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71970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崔盘根,2,组胺 的来源及代谢,组胺的来源 前体:组氨酸(脱羧酶) 以颗粒形式储存于肥大细胞、嗜硷性粒细胞、血小板; 胃壁细胞、神经末梢也可合成组胺; 代谢 最主要的代谢场所是皮肤 主要途径:组胺 (组胺甲基转移酶)甲基组胺(单胺氧化酶)甲基咪唑已酸 第二条途径:组胺(二氨基氧化酶) 咪唑丙酸核氧咪唑已酸(排出体外),3,组胺受体的分类与功能,分类 H1受体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收缩:增加血管通透性及呼吸道阻力 刺激皮肤神经:痒 鼻黏膜分泌增加:流鼻涕 增强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的趋化性:炎症,4,组胺受体的分类与功能(续),H2受体 血管及支气管

2、平滑肌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和气道阻力 增加心率、心肌收缩力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胃酸分泌增加 刺激CD+8T细胞功能:抑制迟发型过敏反应 抑制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的趋化性,5,组胺受体的分类与功能(续),H3受体 调节神经元细胞组胺合成及释放 减少肥大细胞组胺释放 减少气道无髓C神经纤维速激肽的释放 抑制气道胆碱能和非胆碱能神经纤维兴奋 该受体的激活对过敏性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H4受体:不同于HI1、H2、H3受体,存在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HL-60细胞系,功能不明 未分类的组胺受体(H5):存在于细胞内,未定类,6,设想的抗组胺药,抑制组胺的合成 加速组胺的分解代谢 拮抗组胺受体,7,理想抗组胺

3、药特征,有效抑制早发相过敏反应介质强效抗组胺活性 有效抑制全身过敏反应介质对所有过敏症有效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包括鼻塞)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慢性特异性荨麻症 起效迅速,一天一次,8,卓越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无体内蓄积 无药物、食物间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下降者或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 类似安慰剂的不良反应率 不引起嗜睡 无ECG改变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睡眠及白天的活动能力 其他生活质量的改善,ECG, 心电图,理想抗组胺药特征 (续),9,第一代抗组胺药,与组胺受体竞争性可逆结合,结合力弱 口服后多在半小时起效,最长12h,作用维持46h 部分(扑尔敏、安太乐)半衰期随年龄而改变:儿童

4、较短,老年人较长,10,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分类,乙醇胺类:本海拉明、氯马斯汀 烃胺类:扑尔敏、曲普利定 哌啶类:赛庚啶(抗胆碱、抗5-HT) 哌嗪类:去氯羟嗪、氯环利嗪(作用一般强而持久) 吩噻嗪类:非那根 已二胺类:吡拉明(少用),11,兼有作用,镇静 抗胆碱 局麻 止吐 抗晕动病 抗炎、抗过敏(独立于抗H1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胆碱能受体阻断作用 抗5-HT,12,适应症,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非变态反应性疾病镇静止痒:神经性皮炎、多形红斑 抗组胺药无效或弱效的瘙痒: 非组胺类化学介质引起的瘙痒(蛋白酶) 阿片类受体激活引起的中枢性瘙痒 表皮内C纤维直接受刺激(干燥、尿素) 抗晕动,13,

5、副作用,中枢抑制作用:最常见 中枢兴奋:扑尔敏、羟嗪类常见。癫痫病人慎用 胃肠道反应 增加体重:赛庚啶 抗胆碱作用:阳痿 致敏作用: 血液系统损害:WBC减少,赛庚啶G-6-PD 其它:一过性低血压、喉头发紧等,14,第二代抗组胺药,1980s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优势:无抗胆碱能样作用、相对第一代较少引起嗜睡 非竞争性结合,作用持久 不足: 部分(特非那定/阿斯咪唑)会引起心脏毒性 部分(西替利嗪)嗜睡、运动及认知能力下降、酒精叠加作用 部分(特非那定)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对缓解慢性变应性炎症症状(如:鼻充血/堵)改善无效,15,第二代抗组胺药(续),特非那啶:略 息斯敏:略 西替利嗪:

6、 哌嗪类,安太乐羧基化代谢物 抗嗜酸细胞趋化作用 未发现心脏毒性及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少部分病人出现头昏、嗜睡,16,第二代抗组胺药(续),开瑞坦(糖浆): 哌啶类 经尿、粪排泄,微量经乳汁排泄 镇静作用与安慰剂相同 随经P450CYP3A4系统代谢,未发现与红霉素、咪唑类抗真菌药的相互作用 未发现心脏毒性 儿童用法: 片剂:2-12岁: 30kg,5mg qd; 30kg,10mg qd 糖浆:1-2岁:2.5ml qd; 2-12岁: 30kg,5ml qd; 30kg,10ml qd,17,第二代抗组胺药(续),非索那啶: 哌啶类 特非那啶羧酸代谢产物 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半衰弱期延长

7、无特非那啶的副作用 兼有抗炎作用:抑制ICAM1的表达,18,第二代抗组胺药(续),阿伐斯汀(新敏乐): 烃胺类 克敏的衍生物 一次服药维持8小时 80%以原形经尿排出 较少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轻度嗜睡,19,第二代抗组胺药(续),咪唑斯汀(皿治林): 哌啶类 息斯敏的衍生物 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不主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西咪替啶等联合应用 心脏病、肝脏病患者慎用 头疼、口干、轻度嗜睡,20,第二代抗组胺药(续),依巴斯汀(开思停): 哌啶类 较强抗组胺作用 无明显的心、肝、肾毒性 不主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21,H2受体拮抗剂、膜稳定剂、三环类抗抑郁药,H2

8、受体拮抗剂 单用治疗荨麻疹无效 与部分H1受体拮抗剂配伍禁忌 与部分H1受体拮抗剂合用治疗慢性荨麻疹 膜稳定剂 酮体芬 曲尼斯特 三环类抗抑郁药,22,抗组胺药应用的总原则,安全: 年龄 性别 职业 潜在疾病 合并用药,23,抗组胺药应用的总原则(续),有效: 严格掌握适应症 既往治疗用药 针对性:特殊类型荨麻疹的习惯用药 胆碱能:羟嗪类、 哌啶类 皮肤划痕症:羟嗪类 血管神经性水肿:苯噻啶 寒冷性荨麻疹:哌啶类 日光性荨麻疹:索非那啶 压力性荨麻疹:糖皮质激素 经济,24,化学名:地氯雷他定(以前称:脱羧乙氧基氯雷他定)是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产物,产品概述,特性和配方:5mg活性成分的蓝色、圆

9、形、速释片剂,25,抗组胺作用:口服给药是氯雷他定的10倍 抗胆碱能作用:只出现于远高于治疗剂量时;体内无临床意义 抗过敏作用: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抑制过氧化物的产生、抑制Ca2+流出、抑制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的释放、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嗜酸性细胞的迁移和黏附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不通过血脑屏障,不能与脑组胺H1 受体起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不影响K通道;100倍治疗剂量不引起EKG改变,药效学,26,强效 H1-受体拮抗剂1,2 体内、外模型论证(超过10倍于氯雷他定) 与H1-受体长时间结合 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对 H1 受体高度选择1,2 对中枢 H1 受体无作用2 体内模型显示不通过血脑屏障 体内、外模型论证,无抗胆碱样、抗毒覃碱样作用,1. Kreutner W et al. Arzneimittelforschung. 2000;50:345-52. 2. Kreutner W et al. Arzneimittelforschung. 2000;50:441-8.,强效的抗组胺活性,27,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