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55227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仑头村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明洪武年间黎氏先人自北方迁居于此。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数百年来陆续有“疍民”(水上人家)在此落脚安家。所以,在今天的四千多村民中,虽仍以黎姓为主,但零散的杂姓多达二千余个。仑头村的布局严整,有三条横街(南约、中约、北约大街) ,十道纵巷。面向珠江的“南溟黎氏宗祠”构造精美,早在 1993 的 11 月即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广州市内部控制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仑头村却为人们保留了另一份鲜活历史记忆。那些成立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集体经济组织的牌子,居然还奇迹般地挂着,个人承包者并且还利用这块从名称至质料都几十年不改的老牌子继续从事经营。在“仑

2、头综合商店”里,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 “为人民服务”的语录牌及毛主席框像依然完好;“仑头大队车缝服务组”的衣车还在转动;经营种子的承包人还用塑料薄膜套护着“仑头农业咨询服务站”的残破招牌;“仑头茶楼”还在继续低吟浅唱的故事。上述的经济组织的产权还属于集体,经营者的承包费还是交给仑头村委会。历史的踪迹,时代的印痕,与现代的发展交织着。一、发现点1、仑头村黎氏宗祠(必做题,5 分)仑头村黎氏宗祠建于明代,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改建成为中华图腾博物馆。要求:请在“黎氏宗祠”牌匾前合影,照片出现这字。2、仑头村南溟黎公祠(必做题,5 分)仑头村南溟黎公祠建于清代,现已改建成为中华姓名博

3、物馆。整座祠堂北靠小山南临珠江,左右共三路,中间有青云巷相隔,其中中路前后四进,气势恢宏。门上有“南溟黎公祠”石匾,上款记“光绪十七年 (按:公元 1891 年)重建 ”。门后有篆书“启我云兮”木匾。要求:请在“南溟黎公祠”牌匾前合影,照片出现这字。3、月江黎公书室(必做题,5 分)失落的历史,这书室的出处因由,已没法查找。这曾经的家塾,在以往一段时间,被改建成了“仑头茶楼” ,现已恢复原状。要求:请在“月江黎公书室”牌匾前合影,照片中出现这字。4、国画大师黎雄才先生所书“仑头”村名(必做题,5 分)仑头村的老牌坊因为修路已经被拆掉。现在村名书写在一块大石头上。要求:请在刻有“仑头”两字的大石

4、头旁合影,照片出现这字。5、仑头长堤(必做题,5 分)连接仑头码头的是一条三四百米的长堤,长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的大榕树。长堤上修有栈道,绿树成荫,设有不少长椅,方便村民休息。每隔二三米就有个缺口,缺口下面都有小码头,零散的疍民船在附近摇摆,远处的货轮数量不断增加,使这些小船看起来更加孤单和无助。要求:请在仑头码头的蓝色“渡口”铁牌旁合影。6、弥勒菩萨殿弥勒菩萨殿里的弥勒菩萨身后刻有金刚经的经文。7、仑头大队车缝服务组很古旧的缝纫店,用的是老式的缝纫衣车,村民说,它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了。二、深度发现题:(选做题)1、仑头“黎氏宗祠”和“南溟黎公祠”的历史?A、仑头村黎氏宗祠-中华图腾博物馆仑头

5、村黎氏宗祠建于明代,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改建成为中华图腾博物馆,这座 200 多年历史的祠堂翻新改造一新。博物馆占地 1000 多平方米,上千件展品按照华夏图腾起源、姓氏图腾、家族图腾、生肖图腾和商标图腾等分区布置。风格独特的面谱和雕塑,精美雅致的瓷器和版画,造型各异的门神和神佛画像在古色古香的祠堂里,琳琅满目。图腾是人类族团姓氏所关联的某些物类或表征的图文标志,被运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姓氏、图画、旗帜和服饰等,其实都是一种图腾。如“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羊”为广州的图腾,国徽则是我们国家的图腾B、仑头村南溟黎公祠中华姓名博物馆南溟黎公祠在南郊新滘仑头乡。建于清代,始建

6、年代不晚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光绪十七年(1891 年)重建。整座祠堂北靠小山南临珠江,左右共三路,中间有青云巷相隔,其中中路前后四进,气势恢宏。南溟黎公祠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左右 3 路占地 1700 平方米。门前有宽大的院落,院北侧为方柱石栏杆。中路前后 4 进,均为面阔 3 间,碌筒瓦面,蓝琉璃瓦剪边。头进有八宇影壁,进深 2 间,5 架分中用 3 柱。石鼓分别雕龙和凤,梁架柁墩精雕人物,叉手、托脚雕鳌鱼形。木门为对开棋盘门,分上下两段,可各自开启,下段高 1.63 米。门上有“南溟黎公祠”石匾,上款记“光绪十七年 (按:公元 1891 年)重建”。门后有篆书“启我云兮”木匾。灰

7、塑瓦脊当中一段为 50 年代重塑。第 2 进拜廊 6 架两柱卷棚顶,与第 3 进大堂之硬山顶成勾连搭,拜廊后檐与大堂前檐共用檐柱。用月梁,雕饰繁复,上有装饰性强的丁头拱。第 3 进面阔 3 间 15 米,进深 4 间 13 米,15 架 5 柱,硬山顶。有署乾隆壬寅年 (乾隆四十七年即公 1782 年)的“润泽堂”木匣,楷书字体,端庄雄浑。据此可知本祠始建不晚于 1782 年。第 4 进面阔进深均 3 间,硬山顶,建在上 4 级台阶的台基上。山墙为红沙岩石脚。公祠现为仑头村委会使用。2、“疍民”的由来?在隋朝、魏晋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解放后,“疍民”称谓的变更?A、“疍民”的由来?疍民

8、:过去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一带的,与黎族有远亲关系的水上居民,多以船为家,从事渔业、运输业。他们的船只在我国广州和福州形成密集的水上聚居区。疍民,是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称呼。在中国的历史上,疍民是个特殊的群体,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代,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关于这个特殊的群体,史料中有很多记载,其中最早的是南宋周去非撰写的岭外代答,内曰:“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疍也。”可见,疍民水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宋之前。再往后,黄佐的嘉靖广东颁志中有类似的说法:“疍户者,以舟楫为宅,捕鱼为业,或编蓬濒水而居”。至清朝,雍正皇帝在 17

9、29 年发出的一个关于“疍”的上谕也有以下的描述:“粤东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种,名曰疍户,即瑶蛮之类。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通省河路,俱有疍船。生齿繁多,不可数计”。而对于疍家人的来历,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人类学家的说法是,疍家人是原居于陆地的汉人,秦朝时被官军所迫,逃入江海河上居住,以捕鱼为生,此后世代传承。这个富有诗意而形象的名字,一说来源于早前,他们居以为家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一说是因为这些水上人家,长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所以被称为疍民。而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称为疍家。不管名字由来如何,我联想起

10、我们生活的这座海岛-岂不是也像一只漂浮在汪洋海面上的而实际上,疍民和海南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光绪崖州志记载:“疍民,世居大疍港、保平港、望楼港濒海诸处。男女罕事农桑,惟辑麻为网罟,以鱼为生。子孙世守其业,税办渔课。间亦有置产耕种者。妇女则兼织纺为业。”据考证,海南的疍民原本是生活在两广和福建的阳江、番禺、顺德、南海、莆田等市县的水上人家。他们漂行于中国南方沿海各地,为了抵御海浪,大约在 1000 年前,疍家人就造出了名为“鸟船”的船只,其船身狭长,上阔下尖,冲波劈浪无所畏惧。也正因为他们很早就具有了远航的能力,才能为了追逐鱼群,或为了逃避战乱和荒灾,由珠江流域驶进南海,并进而跨过海

11、峡来到海南,见岸遇港就泊船扎营,靠海繁衍生息。如今,海南的疍民除少数仍留在原居地外,大部分迁移到三亚港、红沙港、海棠港(即后海港、海尾港)、新村港等地,在上述港湾里形成他们特有的“海上村寨”,并依然“以鱼为生”,固守着他们“海上吉卜赛人”的称号。据人类学家考察分析,疍民属于汉族,是我国一个独特的民系,类似客家人。和客家人一样,他们漂泊、迁徙、避世。不过,更多的是不同吧客家人躲进深山老林,而他们隐身于汪洋大海。客家人族群庞大、负重历史,而他们,更多的是淡泊、轻松、知天命。疍民即水上居民,因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浮于海上,故得名为疍民。疍民据人类学家考察分析,证实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

12、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属于汉族。世居三亚市。疍民祖籍多为阳江、番禺、顺德、南海等县的水上人家。疍民没有统一的语言,有部分疍民仍保留原祖籍的语言(如三亚市的南海地区、海棠地区、昌江县海尾地区、陵水县新村港等地区粤语仍通行),大部分地区已没有独立祖籍语言(如保平港、望楼港等地区),语言多与当地居民同化。疍民因祖籍是汉族,风俗习惯与当地汉族相同,宗教信仰为佛教,但也有其特点,他们更信奉龙皇;如三亚港的妈祖庙、保平港(即港西湾)的五龙公庙,疍民初一、十五都给它上香。非备猪、羊奠祀不可,让神明保佑他们安全、幸福。因陵谷变迁,沧海桑田,海南岛南部除少部分疍民仍留在原居地继续谋生之外,大部分疍

13、民迁移到三亚港、红沙港、海棠港、(即后海港、海尾港)、新村港等地谋生。职业仍“以鱼为生”。疍民的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旧时以唐装为主,现在随时代变迁,以时装为主。疍民喜欢的首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更偏爱于玉器。玉为湿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是洁白美好的象征。疍家姑娘偏爱的是碧玉和翡翠。以碧玉或翡翠雕成直径为 2 厘米左右大小的单孔圆环,然后配上 3 克左右的细金链作为别具一格的耳坠。蛋家姑娘都爱打“脑髻”,金光闪闪的细链条耳坠别在双耳上方,耳朵下方悬吊着绿光闪耀的碧玉式翡翠环。它给飒爽英姿的疍家姑娘增添了媚人的光彩,它象征着纯洁、美好、富有、幸福、吉祥如意。 疍家姑娘装饰除偏爱碧玉翡翠之外,所戴竹笠很讲

14、究。他们一般很喜欢 3 项上直径为10 厘米、高 8 厘米,下半部为直径 40 厘米、高为 4 厘米的筒式竹笠、这种竹笠做工考究,纺织目细,外部要刷上一层金黄色的海棠油。这层油金光闪闪,既是竹笠的保护层,又增加了一分光彩。笠带则为疍家姑娘的杰作。以红、橙、黄、白、紫、蓝、黑等胶丝配上闪闪发亮的贝类小珠编织成宽约戴厘米左右的彩色笠带。带上这精工制作的竹笠和美丽的彩带,在骄阳下,使你感到更舒畅,显得更美丽。疍家姑娘勤劳、善良、美丽、聪明、贤慧。旧时,当他们的兄长、丈夫出海打鱼时,她们就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出远海迟迟未归时,她们就上妈祖庙、五龙公庙为他们祈祷神灵保护在中国历史上,疍家是个特殊的群体。主

15、要分布在广东、光西、福建沿海一带。世居水上,以出海打鱼采珠为生,被称为“水上吉普赛人”。据史料,疍家是古百越族的后代。疍家形成了以船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文化风俗。清朝初期,疍民(渔民)与游民、乞丐、娼妓等列为下贱的疍族,规定不准与渔民在陆地上定居,禁止海陆通婚、渔民上岸头不准戴帽脚不准穿鞋子、行走不准超过镇南关(鸿山寺)。厦门港渔民,主要从九龙江流域以船为家、捕鱼为生的内河渔民迁移,又有惠安沿海渔民和造船技术陆续迁来。疍民是两广及福建一带,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称呼。珠江三角洲地势较平坦,河网交叉密布,这种以船为家的疍民为数不少。据广东通志载:“疍民,是当

16、年越人抵抗秦始皇统治的遗民。”疍民解放前是倍受歧视的,陆上人曾有许多欺压水上人的“禁例”。如不准穿新衣、鞋袜上街,不准与陆上人通婚,不准将棺材抬过陆上人村前,不准到陆上人的寺庙参神拜佛,婚嫁等筵席不准设在陆上人的祠堂、庙宇,不收水上子弟入学读书等等。解放后,这种禁例已取消,不少疍民开始搬上岸过上安定的生活。B、在隋朝、魏晋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解放后,“疍民”称谓的变更?中国的东南沿海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生活着一支水上吉普赛人疍民。“疍”或作“蜒”、“蛋”。是一支古老的族群,在史籍中最早见于国语称之“水人”,隋朝时称“疍人”,疍民在魏晋时称“蛮疍”,宋元时称“疍族”,明清时期称“疍户”或“龙户”,解放后称“水上居民”。解放前他们被称为“疍家贼”,因为常年漂泊海上,他们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甚至,解放初期民族甄别时,他们差点儿成了中国第 57 个少数民族。生活在闽江流域的水居船民在建国前俗称“科题”或“曲蹄”;生活在厦门鹭江和泉州的晋江流域的水上居民,在厦门称之“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