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72608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麻醉科 王德祥,2,脑组织主要依靠葡萄糖在线粒体内的有氧氧化而获得能量,其中约有60用于保持和恢复细胞膜除极和复极所必需的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约40用于维持细胞的完整性。虽然脑仅占体重的2%,但其代谢却需要15心输出量。,3,正常情况下,脑摄氧量为总氧供的25。 CBF和CMRO2并不是始终保持不变,随着脑代谢活动的变化而变化。CBF受代谢需要的调节,这种现象被称为“代谢-血流偶联”,它是CBF自主调节过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为压力血流自主调节。调节CBF的压力变化范围很大,当CBF不随平均动脉压(在正常范围内)而变时,说明脑血流的压力血流自主调节在起作用,

2、当CBF随平均动脉压而变时,说明脑血流的压力血流自主调节作用丧失。,4,临床上诸多生理因素影响CBF和/或CMRO2,如:脑温度、PaCO2、PaO2、血液粘滞度(Hb)、超出调节范围的平均动脉压、颅内压(ICP)、和中心静脉压(CVP)等。,5,目前脑缺血的监测主要指标为CBF及CMRO2,但这两项指标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上进行单独监测有一定困难,而且单独监测CBF或CMRO2均不能反映脑氧代谢的供需平衡,所以人们在寻找临床上简单、实用的指标。,6,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颈内静脉始于颈静脉孔,颈内静脉球部即位于颈静脉孔,该处静脉血大部分来自大脑半球,其氧饱和度(SjvO2)代表脑静脉血氧饱和

3、度。,7,8,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根据Fick公式: SjvO2= SaO2-CMRO2/CDRO2 式中CMRO2为脑代谢率,CDRO2为脑氧供率,而CDRO2=CBFCaO2,故SjvO2= SaO2-CMRO2/CBFCaO2,当SaO2、Hb稳定时,SjvO2与CBF/CMRO2有函数关系。通过SjO2可反映CBF/CMRO2的变化。 由此可见:SjvO2反映脑DO2和VO2的平衡状态。正常SjvO2为54%75%。其监测可经颈内静脉逆行置管间断采血样测定,也能将光纤维导管插入颈内静脉球部持续显示SjvO2。,9,文献报道SjvO2正常值为54-75% ,CBF/CMRO2为15-2

4、0。 Lennox 在吸入氮气实验中发现:当SjvO2下降至33时受试者出现意识障碍,降至26时发生昏迷。Meger 在对志愿者的吸氮试验中发现:SjO240时出现脑电图频率减慢。,10,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局限性:,采血部位必须准确; 本指标提示同侧大脑半球脑氧供需平衡,对局部脑组织及对侧大脑半球监测效果不明确。,11,我科临床试验结果:,目的 : 评价神经外科患者静脉全麻下不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对颈内静脉氧饱和度的影响。,12,方法: 择期行幕上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20例,ASA III级,全凭静脉麻醉下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表,按随机顺序将PaCO2浓度分别控制到如下水平:25mmHg,35mmHg,45mmHg;稳定10min后同时取动脉血和颈静脉球部血进行血气分析,并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食道温度、脑电双谱指数(BIS)等参数。,13,结果: PaCO2 分别为25mmHg, 35mmHg,45mmHg时,SjvO2分别为53.72.5%、69.33.8%和81.82.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4,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静脉全麻下随着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的降低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也明显下降。,15,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