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通关》观后感范文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3553916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路通关》观后感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天路通关》观后感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路通关》观后感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路通关》观后感范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近,我观看了专题片天路通“中央电视台对关角隧道贯通直播报道 实录 ,在长大 85 分钟的播放中,内心一直处于激动亢奋之中,面对高海拔、自 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差、隧道突水、涌水等诸多困难,十六局建设者们挑战生 理极限,不畏艰难,奋力拚搏,以超常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用智慧与汗水化费 了七年时间打通国内最长、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隧道,创下了集团公司特大隧道 的奇迹,无不为他们的锲而不舍精神所感动。 挑战高原生理极限。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内,海拔约在3600 米。常 年在高海拔、高寒、干旱、常冬无夏、低温(最低气温零下36 度,年平均温度 在零度以下)、空气稀薄、缺氧(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60)

2、 、无绿色植物的恶 劣环境下工作,首先要战胜心理恐惧挑战自我,尽快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适应 隧道内低温作业。 其次要有打大仗打硬仗的长期心理准备,要有与天地斗的勇气, 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铁 路建设精神,挑战极限,克服不通网络没有电视信号的枯燥单调生活。 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关角隧道地质极为复杂,三分之一地段处于冰川 涌水和富水区域,由于隧道临近青海湖,加上冰川涌水和岩壁缝隙涌水,成了关 角隧道的最大施工难题。建设者以央企为己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挑战面 前永不退缩,因为他们深知,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人生因奋斗而精彩。以大禹治 水精神自勉,

3、历经磨难,通过反复实践,模索出一套科学治水、治烟、治破碎岩 石的方法。自己研发出给隧道治涌水治烟尘治塌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科学处置,终于降伏地下的拦路虎,为掘进赢得了时间。 天下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角隧道原计划工期为5 年,由于受气候、 地质、 涌水等影响工期被迫延期,先后有三十多批次,共计10 万人参加施工,有的施 工队伍看到困难中途撤退了。但是作为铁道兵传承者,秉承铁兵人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牺牲的”三荣“思想,直面困难,勇于担当,恪守职业操守, 沿着铁道兵当年的足迹,在逆境中砥砺前行,践行九种文化,精心组织,不断掀 起了”战雨雪、抗严寒、抢工期“的施工高潮,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非 凡的创造力战胜困难,强大的精神力量来之于团队的坚强执行力,来之于大后方 的支持,其核心思想精神实质是责任重于能力,意志创造奇迹。 关角隧道成功贯通是企业的精神意志起了作用,建设者的坚强不屈,象征了 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担当,彰显了中央企 业的脊梁本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