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章内环境与稳态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3555630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二章内环境与稳态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二章内环境与稳态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二章内环境与稳态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二章内环境与稳态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二章内环境与稳态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二章内环境与稳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二章内环境与稳态(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单细胞生物怎样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人和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那它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一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名称),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C,2.血浆、组

2、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三者间的关系:,组织水肿,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某些过敏反应时,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B某些寄生虫堵塞了毛细淋巴管 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 E. 慢性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C,内 环 境,组织细胞,食物,消化系统,营养,组织液,循环系统,O2,CO2,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细胞只有通过 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进行 物质交换,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外部环境,消化系统,营养 物质,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粪,组

3、织液,组织细胞,呼吸系统,食物,液体废物(尿素尿酸),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相比,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4.内环境的成分,血浆中含较多大分子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图血浆的主要成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 、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D,二、内环境的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概念

4、:,血糖,体温,渗透压,pH,80-120mg/100mL;,37,血浆渗透压:0.9%NaCl,7.35-7.45,2、内环境的稳态实例,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红细胞吸水胀破,正常形态的红细胞,(一)血浆渗透压的平衡,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多饮多尿、吃太咸就喝多水等。,人体酸性物质的来源: 呼吸产生的CO2; 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 食物摄取; 人体碱性物质的来源: 脱氨基产生的NH3; 食物摄取(蔬菜、水果),(二)酸碱度(pH值),(7.357.45),酸过多:,乳酸+ NaHCO3,碱过多:,乳酸钠 + H2CO3,尿液排出,CO2呼吸排出,Na2CO3+ H2CO3,2NaHCO3,尿液排出

5、,(二)酸碱度(pH值)的平衡,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的作用,(7.357.45),血糖,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元,非糖物质,CO2H2O能量,肝糖元、肌糖元,脂肪、某些氨基酸,(四)血糖的平衡,(80-120 mg/100mL),胰岛素的作用:,胰高血糖素的作用:,(1)渗透压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供给机体所需能量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尿素、CO2等)使机体中毒。 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稳态的重要意义:,儿童缺钙 中年缺钙 老年缺钙 血钙过低 血钙过高,佝偻病,骨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肌肉抽搐,肌无力,沉积钙,离子钙,3.实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