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_第三单元_第二节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3555724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_第三单元_第二节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必修3_第三单元_第二节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必修3_第三单元_第二节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必修3_第三单元_第二节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必修3_第三单元_第二节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_第三单元_第二节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_第三单元_第二节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 我国传统工业区:东北工业区、目前山西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区。,2.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煤、铁资源以及优越的交通条件, 主要传统产业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 3.传统工业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前兴盛70年代后衰落现在又兴盛。,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和资源对德国发动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繁荣后,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1.了解鲁尔

2、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可 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3.掌握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 规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鲁尔区工业化历史的纪念碑关税同盟矿区,区位优势,说一说,请看图并用简练的语言总结鲁尔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德国,区位,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处于莱茵河,利珀河和鲁尔河之间。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铁矿石来源,说一说,从瑞典等国进口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进口,离铁矿区近,鲁尔区的发展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丰富,靠近铁矿产区,获益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水源充足,位置

3、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鲁尔煤田 法国东北部洛林高原铁矿,欧洲的十字路口,德国、西欧,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关于鲁尔工业区优势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丰富的煤炭 B、充足的水源 C、优质的铁矿 D、便捷的交通,C,学以致用,鲁尔区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各工业部门与当地资源间有何关系?鲁尔区的生产结构又有何特点?,煤炭资源,C,B,E,运入铁矿石,A,丰富的水源,D,煤炭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1.在丰富的_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经济结构以_为主,_、_为主 导产业.,煤炭,重工业,煤炭,钢铁,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生态环境恶化,1、传统产业

4、的衰落,丰富的煤 炭资源,运入铁矿石,丰富的水源,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合作学习,试分析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1.煤炭能源地位下降,2.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 本过高,煤炭工业衰落,3.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4.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衰落,合作探究二:,主导产业煤炭、钢铁工业衰落导致机械、电力、化工等产业衰落,煤炭资源,运入铁矿石,丰富的水源,煤炭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合作探究二:,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总结: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形成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了电力、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的

5、格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和天然气开始广泛使用,使煤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3.世界性钢铁过剩: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如铝合金、塑钢等)的广泛使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在环境优越及条件适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产,进而形成新的工业地域,削弱老工业区的经济实力。5.环境恶化 (“三废”加“废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煤炭、钢铁工业从巅峰跌入低谷,大量工厂关闭,工人纷纷失业。危机之中,鲁尔区被迫走上了转型之路。,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

6、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1958年形容魯尔区,1、传统产业的衰落,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生态环境恶化,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内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的开采成本上升,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思考: 采取的措施?,(1)合并煤炭、钢铁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

7、业规模。 (2)调整工业布局: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 (3)发展新兴工业(汽车电子石油加工),煤炭工业,合作探究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鲁尔大学,埃森工业学院,归纳总结,在鲁尔,废弃的厂房不但变成了画廊、办公室,还可以成为游泳池。畅想一下,面对工业化的符号管道、传送带、冷却塔畅游时是何种心情?,鲁尔1992年关闭的工厂,园艺展在工厂遗址上举行。柔美的花草和坚硬的钢铁在强烈对比中寻求着和谐之道。世上再难相容的事物,也能找到共存共荣的方式。,作为旅游资源的钢铁工业遗址,今日的鲁尔河畔,总结:,1、优

8、越的位置2、丰富的煤炭资源3、离铁矿比较近4、充沛的水源5、便利的水陆交通6、广阔的市场,钢铁工业(主导)煤炭工业(基础)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冲击,1、调整整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鲁尔工业区,知识小结,依靠优势谋发展,面对问题找方法,因地制宜,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煤,铁,石油,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1、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为本区工业

9、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和原料。有辽河等河流经过,水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区内有发达的水路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拥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料、燃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市场广阔:人口比较密集,城市众多,消费水平较高。 基础较好:本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农业基础较好。 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工业基础好。 劳动力丰富:人口比较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2、根据鲁尔区的知识,说说辽中南工业区工业结构应该有何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有鞍山、本溪、抚顺、沈阳等多个工业枢纽。 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辽中南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从区位条件来看与鲁尔区

10、有异曲同工之处。,(1)当地的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有辽宁的抚顺、阜新等大型煤矿,有全国较大的辽河油田。 (2)当地铁矿资源丰富:鞍山、本溪铁矿等。 (3)当地的水源较为丰富:区内有全国较大的河流辽河,区域内降水较丰富。 但是,水资源仍然较为紧缺,工、农也存在用水比较紧张的状况。,(4)交通便利:南北大动脉之一的京哈铁路经过境内,东北交通干线哈大线纵贯南北;近年又修建了哈大等高速公路;南面通过大连港经黄海连通太平洋,海洋运输得天独厚,已形成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 (5)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悠久的工业历史.(6)市场广阔:已形成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机械工业、大连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辽阳化纤工业等一批

11、企业,都是国家重工业的骨干。,辽中南工业基地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存在那些问题?,生产结构单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单位产品能耗大,生产效率较低; 当地能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重工业生产耗能大,能源资源相对紧张; 重工业生产耗费水资源,当地水资源紧张; 耗能多,导致环境污染较严重;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政府、社会各方面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下,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得到调整、充实、提升。,调整产业结构,政府着力改造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扶持产业,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改造工业,做 法,措施,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2.治理环

12、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五、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1、山西省发展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年,500 0,1500 1000,2500 2000,3500 3000,5000 4500 4000,产量/10万吨,山西省原煤生产情况,(1)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山西各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等储量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本省的煤矿星罗棋

13、布,遍布全省。 (2)水源相对充足。本省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西部和南部的河流注入黄河;东北部和东部的河流注入海河。汾河是本省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渭河)。山西省地下水相当丰富据统计,全省大于0.01立方米秒的泉水有几百个。,1.区位优势,(3)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铁路是本省交通运输网的基本骨架。主要有石太线、同蒲线、京包线、太焦线、大秦线以及新建的朔黄线等。公路运输网中。有多条国道线穿过,新建有高速公路。如太旧线、长邯线、晋阳线等。 (4)市场广阔,远销海内外,2、今后一段时间内,山西省煤炭市场存在的问题?,“

14、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 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 生态与环境恶化,可见,山西煤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加大。 应该采取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1)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电)。 (2)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3)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洁净煤技术等;调整产业结构,如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三废的治理。,4、治理措施,谢谢大家,小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1、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以传统工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综合工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