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51646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文档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内二科 田园,2,中枢神经系统VS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和位于颅腔内的脑,是反射活动的中心部位。其位置常在动物体的中轴,由明显的脑神经节、神经索或脑和脊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成分组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有机地构成网络或回路。中枢神经系统是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人类的意识、心理、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3,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periph

2、eralnervoussystem联络于中枢神经和其它各系统器官之间,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cranialnerves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spinalnerves. 周围神经的主要成分是神经纤维。,4,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面瘫) 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鉴别诊断(概念),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6,鉴别诊断(病变部位),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7,鉴别诊断(病因),中

3、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骨质内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各种原因如受寒着凉、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定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血管扩张,面神经水肿,面神经受到压迫,8,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之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通常急性起病,

4、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9,鉴别诊断(临床表现),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核上瘫对侧睑裂以下 表情肌瘫痪 核下瘫-同侧全部 表情肌瘫痪,10,相同与不同,健侧.,11,12,思考题,此患者是哪侧面神经麻痹?,13,思考题,1、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依据为: A.是否口角歪斜 B.是否鼻唇沟变浅 C.能否皱额、闭目 D.能否鼓腮 E.能否吹口哨,14,思考题,2、患者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 侧,可能是 A.左侧中枢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右侧周围性面瘫 E.双侧周围性面瘫,15,思考题,3、患者鼻唇沟变浅,右侧口角下垂,闭眼、皱眉动作正常,两侧额纹正常 A.双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周围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右侧中枢性面瘫 E.左侧中枢性面瘫,1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