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74336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文档资料(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 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2018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案例,问题聚焦 2015年我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据各护理单元上报,2015年我院发生深静脉血栓26例,全年DVT平均发生率0.035,问题聚焦,各类检查中下肢DVT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图片,图片,成立护理防栓小组,PLAN阶段,DO阶段,CHECK阶段,ACTION阶段,P,LAN,第一部分,时间进度 主题选定 名词定义 衡量指标,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原因分析 对策拟定,时间进度,参考文献: 1.刘霞. 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8):567-569 2.徐园.国内深静脉

2、血栓预防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222-1225 3.曲洪雪.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110-112 4.刘玉芬,袁启东,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0,29(14):160-161 5.李春霞,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37-39 6.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09,3(3):380-383,主题选定选题背景,主题选定选题依据,主题选定,

3、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DVT常导致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严重者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名词定义,衡量指标,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 基本预防措施落实条目数 督查总条目数,=,100%,名词定义与衡量指标,

4、原版,参考相关文献,新修订(时间),参考文献: 1.梁妮,Autar量表在骨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9-50 2.刘晓涵,国外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4.29(12):94-95 3.庄伟清,改良Autar量表在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2):68-70,现有流程审视,评估方案: 1.10分,低危,每周评估一次,推荐预防措施-; 2.11-14分,中危,每三天评估一次,推荐预防措施-; 3.15分,高危,每天评估一次,推荐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双下肢抬高1

5、5-30,不在腘窝或小腿下垫枕; 2.禁止双下肢穿刺及输液; 3.早期床上主动及被动肢体活动,日间4-5次/d,15min/次; 4.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动脉搏动强度; 5.双下肢抬高1530,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6.若病情许可,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 7.禁烟,进低脂多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8.使用防血栓弹力袜或梯度压力袜; 9.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或足底静脉泵(VFP),现有流程审视,原有评估表,2016年2月22日-3月6日兼职质控护士在督查病区质量时对防栓预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现状调查,现状调查,2016年2月22日-3月6日

6、,共督查55例Autar下肢深静脉血栓评分高危( 15分)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仅为66.9%。,本案例旨在提高基本预防措施落实率(措施1措施7),物理预防措施(措施8措施9)因设施条件限制而且措施要根据医嘱执行,故不作为本案例改善重点。,目标设定,改善前基本措施66.9%,综合其他一般护理质量指标的合格率,经小组讨论将改善后措施平均落实率定位90%,目标值,原因分析,对策拟定,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D,O,第二部分,对策实施,1.组织小组会议,明确责任,将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纳入科室护理质量目标管理。 2.多次对Autar评分进行讨论,并统一评分标准。 3.3月份对全院N

7、1-N3层级护士进行一轮2场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培训。,1.护士自查与护士长抽查相结合。 2.护理部安排人员根据查检表内容督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1.加强制度执行监管,明确责任。 2.纳入科室护理质量目标管理。 3.培训护士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1.依照护理措施落实评价表,记录高危患者措施落实情况。 2.改进后效果良好,形成标准化。,对策实施一,落实护理流程制度,加强DVT专业知识培训,对策一,1.完成对全院N1N3层级护士一轮2场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培训。,对策实施一,图片,2.骨科护士长在护士长例会上,对全院护士长Autar评分表评分标准,进行了培训和疑问解答。,对策实施一,图片,3.解

8、答专科小组护士对Autar评分表评分疑问,统一评分标准。 4.增加临床护士对病区Autar评分15分患者高危因素的管床护士的访谈 5.抽查两例病区评分为中危风险的患者。,对策实施一,1.根据防跌倒、防坠床、防压疮标识设计深静脉血栓床头标识牌 2.高危患者(评分)15分,床头放置防深静脉血栓标识。,1.护士自查与护士长抽查相结合。 2.护理部安排人员根据查检表内容督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1.设计深静脉血栓床头标识牌。 2.按病区发放并落实床头放置。 3.督查落实情况。,1.改进后效果良好,形成标准化。,对策实施二,床头放置防深静脉血栓标识,对策二,1.高危患者(评分)15分,床头放置防深静脉血栓

9、标识。,对策实施二,1.要求各病区、护理单元对Autar评分15分的住院患者 纳入交班内容,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2.对全院高危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进行检查。,1.护士自查与护士长抽查相结合。 2.护理部安排人员根据查检表内容督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1.将高危患者纳入交接班内容。 2.明确交接内容。,1.改进后效果良好,形成标准化。,对策实施三,高危患者纳入交接班内容,对策三,1.要求各病区、护理单元对Autar评分15分的住院患者纳入交班内容,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策实施三,1.重新修订Autar评分表 2.制定DVT预防措施评价表 3.修订查检表,1.护理部、护理后备干部、兼职质控护士共

10、同完成检查任务。 2.护士自查与护士长抽查相结合。,1.制定措施落实跟踪评价表。 2.制定并修订查检表,明确检查对象、检查范围、检查内容等。 3.护士自查、护士长抽查、护理部督查相结合。,1.改进后效果良好,形成标准化。,对策实施四,制定措施落实跟踪评价表,加大督查力度,对策四,1.Autar评分表适用于全院病人。评分表以高分计入,降序排列。,对策实施四评估表,Autar评分表图片,2.加强基本预防措施1落实合格率,经小组讨论决定,将踝泵运动细化为三种方式,护士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任选其一。 日间1次/2-3h,15min/次。 至少50组/天; 每小时练习5min,每日5-8次;,对策实施四评

11、估表,1.护士根据autar评估方案进行评估, 10分低危,每周评估一次 11-14分中危,每三天评估一次, 15分高危,每天评估一次。 每天落实预防措施并签名。 2.护士长督查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每周两次并签名。 注:评价中增加了不适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评价表,对策实施四评价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评价表,对策实施四查检表,1.查检表中加入护士、护士长是否及时评价; 2.将评价指标由“是否落实”改进为“完全落实、部分落实、未落实、不适用”。,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落实督查表,C,HECK,第三部分,效果评价,1.调查对象:Autar评分15分,102位在院患者 2.督查时间

12、:2016年5月20日5月21日 3.深静脉血栓基本预防措施落实率66.9% 90.2%,改善后2个月检查结果,1.调查对象:Autar评分15分,66位在院患者。 2.督查时间:2016年6月 3.基本预防措施落实率92.3%,改善后4个月检查结果,1.调查对象:Autar评分15分,54位在院患者。 2.督查时间:2016年8月 其中基本预防措施落实落实率93%。 抽查护士中危评分均符合要求。 访谈护士均知晓高危因素。,改善后6个月检查结果,1.调查对象:Autar评分15分,38位在院患者。 2.调查内容: 1)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预防措施(措施1措施7),逐条查检落实情况。 2) 深静脉

13、血栓标识使用落实率。 3)护士及护士长及时评价落实率。 3.查检人:兼职质控护士 4.督查时间:2016年10月 基本预防措施落实率95.9%。,改善后8个月检查结果,效果评价,效果评价,A,CTION,第四部分,标准化,持续改进,标准化,下肢深静脉血栓评估表,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记录表,持续改进,1、加强护理人员Autar评分标准熟练掌握程度,及DVT相关知识学习。,改进方向,2、患者及家属宣教工作的持续进行,继续加强患者及家属预防措施参与度。,3、科室完善健康宣教内容,建立预防措施宣教模板。,4、加大督查力度,小循环推动大循环,持续提高预防措施落实率。,感,谢,聆,听,恳请大家的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