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云集》宗趣窥探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55410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云集》宗趣窥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妙云集》宗趣窥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妙云集》宗趣窥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妙云集》宗趣窥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妙云集》宗趣窥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妙云集》宗趣窥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云集》宗趣窥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妙云集宗趣窥探今年五月,逢印公导师八秩高寿;蓝吉富居士倡议,邀约一些人,撰写介绍导师的著作,编印成册,将他老人家的思想, 藉此纪念文集,传播给世人。如此祝寿方式,诚为希有难得,因缘殊胜而又最富意义。蓝老师多次向我摧稿,屡辞不允, 只好将个人有限的一隅之得, 不揣浅陋, 求正于方家焉。笔者在民国六十三年五月,曾尝试性的发表一篇妙云集的精神与特色 (注一) ;提出妙云集有六点精神及八项特色。精神是人本的,入世的,利他的,今生的,自力的,肯定的。特色是信智合一,大小一贯,空有无碍,真俗融通,心物相依,解行并重,理事相即,今古共扬。这篇文章,事隔十年后的今天看来,固觉不够十分周到圆熟;而其主要观念,仍

2、觉颇能契合原作者的意涵。印公导师的成就,名播中外,久享盛誉,向为教内所熟闻;然而誉之所加,谤亦随之。由于笔者近十年来,在宝岛的佛教,喜欢向学佛的知识青年,介绍导师的思想,间接的也就听到不少批评妙云集思想的话。如妙云集的思想只是一种知识性的著作,是学术性研究的写作,甚至说:印老只是一位学者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一贯主张,佛法须是真修实证,非关文字知解 ,徒然画饼充机,说食不饱。我积多年的见闻,总觉得这些人的批评是隔靴搔痒,抓不住印公导师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换句话说,他们不知妙云集到底是在传递什么讯息!相当多的人,对着我问同样的一句话:印老到底是主张怎样的修行,印老是属于那一宗?使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3、的确,这部二十四册,总数三百四十多万字的庞大著作,其内容可说涉及南北传全面佛教的教义、教史、教制等既精且博的结合。一个初学者或久受传统宗派意识熏习者,确实容易有茫然无绪之感。本文想再次尝试,探索妙云集的宗趣所在,试图为初步研读妙云集者,条理出导师的思想的核心。兹分三层次:一、研究的方法,二、修持的观念,三、时代的意义,四、与导师因缘的回忆。一、研究的方法我们常说,印公导师的思想领域,在佛法上的成就,真可说得上是博大精深 。然而他老人家对佛法的研究方法,究竟是持何种态度?这是很多知识份子的学佛者,容易问起的问题,我想这亦是我人想欲窥探其宗趣者,亟应把握的关键。在导师的全部著作中,有几篇文章,我以

4、为导师本人,明白的流露了他的研究方法的面目。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即是印老一生的全部著作 ,都是自己写的序文 ;只有唯识学探源一书,有一篇太虚大师的简短序文(注二) ,这种?异常情的现象,我起初颇觉纳闷,感到奇特。等到我读完妙云集 ,颇觉能把握读通 妙云集时,顿觉豁然开朗,有心照不宣之感呢!我深深觉得,这些属于自序的文章,真是不作第二人想,实在难有恰当的人选,来为他那震古烁今的宏论伟构写序。这些亲撰的自序 ,充分表露了他老人家的真实意趣 ,读者诸君,允宜深切细思,千万勿轻易看过。现代人一谈到佛教的研究方法学,几乎全面倒的以西欧及日本为马首是瞻(注三) ;客观说来,笔者亦十分尊重并接受,现

5、代文献学所提供的正确领域。然而对佛法探讨的终极意义,释尊真面目的原始本怀,断乎绝非如文献学者,那种完全脱离宗教信念 (注四) ,纯为知识性的学术职业之研究而已。于此,我人深觉导师在这些自序中透露的微言大义之讯息,不但将学术与信仰结合为一,并用心良苦的有意纠正,偏于纯学术而抛弃信仰的孟浪,偏于纯信仰而否定学术的蒙蔽。导师在佛法概论序文中恳切的说到: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而达到深奥与究竟的。从来都称为佛法,近代才有称为佛学的。佛法流行于人间,可能作为有条理,有系统的说明,使他学术化;但佛法的本质,决非抽象的概念而已,决不以说明为目的。佛法的正解 ,也绝非离信 戒而可以有成就

6、的。法为佛法的根本问题,信解行证,不外乎学佛者倾向于法,体现于法的实践。所以本论虽是说明的,可说是佛法而学的,但仍旧称为佛法概论,保持这佛法的根本立场。我愿意读者,本着这样的见地去读他!还有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一书的序文,我以为是所有序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宣告,兹不具引,请读者自行检阅为盼!除了全部序文以外,再介绍几篇文章,同样可列入关于研究方法学的范围。在教制教典与教学一书里,收录了论佛学的修学 , 谈修学佛法 , 论僧才之培养 , 学以致用与学无止境等四篇文章,都应参考。再加上以佛法研究佛法 (注五)一篇,此五篇非常适合初学者研读,尤其是初出家的学僧。这里抄录一段在论僧才之培

7、养一文中的讲话,给那些初出家即想入山唯恐不深,准备去真修实证者参考。印公导师说:不要以为过去唐代禅宗之发扬,专于着重自身的熏修,无须了解其他。不知禅者的力求实践,不重闻思经教,正因为那时的教学,已极为发达普及,而我们现在是怎样呢?当时的对手,是儒、道,禅者多少有些认识,而现在世间的学术,又是怎样呢?在现代,对于无边佛法的义理,不能随分随力的闻思修学;对世间知识太欠缺,要想宏法利生,确实是件难事!这里,再谈到一篇颇晓意味的文章,我以为它几乎可以当作是导师本人的夫子自道 。下编五册, 青年的佛教 ,书中前两段,大体是印公依华严经 入法界品 ,以善财的故事而改写成现代语体文。言辞藻丽,生动感人。其中

8、青年佛教参访记 ,善财参访的第三位对象, 佛教的名学者 。此文读来,绝像印公本人自己的素描,为了避免断章取义,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吧!二、修持的观念 导师自己曾说:我选择了佛教,为我苦难中的安慰,黑暗时的明灯。可惜我的根性太钝,赞仰菩萨常道,不曾能急于求证。然而从此以来,我过着平淡安定的生活,不知别的,只是照着我所选择的,坦然直进 (注六) 。一种宗教家,自信自尊的信念,表露无遗。这是什么思想?什么见地?什么精神?导师一生平凡又平实,无神异奇迹以感人,无不吃不睡以动人;行住坐卧,一如常人。又与书为伍,著作等身,给人的形象,似乎是学者的风格,缺乏修持。殊不知导师对修持观及解脱观,亦有其?异传统中国

9、佛徒的不共之见呢!导师阐扬菩萨正常道,斥印度后期的密及中国化的禅与净,评为大乘的异方便 。显然的,这种思想见地,有相当成分是受了太虚大师的影响而来。导师在太虚大师菩萨心行的认识一文(注七) ,举出四项,赞扬为虚大师在佛法中之意趣。其中对虚大师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 学菩萨发心修行之真意两项,给以极高的推崇及阐发。我时常说:印公导师与太虚大师,虽然二位在大乘了义与不了义的科判上,互有出入(注八) ;然其大乘精神的正常道,则是一贯相承的 。导师在成佛之道一书里,将大乘分为直入大乘的正常道与回入大乘的方便道。正常道的意义,这里摘录学佛三要一书自利与利他一文的解释发挥做参考:文中说:菩萨这套长在生死而能广

10、利众生的本领,除了坚定信愿 , 长养慈悲而外,主要的是胜解空性 。观一切法如幻如化,了无自性,得二谛无碍的正见,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经上说:若有于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 。惟有了达得生死与涅?,都是如幻如化的,这才能不如凡夫的恋着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样的以三界为牢狱,生死如冤家而厌离他,争求摆脱他。这才能不如凡夫那样的怖畏涅?,能深知涅? 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样的急趣涅?。发愿在生死中,常得见佛,常得闻法, 世世常行菩萨道 ,这是初期大乘的共义,中观与瑜伽宗的共义 。印公导师做了最明白的开示:大乘经中,以退失菩提心为犯菩萨重戒;以悲愿不足而堕入自利的证入为必死无疑。不重悲愿,

11、不集利他的种种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为能速疾成佛,这真是可悲的大乘真精神的没落!导师认为:大乘与小乘,都要经历种熟 脱的过程。出世法的教化,也不只是使人当下解脱自在,才是利他,使人种 熟也是利他 。 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缚,被误会,被歪曲,这非从根救起不可!这非从菩萨道的抉择中,把他发挥出来不可!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怀,下报众生的恩德 。 真能存菩萨的心胸,有菩萨的风格,理解菩萨利他的真精神,那里会如丧考妣的急求己利?像上面自利与利他文中的部份内容,这样的信念与见地,岂是学者的研究,所能说出来的吗?导师曾经与已故张曼涛教授论辨,发表一篇谈入世与佛学 (注九) 。我以为此文是全部妙云集中,导师

12、对中国传统佛徒讲修行,做了最详尽的剖析及批判,可惜读者大都轻易看过,少能精确领会。这里让我们再细心的听听印公老人那鞭辟入里的抉择分析吧!菩萨的不求急证(不修禅定,不得禅脱) ,要三大阿僧祗劫,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在生死中打滚,利益众生:这叫一般人如何忍受得了?超越自利自了的大乘法,面对这些问题(采取偏重信仰的办法,此处不谈) ,于是在入世出世 , 悲智无碍 , 自利利他 , 成佛度生?大乘姿态下,展开了更适应的,或称为更高的大乘佛教。这一佛法的最大特色,是自利急证精神的复活 。不过从前是求证阿罗汉,现在是急求成佛。传统的中国佛教,是属于这一型的,是在中国高僧的阐扬下,达到更完善的地步。这一大乘的

13、体系,虽也是多彩多姿,就同一性来说:一、理论的特色是至圆:我可以举三个字来说:一 ,什么是一?一即一切,举一全收。简单的说:一切佛道,一切众生,一切烦恼,一切法门,一切因果,一切事理?一切一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而不离于一。这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重重无尽 ,就是事事无碍 。第二个字心 ,什么是心?如果说救众生、布施、庄严佛土:真的要向事上去做,那怎么做得了呀!做不了,怎么可说圆满 , 波罗密多 (事究竟的意思)!原来一切唯是一心中物:度众生也好,布施也好,庄严佛土也好,一切从自心中求。菩萨无边行愿,如来无边功德庄严,不出于一心,一心具足,无欠无余。第三个字性 ,什么是性?法性平等。如佛

14、法以缘起为宗,那就因果差别,熏修所成。现在以法性而为宗元,如禅宗说性生 (何期自性,能生万物) ,天台宗说性具 ,贤首宗说性起 。从无二无别法性而生而起,所以圆通无碍,不同事法界的隔别。二、方法的特色是至简 ;理论既圆融无碍,修行的方法,当然一以摄万,不用多修。以最简易的方法,达成最圆满的佛果。根据这种理论,最能表显这种意境的,莫过于参禅、念佛了!三、修证的特色是至顿 ;基于最圆融的理论,修最简易的方法,一通一切通,当然至顿了!例如一生取办 , 三生圆证 , 即心即佛 , 即身成佛 。成佛并非难事,只要能直下承当(如禅者信得自心即佛;密宗信得自身是佛,名为天慢) ,向前猛进。在这一思想下,真正

15、的信佛学佛者,一定是全心全力,为此大事而力求 。导师又说:这一思想发展起来,成为佛教界公认的准则,那末真心修行的,当然是一意专修,决不在事相上费力。入佛门而敷衍日子的,也得装个门面,赞扬赞扬,总不能让人看作甘居下流,骛世事而不务道业。信众自然也钦慕这个;老年来学佛修行,桑榆晚景,更非急起直追不可。中国佛教的重于自修自了,出家在家,一体同风,就是这种最大乘思想的实践。这所以被太虚大师评为思想是大乘,行为修持是小乘了 。 中国佛教入世精神的衰落,问题在:轻视一切事行,自称圆融,而于圆融中横生障碍,以为这是世间,这是生灭,都是分外事。非要放下这一切,专心于玄悟自修。这才橘逾淮而变枳,普遍地形同小乘。问题在:在家学佛,不知本分,一味模仿僧尼,这才不但出家众不成入世,在家学佛也不成入世,这真是中国佛教的悲哀!印公导师,对于大乘菩萨的正常道,也有明确的开示,他说:菩萨入世的大乘行,或以十善为代表,称十善菩萨,而实是人间的一切正行。本生谈也好,大乘经也好,简要或深广,多少不同,而表现入世的意义,是一样的。大乘经中,或从宣扬佛法以表达大乘,如维摩长者那样,到处方便摄导,利益众生。论究学问也好,经营实业也好,从事政治也好,办理教育也好哪一样不表达大乘的入世?如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法官也有,语言学家也有,比丘、比丘尼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