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疗法(上课)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570934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熏洗疗法(上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熏洗疗法(上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熏洗疗法(上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熏洗疗法(上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熏洗疗法(上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熏洗疗法(上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熏洗疗法(上课)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熏洗疗法,中医适宜技术,一、概念,熏洗疗法,就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煎煮沸后,先用蒸气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治疾病方法。 熏洗疗法,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二、作用机理,直接作用: 熏洗时药物通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 深入腠理、脏腑各部位, 直接吸收, 输布全身, 以发挥其药理作用。 间接作用: 是指除了药物之外, 温热刺激、机械物理等对局部的刺激, 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而起到纠正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等作用治疗疾病。,三、基本技术,

2、(一)、淋洗法 药物煎汤去渣淋患处。 多用于腹部及腰背部。,(二)、熏洗法 分全身性、局部性两种。 煎好药汁倒入盆内, 先熏遂后浸泡, 外用布单或毯子盖好。多用于全身性、或手、足部。 而坐浴方可用坐浴椅先熏后浴。 多用于肛门及会阴部。,(三)、热罨法 用消毒纱布一层或毛巾蘸药汁摊敷于患处,与现代的湿敷法相似。 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骨折功能锻炼期。以及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未溃破者。,四、禁忌症,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等,均忌用全身熏洗。 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救者,忌用熏洗。 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发生肢体干性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度)熏

3、洗。 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进行熏洗。,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熏洗。 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 有过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五、注意事项,冬季熏洗时,应注意保暖,夏季要避风。 药汤温度要适宜,不可太热或太冷。 注意汤药的保存,以防变质。 在全身熏洗过程中,如患者感到头晕不适,应停止洗浴,卧床休息。 如熏洗无效可病情反而加重者,应该改其它方法。 熏洗的木桶要保持清洁,以防感染。 药物可连续煎煮使用2-3天。,六、临床运用,(一)、在骨伤科疾病中的运用 五十二病方:外敷的药剂:有煎汤外洗的洗剂、有燃烧熏治的熏剂、有蒸葱熨治的熨剂以及灸剂。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肿是血伤

4、,用热药水泡洗”的观点。 熏洗疗法是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熏洗疗法作为中医药外治的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方便、有效、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在治疗骨关节疾病,尤其是伤筋疾患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1、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熏洗方:红花30g,当归20g,乳香20g,没药20g,羌活20g,独活30g,防风20g,大黄20g,黄柏15g,川芎20g,秦艽20g,牛膝15g,以上诸药用3000mL 水煎至沸腾后15min,倒出药液,趁热用药液蒸发的水汽熏蒸膝关节,以患者耐受为度,待其温度降低至50左右时,用毛巾在药液中浸湿后用力擦洗膝关节,范围包括膝关节上下20cm。如此反复擦洗直至药液低于30,把药液

5、再次加热后,重复熏洗,每次熏洗30min。 疗程:局部中药熏洗每天1次, 2周为1个疗程。,2、膝骨性关节炎 中药熏洗:海桐皮、五加皮、红花、川椒、透骨草、甘草、伸筋草、秦艽、独活、豨莶草、艾叶、川芎、防风各15g,自制纱布袋,将药装入袋中,加凉水浸泡,煮沸后再持续加热10min,先用蒸汽熏蒸膝关节,待药袋温度适中将药袋敷在膝关节上, 将煮药水泡脚。每次30min,每日2次。10d为1疗程。,3、跟痛症 选用医宗金鉴中八仙逍遥汤熏洗治疗。药物组成:防风、荆芥、川芎、甘草各3 g,当归、苍术、丹皮、川椒各10 g,苦参15 g,黄柏6 g。上药加清水1 000mL于瓷盆中浸泡30min,文火煎3

6、0min,煎毕不去除药渣,将患足置于盆口熏蒸,待温度降至可浸泡患足时,将患足浸泡于药液内,直至药液冷却为止。下一次熏洗时将药液加热即可。1 d可反复熏洗3次4次,第2日换药重煎, 3周为1疗程。,4、痛风: 天麻15g,红花10g,川牛膝30g,豨莶草50g, 伸筋草30g,土茯苓30g,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每次30min,合并滤液,与开水同入桶中,先熏蒸后泡洗,早晚各1 次,每次45min,连续治疗1周。,5、骨折 方一:透骨草、伸筋草、海桐皮、秦艽各50g,牛膝、红花、苏木各10g,煎水后加白酒、陈醋各100mL,每日浸泡,每次不少于30min。 方二:伸筋草15g,海桐皮15g,秦艽

7、15g,独活15g,钩藤15g,丹参15g,当归15g,红花9g,乳香9g,没药9g。加水1500ml煎煮15 min,以软布先熏洗后泡洗,每日23次,每次30min,水冷后可加热再用。,疾病早期: 活血化瘀类药: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等, 行气止痛类药:川芎、乳香、没药、白芷、姜黄等; 疾病晚期: 补益肝肾类药物:杜仲、牛膝、续断、千年健等, 养血通络类药物:当归、鸡血藤、白芍等, 温通经脉类药物:桂枝、肉桂、川椒等; 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类药物为辅; 对于病久入络者可以稍加虫类药如乌梢蛇、土鳖虫、地龙等搜风通络。 运用熏洗方时加入透骨草、伸筋草等,这类药可以增加皮肤的通透性,有利于药物的吸

8、收。,总结:,(二)在肛肠科疾病中的应用 证治准绳疡医:“淋洗之功,痈疽初发,则宣拔邪气,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则疏导腠理,调和血脉,探引热毒,从内达外,易深为浅,缩大为小;红肿延蔓,洗之则收;殷紫黑,洗之红 活;逐恶气,祛风邪,除旧生新。” 近年来中药熏洗疗法在治疗肛肠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于肛肠疾病手术后,在促进伤口愈合、消除水肿和止痛等方面具有西医无可比拟的优势。,1、痔疮 方一:苦参40 g ,乳香30 g ,黄柏20 g ,蒲公英20 g ,雄黄10 g。将上药加水2000 ml ,煮沸后再煎15 min。先坐熏,后坐浴。每次10分钟,早晚各一次。 方

9、二:五倍子、野菊花各50g , 苦参、大黄、银花、蛇床子各30g , 丹参、赤芍、乌梅各20g ,枯矾10g。将药加水浸泡30min , 煮沸后文火再煎30min , 去渣滤液倒入盆内先熏蒸, 待温度在4050 时坐浴1520min , 早晚各1 次, 6 天为1 个疗程。,2、痔术后疼痛: 荆芥、防风、大黄、苦参、透骨草、五倍子各60 g,川乌、草乌各20 g 组成,将上药加水1 500 ml 浸泡30 min,先用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0 min。趁热先熏后洗,待水温降至40时,再坐浴10 min。,3、肛周皮肤病 肛门瘙痒:取枯矾10 g ,白藓皮、苦参、地肤子、蛇床子各30 g。加水10

10、00 ml 煮沸,排便后先熏后洗,每次1520 min ,每日12次。,3、肛周皮肤病 肛周湿疹: 方一:苦参60 g,蛇床子、地肤子、黄柏、银花、野菊花、白芷、石菖蒲、当归、生地、川芎各30 g,加水3 000 mL,文火水煎30 min后熏洗、坐浴, 1 d 2次,每次15min20min, 4周为1疗程。急性期加苍术、白藓皮等清热利湿之品;慢性期加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物。 愈湿疹汤:苦参30 g,地肤子30 g,黄柏15 g,白鲜皮30 g,蛇床子30 g,枯矾20 g,三七粉10 g,冰片(后下)3 g,黄连10 g,炉甘石20 g,当归30 g。上药水煎取汁趁温熏洗患处,12 次/

11、d,每剂药用2 天。,总结:,肛肠疾病熏洗的治则不离泻湿解毒、敛湿消肿、活血化瘀, 辅以清热、止痛、止痒。 方法应用:泻湿解毒法应用最多, 主要药物为芒硝及大黄。其次为敛湿消肿法, 主要药物为五倍子和明矾。清热燥湿法、活血化瘀法、辛香止痛法的应用也超过半数。 药物应用:清热燥湿药以苦参应用最多, 辛香止痛药多选川椒, 活血化瘀药则选药广泛: 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皆有用之。,(三)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1、阴道炎 苦参30 g,蛇床子30 g,地肤子30 g,金银花15 g,黄连12 g,黄柏12 g,花椒12 g,公英30 g。煎汤熏洗。 方二:苦参、土茯苓各30g ,黄柏、百部、

12、蛇床子、夏枯草各20g ,白鲜皮25g 组成中药洗剂。煎沸药液后先熏后洗,保温坐浴,每次20min30min ,每天2 次,7d 为一疗程,2、宫颈糜烂 中药熏洗:蛇床子9g、黄柏18g、苦参12g、苍术9g、金银花12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 轻度糜烂:月经干净12 天后中药熏洗。中度和重度糜烂:月经干净中药熏洗35 天。,3、外阴瘙痒 方一:黄连10 g ,黄柏15g ,苦参15 g ,土茯苓20 g ,蛇床子15 g ,百部15 g ,徐长卿20 g ,枯矾15 g ,川椒10 g。将药物加水3000 ml ,煮沸15 min20 min 弃渣,再将药液放入干净盆内,趁热先以药

13、液之蒸汽熏蒸外阴,待药液降温后,洗涤外阴,坐浴20 min30 min ,每剂药物坐浴2次,每日2 次,1 d 1 剂,7 d 为一疗程。 方二:苦参30g ,透骨草、蛇床子各20g ,川花椒、地肤子、金银花各15g ,水煎1h ,趁热先熏后洗,每日12 次,5d为一疗程。如有带臭味者加土茯苓、白鲜皮;白带量多腥臭或如豆腐渣样时加艾叶或重用川花椒20g 以上。,(四)在皮肤科疾病中的应用 1、皮肤瘙痒:苦参30 g、百部20 g、黄柏20 g、银花20 g、徐长卿15 g、龙胆草15 g、蛇床子15 g、地肤子15 g、苍耳子15 g、花椒10 g、冰片2 g组成。 先将方中苦参、百部、黄柏、

14、银花、徐长卿、苍耳子、龙胆草、蛇床子、地肤子先煎15min,再加入花椒煎煮15 min,滤过,滤液放置片刻,待温度降至5060时,加入1 g冰片,搅拌溶解,用药液薰洗患处,药渣加水再煎一次,再加入冰片,一日薰洗2 次,早晚各一次。一般治疗35 d,最长用药15 d。,2、银屑病 侧柏叶250g, 野菊花250g,芒硝250g, 花椒120g, 土茯苓120g, 枯矾60g。用法: 加水5000m l, 煎煮15m in, 去渣, 再加入芒硝、枯矾溶化。每日1 次沐浴。,2、夏季皮炎 金银花30g, 白鲜皮15g, 防风15g, 蒲公英12g, 苦参12g, 地肤子15g, 薄荷10g, 葛花1

15、0g, 蝉蜕6g。用法:取本方诸药加水1500m l, 煎得药液1000m l, 去渣取汁。每日1 剂, 每日2 次。,3、急性皮炎、湿疹 三黄洗剂: 苦参100g, 黄芩100g, 黄柏100g, 生大黄100g。用法: 放水2000m l, 大火煎沸后小火再煎 10m in, 过滤弃渣得药液入浴盆, 先熏后洗约20m in, 每日1 次, 待无渗出时再改用皮质类固醇软膏。,4、荨麻疹: 苍耳子100g, 防风100g, 白矾100g。用法: 加水1500m l 煎, 去渣取汁, 外洗, 每日1 次。 5、痒子: 用马齿觅、地肤子、薄荷叶、陈皮各10g, 煎洗数次。,6、斑秃: 当归30g, 熟地30g, 何首乌30g,黑芝麻30g, 鲜柳树枝100g。功效: 养血生发。用法:取本方诸药加水1500ml 煎, 过滤, 取汁, 外洗, 每日3 次。洗后用干毛巾包头避风30min, 连用半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