的证候。此阶段通过调补气血、补益肝脾肾,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防止反复发作。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我们从肝脾肾论治,由内至外,内由脏腑,外络肢节,从而药起沉疴。,10,中药内服的反思、总结与提高,临床中,我们发现有一小部分骨病患者的疼痛十分顽固,常常因为疼痛经久不愈变得多思多虑,西医多采用抗焦虑和抑郁药,但此类药物长久运用多有不良反应,我们进行反思、研究和总结后,在补肝肾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解郁之品,补肝不忘疏肝,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多采用柴胡、佛手、香附等。,11,骨科中药运用的核心思想,益肾搜剔,顽痹不可偏执一法。 虚实夹杂,医家尤须持重应机。 专注研究骨科

5、病症,但学习绝不拘泥于骨科病症。师古而不囿古。,12,针灸,针法,灸法,13,针灸,针灸的功能: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针灸的优点: 1.具有广泛的适应症。 2.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的作用。 3.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4.医疗费用经济。 5.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14,艾灸,为什么选用艾草呢? 1.艾草生命力顽强,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2.艾草,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3.燧人氏钻木取火用的材料就是艾草,将

6、艾草捣成特别细的艾绒,其引燃的效果特别好,钻木钻到温度高的时候,最优先点燃的就是艾草的绒。,15,艾灸,艾灸的作用原理: 1.祛寒邪 2.补元阳 3.通经络 4.调正气,16,1.祛寒邪:艾草具有纯阳之性,借助灸火产生的活跃能量,对经络有激发、疏导的作用,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治疗寒邪、阳虚有特效。 2.补元阳:现代人由于工作繁忙,压力过大,加之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元阳之气耗散过多,正气不能抵御邪气的入侵。艾灸能很好的补充人体阳气,提升正气。,17,3.通经络:经络不通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疼痛,就是中医讲的“不通则痛,不痛则通”。艾灸通过火力使药力得到发挥,把经络中的瘀滞化掉,经络就通顺了。

7、 调正气:正气决定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因。明朝的李梴医学入门中说到:“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18,艾灸的适应证,1.四肢关节疾病 2.疼痛类 3.消化系统疾病 4.呼吸系统疾病 5.妇科疾病,19,艾灸的禁忌症,1.阳亢实热,口舌生疮,便秘等不能灸。 2.局部有溃疡、疮痈、红肿等不能灸。 3.感冒发热期、醉酒、过劳等不能灸。 4.妇女经期、妊娠期慎灸。 5.体内植入支架、钢钉等术后病人手术部位忌灸。 6.男女乳头、阴部等不要施灸。,20,推拿正骨,中医讲骨正筋柔,方能气脉常通。脊柱的小关节紊乱,很容易造成脊柱力学的失稳,从而形成颈

8、腰综合征。所以,筋伤则理筋,骨伤则正骨,才能维持脊柱的内源性平衡和外源性平衡。,21,脊柱,22,火罐,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常用于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等。,23,骨科西医治疗术,24,理疗的基本原理,通过物理因素对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因而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目的。,25,常用人工物理因素有电、光、声、磁、温度和机械力等。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光疗分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激光等疗

9、法;声疗又分超声波和超低声疗法;利用温度的治疗有热疗、冷疗和冷冻疗法;利用机械力的疗法有按摩、推拿、手法治疗、牵引和运动等。 常用的自然界物理因素有日光、大气、海水、矿泉、高山和森林等,人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接受环境中的不同自然物理因素的综合影响,防治疾病。 理疗在临床应用广泛,如急、慢性炎症,急、慢性损伤,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症候群,内脏器官功能失调等。,26,电子针疗仪,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27,超声波治疗仪,颈腰椎牵引床,28,小针刀微创治疗,气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29,气压弹道(发散式)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肩周炎、跟痛综合征为常见慢性软组织累积性损伤,常与肌肉肌腱的过度

10、负荷和过度使用有关,临床亦称为肌腱病或末端病。药物及常规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对本类疾病疗效欠佳,临床上常用封闭或手术治疗但疗效均不持久。骨肌系统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近年来骨科领域的崭新非侵入性治疗方法,疗效显著。,30,31,32,33,冲击波治疗原理,机械应力效应:当冲击波进入人体后,由于所接触的介质不同,因此在不同组织的界面处可以产生不同的机械应力效应,表现为对细胞产生不同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慢性软组织损伤受侵袭的组织发生微创伤,机体产生愈合反应,愈合过程引起血管生成和增加局部营养供应,刺激修复过程。 空化效应:疏通闭塞的微细血管,松解黏连 镇痛效应:冲击作用力抑制神经末梢细胞 刺激生长因子,3

11、4,适应症,肌腱、韧带类劳损性疾病:肱二头肌肌腱炎、肱骨内外上髁炎、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腱鞘炎 足底筋膜炎伴有或不伴有骨刺 关节滑囊炎:三角肌滑囊炎、尺骨鹰嘴滑囊炎 肌肉损伤: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菱形肌、臀中肌、梨状肌等,35,小针刀简介,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它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由朱汉章先生发明,现已进入各大中医药大学,发展成为针刀学科。,36,针刀疗法的本质是微创闭合型松解加压术,是非药物侵袭疗法,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无后遗症且疗效显著的适度医疗,可以取代

12、部分开放手术,将不治变为可治,将难治变为易治,将久治变为速治。,37,小针刀作用,松解剥离病变部位的黏连、瘢痕、硬化、钙化、骨性组织、解除神经卡压、降低组织与骨内高压,改变微循环,整体调整生物力学平衡,矫正病理移位与畸形等。,38,小针刀优点,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环境和条件限制。治疗时无切口,无需缝合,对人体组织损伤小,不易感染,少见不良反应,患者无明显痛苦,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术后无需休息,患者易接受。,39,腰椎间盘突出操作图例,40,小针刀疗法应用指征,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在病变部位可触及敏感性压痛 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弹拨病变处有响声,41,适应症,颈椎病:颈肌劳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 腰椎病: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 骨关节病: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足跟痛(足跟骨刺)、肩部膝部关节炎等 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以及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 神经痛:周围神经卡压征、骨-纤维管卡压综合征,42,感谢大家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