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551730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分析1北京紫禁城(1)修建: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2)组成:北京城分宫城(紫禁城、故宫)、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后来又在京城南面加筑了外城,位于外城的天坛很有特色。(3)特点:北京城以万岁山为核心,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穿过,整个城市左右对称,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城中心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里面的宫殿楼阁,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千门万户,气象万千。(4)地位: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2明长城(1)修建:万里长城自秦朝

2、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代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3)特点:明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建筑奇迹。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经济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3本草纲目(1)创作过程: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正式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经过27年的不懈地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2)内容特点:这部书收入药物189

3、2种,医方11000多个。插图1160幅,内容丰富,考订详细。(3)地位称号:当时这部书虽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刊行之后却广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4天工开物(1)创作过程: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2)内容特点:书中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3)地位称号: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5农政全书(

4、1)内容特点:科学家徐光启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政全书中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2)历史地位: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也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二)难点分析1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巨著的特点明清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所以在封建社会允许的范围内,科技文化发展的余地很小了。所以当时科技文化发展上的主要成就不是创造,而是总结。例如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就是对传统中药学的总结,而在中药学的基础理论方面,李时珍本人并没有突破性创造。另外,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是对中国封建时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5、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是对传统农学的总结。 总结起来明清时期的科技巨著具有以下特点:继承和总结从内容上看:多、全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之作。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传统科技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从人的主体行为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从部分内容看:开始涉及西方自然科学传入,如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 2明清时期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于世界了?明清时期,缺少了像古代四大发明那样的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仅仅出现了几本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这种现象不是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统治者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朝中期以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日益没落、腐

6、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地妄自尊大,他们对西方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几乎一无所知,也不可能以政府的名义组织人员进行科学研究。虽然中国当时也有一些科技成就领先世界,但大都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或少量应用性技术的继续运用。政府对科技研究的漠视,使科技再难取得进步。(2)缺少物质基础和动力中国虽然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一方面使广大农民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剥削者用钱去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这就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国家经济实力极为有限,这就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3)实行严格限制对外

7、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明朝中后期,政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建立后继续沿用并变本加厉。“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对西方国家所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工业革命一无所知,对国际贸易的急剧变化毫无准备,结果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是由于长期与西方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使我国失去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机会,同时也使我国军事技术大大落后于西方。因此,“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取

8、长补短。(4)科举制度日益僵化,文化政策日益反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最大的弊端就是重视文章写作,忽视科技发明创造,使科技发展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明代规定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个人见解。八股取士导致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大量读书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对科技研究毫无兴趣。在文化政策方面,明清两代特别是清朝实行残酷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泯灭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才智,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三、学法指导1特征法:明清时期,我国的建筑艺术取得了杰出成就,是人类百花园中的瑰宝。明朝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是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

9、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2识图法:通过明朝的北京城示意图,掌握北京城的组成、布局和左右对称的特点,体会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艺术的特色。通过明长城示意图,掌握直观长城的东西起止。通过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了解其内容特点。3口诀法北京城:明成祖建北京,建筑瑰宝世人敬,由内到外分三重,皇帝住的是紫禁城。明长城:长城自从始皇建,明朝不断来完善,鸭绿江到嘉峪关,条石青砖来修建。蜿蜒6000多公里,世界奇迹人称赞。本草纲目: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总结药物有建树。药物医方还有图,陆续译成外文字。天工开物: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农业手工都收入,人与自然要和谐,17世纪百科书。4比较法:通过列表比较本

10、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以及特点,加深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四、中考命题分析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与北京相关的北京故宫(紫禁城)和附近的长城自然成为中国古代史考查的热点知识,对于这两个知识的基础知识必须记牢、记准,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随着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发展等新理念的出现,涉及这方面内容的天工开物也将是命题的热点所在。由于中国的名医众多,命题范围较广,像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人的成就,也需引起重视。五、中考试题分析例1(2014年资阳市)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如果你是奥运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介绍正确的是 北京是中国

11、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 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 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风光 A B C D试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于北京历史的掌握情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之际,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此类组合式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错误,因为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距离北京很遥远,而不是位于北京附近;而其余三个选项都正确。答案:C例2:(2014年滨州市)暑假期间,张杰打算到北京旅游,下面是他的旅行计划,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参观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B游览秦长城,实现“不到

12、长城非好汉”的愿望C到卢沟桥悼念为抗战牺牲的革命英烈D登上天安门城楼感受开国大典的豪情试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于历史古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题以北京旅游作为切入点,考查了四个与北京相关的四个历史知识点,既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内涵。通过分析四个选项可知,B项不正确,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北京附近的长城是明朝时修建的,而秦长城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建筑材料等因素,几乎已经看不到了。答案:B例3:(2014年桂林市)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今天的万里长城是明清修筑的雄伟工程,它东起鸭绿江,西至A山海关 B居庸关 C嘉峪关 D陇西试

13、题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对明长城相关知识的掌握。易错选项是D项,陇西秦朝疆域的最西端,因为有一个“西”字与题干中的“西至”呼应,马虎的同学容易将其错选为正确项。易混项是A、B两项,山海关、居庸关都是长城名关,影响较大,尤其是居庸关也地处西部,容易导致同学们误选。知识链接:秦朝建立后,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即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秦朝之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长城,明朝时又大规模修筑,以抵御蒙古侵入。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答案:C。例4:(2014年连云港)指南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C.反映了明朝的科

14、技水平 D.促进北宋商业发展试题解析:此题题干所涉及的知识跨度较大,从宋朝指南针到明朝两本自然科学著作。所设选项也看似复杂,试题的解答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对两本著作内容的掌握,在此基础上,通过排除法可解答此题,B项与本草纲目一书相符合,但与指南针和天工开物无关。C项与天工开物相符,而D项只适合与指南针。从指南针和两本著作的功能看,都是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答案:A作者简介:杜建平,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历史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山东教育第二课堂考试报中学历史快递中学生学习报历史周刊新课程现代教育导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报少儿智力开发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试题1000余篇。2005年参与编写中央教科所教学参考书(九上历史地图出版社),并参与编写教学辅导用书30多部。2004获得山东新闻类稿件评选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高青县教学能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