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555830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doc(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第一章 决策部署与应急指挥第一节、卫生系统组织部署一、应急措施与现场指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波及天水市,地震导致人员伤亡,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交通受阻、通讯中断、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天水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急动员、全力以赴、团结一致、忠于职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感人赞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强震刚结束,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刘新成和其他领导,立即赶到住院部、门诊部安抚受到惊吓的病人,查看

2、病房受损情况。随后刘新成院长要求,全院职工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住院部医护人员动员病人回到病房,加强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监护;门诊部工作人员停止平诊病人诊疗,全部投入急诊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14:40分, 120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 “平南中学围墙在地震中倒塌,有数十名学生被压伤,需要紧急救援”接到求救电话后,医院立即派出3辆救护车和6名工作人员火速赶往现场,随后,院领导又组织医护人员在院门口守候接应。15:50分,第一辆救援车载着受伤的学生飞驰而来。院子里站满了从门诊楼疏散出来暂且躲避余震的群众,院领导立即组织医务人员投入到抢救受伤人员的工作之中。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救护车、还有载着受伤学生的大巴

3、车也赶来。随着受伤学生的增多,急救人员的力量显得十分紧张,刘新成院长立即决定,各科室抽出精兵强将协同作战,并要求所有职能科室人员帮助护送病人检查、住院治疗。同一时间接来35名重伤病员,对全院的应急急救能力是一次考验。刘新成院长亲自协调血库立即备血,药剂科备药,设备科配备所需特殊设备。为了减少因来回搬动给病人造成痛苦,医院决定心电图机、B超等设备搬到急诊室现场检查。16:00左右,35名受伤群众根据伤情及受伤部位,分别住到了骨科、脊柱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五官科等科室。为了使5.12伤员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确保住院病人医疗安全,加强总务、后勤、安全保障,医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

4、立了由院长刘新成任总指挥,副院长王平、问肃生、马致祥、党委副书记刘增明、纪检书记赵建军任副总指挥的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5.12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下设总务安全巡查组,纪检督查组和医疗救治队(分为住院部抢救组、门急诊抢救组两个小组)。5月12日14时28分 地震发生后,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蒲朝晖 在通信信号中断,停电、停水的情况下,果断作出决定:启动院内发电系统,保障手术正常进行; 当日14时50分,院长蒲朝晖带领人事科、办公室等相关人员逐科督察指导工作,检查医务人员到岗情况,亲自到病床前安慰病人,消除病人心理恐慌。当时在院的杨国栋副院长、医务科长王亚平,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到各科排查

5、灾情;设备科对全院氧气瓶储存安全全面排查,总务科对全院房屋全面排查隐患,掌握灾害对房屋安全、水电等造成的影响;保卫科积极协调、疏导人员,维护医疗秩序;医院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住院病人的治疗正常进行,家属及职工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院在地震期间没有发生任何伤亡事件。16时10分,在汇总分头查房情况的同时,紧急召开院中层干部会议,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对全院抗震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和部署,并对在地震时坚守岗位表现突出、积极抢救病人的部分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5月13日凌晨4:20分,院长蒲朝晖接到省卫生厅紧急通知,预留病床50张,组织医疗队。13日凌晨8时,医院再次召开中层干部紧急会议,传达省厅

6、通知精神,成立了由院长蒲朝晖任组长,副院长曹明祥、杨国栋、雷鹏举任副组长的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抗灾领导小组;并在原预备役旅炮团卫生队人员的基础上,增加胸外、神经外科、骨科、普外、心内科、120急救站相关人员,由医务科科长王亚平兼任预备役卫生队队长,组建了23人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天水预备役旅高豫蜀政委大力支持该院抗震救灾的请战,指示预备役旅炮团团长王新生亲自安排此项任务,政委夏立军亲临医院和基地,为队员做了战前思想动员和军事训练。并为队员提供了军用床单、被套、雨衣、行军背囊、服装、帐篷,还提供了中断电信信号1000公里内通话的电台通讯车一辆。自5月13日起,抗震救灾医疗队人员到位、技术

7、到位、设备到位、装备到位,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同时,为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和随时应对余震期间的突发事件,医院实行由院、科两级领导组成的24小时抗震救灾值班制,由院长任总值班,副院长带领相关科室人员三人一组进行轮流值班,各临床科室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坚持24小时值班。灾情发生后,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领导迅速行动,分头到住院部各病区,组织医护人员将大部分住院患者转移到住院部中心花园,将少数无法转移的重病患者移至住院部框架结构的病室,同时把门诊病人疏散到门诊楼前空旷地带。随后,院领导对各科室房屋认真查看,发现放射科墙壁和地面裂缝进一步加大,康复病区后墙面裂缝,住院楼、门诊楼、

8、医技楼和招待所等房屋墻体均有不同程度裂缝,所幸无人员伤亡。在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医院将受灾情况报告给天水市卫生局。2008年5月13日医院成立了院长任组长、其他院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安全保卫、信息宣传四个小组。随后,医院启动了破坏性地震医疗救护应急预案,组建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伍,储备了急救药品、设备和消毒灭菌物资,对全院职工和在院患者家属进行防震和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全面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在启动地震灾害医疗救护应急预案的同时,医院设立了应急电话,全院科以上干部手机均24小时开机,做到随叫随到。同时,医院加强了总值班力量,院

9、领导亲自带班,医生、护理及其他业务科室值班人员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和情绪,保卫科安全值班加大了巡逻范围和次数,保持了正常的医疗秩序。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时,天水市中医医院正准备举行“5.12”护士节庆祝活动。医院立即停止庆祝活动,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参加庆祝活动的所有人员迅速赶到病区,与病区医护人员一道快速有序地将普通病人疏散到开阔安全的地带,危重病人坚持在病房抢救,每位医护人员坚守工作岗位。疏散的住院病人身边均有一名工作人员陪护,稳定病人情绪。在当时通讯中断,震情不明的情况下,院领导带领职能科室人员冒着余震的危险到各病区检查病人撤离情况。随后紧急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定了应急预案,成立了

10、医疗组、后勤保障组和安全保卫组等三个小组,负责院内医疗救助、药品和后勤物资的储备以及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的第四人民医院震感强烈,房屋剧烈摇晃,院领导李姝带领相关人员急赴住院部,紧急疏散轻病人、安抚陷入慌乱恐惧的陪员,稳定职工情绪、安排专人负责守护危重病人及孕产妇,180名住院病人和60医务工作人员都紧急转移在安全地带。随后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迅速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姝为组长,副院长白云峰、徐建、唐志锋为副组长,职能科室负责人和相关科室主任为组员的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抽调了由42名骨干人员组成的应急医疗救援队、应急医疗救治队和应急医疗保

11、障队,制定了抗震救灾应急工作方案,实行了院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其他领导轮流值班、科室主任备班的值班制度,做好了各项应急准备工作。5月12日15时10分,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惺惺任立即召开院务会和中层干部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了由院长王惺惺任组长、副院长冯玉奇为副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防震救灾与突发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由医院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由全院中层管理人员和骨干医师组成了抢救小组、救灾防疫预备队、总务安全巡查队,形成了上下贯通,反映灵敏的抗震救治体系。医疗队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赴灾区开展灾后治病防疫工作。地

12、震发生后,天水市妇幼保健召开院行政会议,就抗震救灾工作做了专题安排,成立医院救治、疏导安抚、物资筹备、监督管理等工作小组,决定实行院领导、科主任24小时值班制、全院干部职工取消休假和节假(含周日)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地震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天水市卫生学校校长邢辉生、党委副书记严翼、副校长陈天泉、副校长杨国宏、副校长王奎、纪委书记甄福定及时赶到学校,学校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启动了安全应急预案,校领导亲临现场指挥,迅速、及时、有序地疏散学生,把学生全部集中到操场和排球场等较空旷处,12日晚担心余震造成宿舍楼垮塌,以免给数千名学生生命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他们亲自带领班主任和千余学生

13、露宿学生操场,巡视在学生们中间,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5月12日晚上和13日清晨分别召开了科以上干部会议和校全体教职工大会,对进一步做好震后安全稳定工作再次部署和安排,校长邢辉生通报了灾情,传达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保证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已任,服从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服从党组织的命令和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周末一律不休假,积极做好防灾、救援工作。根据学校情况,学生放假一周。成立了由邢辉生同志任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办公室,负责全校的抗震救灾工作。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市疾控中心的领导敏锐意识到了自身的职责,当天全市疾控工作会议正在甘谷召开,大会主

14、席团果断决定暂停会议,号召全市疾控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全面投身到这场人与自然抗争的战斗中去,并连夜赶回单位,根据职工工作性质的不同,立即成立了灾后应急、消毒、宣教、物资保障转运等四个工作队,同一时间,中心领导密切关注灾情发展,迅速启动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震后防疫救援的人员、物资 、技术和车辆准备,加强了夜间值班、双休日值班,设立专门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要求必须有交接班记录,保持高度应急状态。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及普通职工纷纷向中心领导请缨,要求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参加防病救灾工人。5月13日8时,市卫生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中心迅速组建一支卫生防疫队,赶赴灾区开展抗

15、震救灾防疫工作。短短两个小时内,中心主任刘宝录迅速做出部署,快速组织了一支由中心1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并携带消杀药品、器械、生活必需品迅速赶往各县区指导灾后抗震救灾和卫生防病工作。市卫生监督所于5月13日上午召开紧急部署会,立即成立了由陈克孝同志负总责,副所长张有富、潘临平及党总支副书记马月英为成员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迅速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卫生监督职能,加强各类卫生监督管理,防止灾害期间和灾后公共卫生事故的突发。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当前卫生监督工作,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取消了双休日,

16、全体卫生监督人员坚守工作岗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主动出击,确保了各项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医疗救治队伍天水市抗震救灾医疗防疫工作队:5月15日天水市卫生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组建了由局长任队长、副局长任副队长,从市属7家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等方面专家35人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防疫工作队,分为7支医疗防疫工作分队,于次日(5月16日)迅速赶赴两区五县了解灾情,指导县区开展灾后防疫消毒、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工作,严防灾区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及水源污染导致介水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并分别深入受灾较重的秦州区大门乡平南乡、皂郊乡、武山县高楼乡、鸳鸯镇、秦安县魏店乡等乡镇,指导协助开展医疗救护,为受伤群众清创止血,包扎固定,救治病人,带教当地医护人员,开展群众灾后自救,疾病防治的指导宣传,通过对灾情的了解和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业务指导,使各县区灾后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紧张有序的开展,保证了灾后伤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