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74191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文档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2,患者资料,姓名:钱玉婷 性别:女 年龄:42岁 住院号:030059 入院日期:2015.01.05 主诉:外伤致腰部疼痛一周 现病史:一周前患者不慎扭伤腰部,当即感腰部疼痛,为酸胀疼 痛活动后疼痛加重,平卧休息后上述症状可缓解,无下肢放射痛、 间歇性跛行、麻木、无咳嗽咳痰、偏瘫、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现 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腰椎退行性改变”收入我科。患者病 来精神、饮食、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如常自解。 既往史:自诉患“胆囊炎”25年,至今复发1次;6月前在我院诊 断为“脂肪肝”;未予正规治疗,至今无特殊不适应反应。 查体:T 36.3C P 76次/分

2、 R 20次/分 BP 120/80mmHg,3,截瘫是由于直接操作(如火器、刀刺伤等)和间接操作(脊椎骨折、脱位等)脊髓所致。脊柱操作可影响到肌肉逐渐萎缩、丧失有关的感觉和知觉、某些器官功能受损(如膀胱失控等)或失去某些活动能力等,严重的有生命危险。所以,外伤性截瘫者应积极早期进行抢救与合理治疗,结合健管家的康复指导,加强护理工作,争取脊椎骨折、脱臼达到复位和脊髓功能早期最大限度地恢复。,4,疾病分型,一、脊髓休克 为脊髓受伤以后所表现的在损伤节段以下继发的完全性弛缓性瘫痪,伴有各种反射、感觉、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临床现象。轻伤病例这一表现可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恢复,不留后遗症。若损伤程度较重,这一

3、表现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常需36周后才逐渐出现损伤节段以下的脊髓自主活动。 二、感觉障碍 在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丧失。需待脊髓休克恢复后,感觉才能逐渐出现。有时在脊髓休克期中肛门及会阴部可有部分感觉保留,表示脊髓损伤是不完全性的。 三、运动功能 横贯性损伤时在脊髓休克期消失后,损伤节段以下的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但肌张力逐渐增高,反射充进。部分损伤者在脊髓休克期恢复后可逐步出现肌肉的自主活动,但相当于损害节段所管辖的肌群可表现为张力松弛、萎缩、腱反射消失等。,5,四、反射 休克期消失以后瘫痪肢体的反射逐渐变得亢进,肌张力由弛缓转为痉挛。 五、膀胱功能 在不同时期的脊髓损伤中可出现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性

4、膀胱。在脊髓休克期中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休克逐渐恢复时,表现为反射性膀胱和间歇性尿失禁。当脊髓恢复到出现反射时,刺激下肢皮肤即可产生不自主的反射性排尿。晚期则表现为挛缩性膀胱。 六、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如高热、无汗、肠蠕动减慢、大便秘结等。,6,护理措施,1.预防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是颈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颈髓损伤后肋间肌瘫痪,伤后能否生存,取决于腹式呼吸是否幸存。对尚存腹式呼吸者,硬经常更换体位,指导深呼吸和咳嗽,给雾化吸入和吸痰;对上颈髓损伤出现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或已有窒息者,应及早气管切开。 2.预防泌尿系感染:早期常规留置导尿管持续导尿,伤后2-3周,改为4-6小时放尿一

5、次,使膀胱有规律的膨胀和收缩;鼓励多饮水,每日3000毫升,膀胱冲洗,1-2次/天,以冲出膀胱内的沉渣;数周后拔除导尿管,训练排尿功能,可用手掌轻轻按压下腹部,协助比如排尿。,7,3.预防褥疮:每2小时翻身一次,骨突处垫气垫或海绵圈,每次翻身对骨突处进行按摩,一旦出现皮肤暗红、弹性降低或水疱,应按褥疮处理。 4.处理高热:应以环境降温和物理降温为主,如降低室温、冰水擦浴、冰敷、酒精擦浴等。 5.其他:如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内容。,8,下肢深静脉血栓: 1.止痛。疼痛是患者最痛苦的症状,当患者有溃疡、坏疽或并发感染时,疼痛更为剧烈,可适当给予止痛剂,但要预防止痛药的成瘾性。 2.禁

6、烟。绝对禁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但可饮少量酒,促进血管扩张。 3.保护患肢。避免寒冷潮湿、外伤等因素,保持被褥清洁、平整、干燥,定期消毒更换,肢端坏疽应保持干燥,以免创面继发细菌感染。对溃疡面用油纱布换药,忌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4.患肢锻炼。患者取平卧位,抬高患肢约45度,保持23分钟,然后将患肢沿床边下垂35分钟,再放平患肢23分钟,同时进行踝部和足趾的活动,每日锻炼数次,每次56回,以便更好地恢复患肢机能。,9,功能锻炼,一、卧床期 病人在治疗师的协助和指导下,使用沙袋、哑铃、杠铃等器械进行双上肢肌力、耐力训练,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强这些肌群的运动力量,更重要的是为提高整个机体免疫力做准备。因为通过训练可以极大的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扩大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等不良并发症的产生。 二、恢复期 对于双下肢运动和感觉受损或完全丧失的截瘫病人来讲,在经历了卧床期后,要逐步的学会独立翻身,坐起,穿、脱衣裤、自我清洁、轮椅转乘驱动以及佩带截瘫行走器进行功能性行走等。学会了这些动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信心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要完成上述的功能训练,也需要强大的上肢肌群力量和柔韧性较好的躯干。,10,谢谢观赏,WPS Office,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