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制作精美)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571991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制作精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爱莲说(制作精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爱莲说(制作精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爱莲说(制作精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爱莲说(制作精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莲说(制作精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制作精美)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预习检测,1、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 , 字 , 朝 , 家。 2、生字注音: 甚蕃( ) 不蔓( )不枝 亵( )玩 鲜( )有闻,预习检测,1、爱莲说选自 周元公集作者是周敦颐 , 字茂叔 , 宋 朝 ,哲学 家。 2、生字注音: 甚蕃( fn ) 不蔓( mn )不枝 亵( xi )玩 鲜( xin )有闻,“说”是一种议论性的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说,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2、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水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本义茂盛、繁衍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多。,之:的,可:值得,晋陶渊明独爱菊. 译: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独:副词,只、仅。,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译: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自: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舒缓语气,不译,却,沾染(污秽),洗,

3、清水,美丽而不端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又,高耸的样子,立,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译: 我只喜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泥沾染,在(池塘)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美丽而不端庄,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它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 只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认为,的,指隐居的人,的,的,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鲜:少。,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译: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像一样,什么,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应当,多,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 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只喜爱莲花呢?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5、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 用波浪线划出描写莲花生长环境的句子。,2. 哪些句子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3.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莲花的风度?,思考,莲,生长环境,体态、 香气,风 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献媚权贵,托物,言志,花之君子,2.中通外直,2.胸襟磊落,不蔓不枝,豁达正直,3.香远益清,3.美德可以永远传播,4.亭亭净植,4.仪态端庄, 气节高尚, 令人尊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出对莲花的喜爱吗?,

6、纵观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借赞美莲的高贵品质说明自己高洁傲岸,不慕名利的品格。 本文主要采用托物言志 。,本文主要是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要谈到菊花和牡丹呢?,菊,牡丹,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陶渊明,世人,“予”,衬托的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